Archive

2011年2月 的Archive

找一個角度,讓自己發光

2011年2月25日
  • 內容:人文社會資優班三個年級共同的專題學習課程
  • 日期:3月1日(週二)
  • 時間:第六、七節  14:10  –  16:10photo
  • 地點:至善B2 演講廳
  • 主講人:雲門2編舞兼舞者:鄭宗龍先生

 

  • 關於鄭宗龍:

從小學舞,曾參與游好彥舞團、台北芭蕾舞團等。2002年自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畢業,同年加入雲門舞集,隨團參與紐約下一波、澳洲墨爾本、德國伍爾斯堡、以及美國舞蹈節等重要藝術節演出《行草 貳》、《薪傳》、《行草》、《水月》、《竹夢》。

大學時期開始編舞創作,歷年作品包括:2002年,為新鮮人舞團編作《不歇的戰爭》、《較量》,其中舞作《較量》隔年於台北國際舞蹈會議演出。2003年,《似相》入選兩廳院「新點子舞展」。2004年,《地下室》入選「亞洲青年編舞營」。2005年,為「驫舞劇場」編創《大王》,為「卓庭竹舞團」編創《B&W》,作品《爻》應邀為「亞太藝術論壇」開幕,同年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編創作品《白膠帶》,獲邀於馬來西亞舞蹈節演出。2006年,首次為雲門舞集2編創《莊嚴的笑話》,也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編創的作品《記憶》。《記憶》獲邀於2006香港舞蹈節中演出,並為香港演藝學院重新搬演。2007獲邀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編創《機器人》。

2006年以作品《彼此》(現名:狄德貝許)參加德國路德維希港劇院第一屆「NO BALLET」當代編舞比賽,自全球25個國家300個作品中脫穎而出,獲銅牌獎。

2007年《狄德貝許》應邀在台北「新舞臺‧新舞風—男人跳舞」系列中演出,同年6月受邀赴澳洲布里斯本為Expressions Dance Company編創新作「FRAGMENTS OF MEMORY」,該舞8月底在JUDITH WRIGHT藝術中心演出8場,備受好評。2008年為雲門舞集2創作《變》,年底將遠赴英國倫敦為拉邦舞蹈學院過渡舞團(Transition dance company)編舞。

(資料出處:http://www.cloudgate.org.tw/cg2/about/index.php?about=sc

  • 當日活動照片
  • 學生回饋分享

研習課程 , ,

992學術ㄅㄠˋㄅㄠˋ2011.2.24

2011年2月25日

親愛的教學夥伴們:

這只能當是一半兒通知、一半兒分享;和百分百的歡迎。

分享的是:人文社會資優班安排了一場三個年級共同的專題學習課程。一場雲門的藝術之旅,我們邀到雲門2的編舞兼舞者鄭宗龍先生,既聊聊雲門的歷史與行腳,也主題式地進行講座,並將於現場和同學們進行舞蹈與肢體的互動活動。歡迎屆時您蒞臨和我們一起聽聽、玩玩。

時間:3月1日(週二)第六、七節  14:10  –  16:10地點:至善B2 演講廳主講:雲門2編舞兼舞者:鄭宗龍先生

講題:找一個角度,讓自己發光

要通知您的,可就是學術組正正式式、好生用心的安排囉!--

閱讀全文…

學術報報

992任教班級暨事務分工表

2011年2月24日
  • 992國文科教師暨教授班級 :-)

高一教師

任教班級

高二教師

任教班級

高三教師

任教班級

謝智芬

忠、和

陳麗明

忠、射

易理玉

忠、御

潘萌彬

王慧卿

孝、良

劉慧芳

孝、公、樂

羅位育

林世芬

仁、讓

徐秋玲

仁、讓

王窓賢

林琬茹

愛、書

區桂芝

愛、真、善

黃品璇

信、義、恭

陳美桂

信、禮、御

唐慧文

信、禮

鄧淑華

平、勤、毅

李淑嫻

義、樂

王靖芬

義、溫

林麗雯

公、溫

楊瓊華

和、誠、溫

田威寧

和、射

林月貞

良、儉

歐陽宜璋

平、儉

汪丞勳

平、書

陳玫君

讓、善、莊

張英方

公、勤、毅

張惠淑

誠、恭

蔡秀桂

禮、樂

邱素雲

陳麗足

勤、毅

郭美美

誠、射

陳秀如

數、善、莊

黃慧玲

良、儉

吳玉如

御、書

鄭元傑

莊凱如

數、莊

江婉玲

數、真

   

 

 

 

  • 99學年度國文科教師事務分工表 :-)
  • 科主席:郭美美
  • 高一召集人:林麗雯
  • 高二召集人:陳秀如
  • 高三召集人:陳麗足

組別

組長

組員

活動組

田威寧、王慧卿

王靖芬、林世芬、陳秀如、汪丞勳、林月貞

學術組

易理玉、區桂芝

李淑嫻、陳麗明、唐慧文、鄧淑華、黃品璇、陳玫君

資訊組

江婉玲、謝智芬

鄭元傑、劉慧芳、歐陽宜璋、林麗雯

庶務組

黃慧玲、徐秋玲

張英方、陳美桂、林琬茹、陳麗足、張惠淑、楊瓊華

總務組

莊凱如

綠園文粹

吳玉如

馨語軒

蔡秀桂

工作職掌

千萬別當魯迅筆下的那種導師

2011年2月24日

千萬別當魯迅筆下的那種導師【王健壯‧中國時報2011-02-24】

    台灣每次票選十大最受信賴的人,李家同教授一定名列其中,但這位最受信賴的人,其實也是一個最受爭議的人。

   李教授被那麼多人信賴,跟他的學術專業無關,學院裡比他更學有專精的教授多得不計其數,但很少有人像他一樣,在社會上有那麼多粉絲,那麼大的影響力,他寫的書本本暢銷,他的演講現場也常常人滿為患,他像個佈道家,到處傳播勵志的福音。

   但譽之所至,謗亦隨之;不過別人對他的謗,並非無的放矢,每次都是因為他自己的言論而惹禍。僅僅過去一年,他的惹禍言論就包括:「學生功課不好是因為看了太多漫畫」,「網路文章看多了會笨」,「祇有笨蛋才看ptt」,「成功的人不會用facebook」,以及最近的「大學生到偏鄉山區服務是白痴」等等。

   李家同已是七十多歲的老人,退休後仍四處奔波勸人勵志,精神可佩,也用心良苦。但「重為善,若重為暴」,他雖然自認講的是善言,做的也是善行,但他之所以常常引發爭議,就是因為他忘了「重為善」的道理,忘了要節制自己。

   所謂節制自己,包括不能以己度人,犯了認知的錯誤;也不能以古非今,犯了價值的錯誤;當然更不能以己非人,而犯了傲慢的錯誤。

   但看看他過去一年的眾多語錄,例如:「我每天都看七份外國報紙,我的學生也絕對要看BBC新聞」,「瀏覽社群網站,十分鐘就算多了」,「閱讀網路文學長不出智慧」,「讀網路文章不如讀偵探小說和法官判決文」等等,再加上那些替他惹禍的言論,就可以瞭解他在勸人勵志時,確實經常是以己度人、以古非今並且以己非人;當然,類似「笨蛋」、「白痴」這種充滿不屑與歧視的字眼,竟然也出自這位勵志導師之口,更令人匪夷所思。

   更匪夷所思的是,他的言論雖然引發那麼多爭議,他卻很少從善如流,別人罵他老古板跟不上時代,他卻說「正因為我太不傳統,所以他們無法接受我」,網友對他群起攻擊時,他的反應是「為什麼要重視網友的看法?網路評論絲毫不代表民意」,「網友的批評我都是聽說而已,誰叫他們不敢直接寫信給我?」「我走在街上從來沒有人罵我,在清華、交大、台大也沒有學生說討厭我」,「我不曉得那些亂批評的網友是誰,當然也不在乎他們的看法」。

   更能表現他這種「自反而不縮」卻仍「雖千萬人吾往矣」的一個事例是,有次他應邀上電視節目,錄影進行中突然出現「ㄟ」的音效時,李家同當場翻臉:「我不能接受這種音效」,「幾十年來沒有人能在我演講時打斷我,連總統都不敢」,「再出現這種音效,我就走人」,這幕畫面雖僅短短一、二分鐘,但卻是李教授個性最逼真的寫照。

   他教了一輩子書,既為人師,當然已經很習慣教導人與教訓人,但比「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更嚴重的「大患」,卻是「若好為人師,則自足而不復有進矣」,喜愛讀古書的李教授如果能翻翻朱熹在《孟子集注》中引用王勉的這句話,也許就能瞭解他的言論何以動輒引發年輕世代的反彈,也更能讓他扮演好社會導師的角色。

   魯迅當年雖被人譽為青年導師,但他卻寫過一篇以〈導師〉為題的短文,勸告那些想尋求導師的青年,「又何須尋那掛金字招牌的導師?」「問什麼荊棘塞途的老路,尋什麼烏煙瘴氣的鳥導師」,他這篇文章寫於八十五年前,但他的棒喝卻顯然全無效果,中國大陸這幾年各行各業普遍流行導師熱,精神導師、生活導師、創業導師滿街走,連大學也公開招聘所謂的人生導師,也難怪有幾位「魯迅今之傳人」要痛批說:「今天的青年導師往往不是引路者,而是落後分子」,「青年導師必須首先是青年」,「老一代引導的,祇是返程,而不是前路」。

   台灣的青年導師雖然不像大陸那麼多,但少數像李家同教授那樣的人,一旦被人譽為導師後,就該牢記魯迅的教訓,千萬不要變成他筆下的那種導師,在不知不覺中帶領年輕人和社會,一步步走回荊棘塞途的老路。(作者為中國時報前社長)

文章出處: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1022400069.html

其他閱讀 , ,

少數人的尊嚴,所有人的正義

2011年2月24日

少數人的尊嚴,所有人的正義【張娟芬‧中國時報2011-02-24】

    一如其他弱勢族群,馬躍的原住民觀點是一個犀利的視角,能夠提供整個社會嶄新的視野,而許多洞見更是唯有貼近原住民的生活才可能產生。例如莫拉克風災以後,慈濟蓋了「大愛村」讓受災戶有個地方可以住。立意甚佳,但是「高調行善」的結果是政客、團體爭相前往參觀,人潮絡繹不絕,災民不得安寧。馬躍拍了一個《ㄞˋ的小短片》,輕快又幽默,片尾感謝大家的幫忙,「但是這裡不是動物園/也不是博物館/愛我/就請不要再來參觀我」。

   農曆年前,Pangcah(阿美族)守護聯盟到總統府陳情,不僅被要求從側門進出,還受到總統府參事的傲慢對待。經過幾次串聯抗議,陳情現場的影像也在網路上流傳,總統府日前終於將這位參事調職。權益受損的、尊嚴受辱的,是原住民,好像只是少數人的事?青平台主辦的「紀錄片與社會運動系列」,第一場就請到參與其事的原住民運動者馬躍比吼,他長年以紀錄片為武器來推動原運,莫拉克風災之後,馬躍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受創的原民部落蹲點深耕。

   這個短片去年八月問世,並沒有引起主流媒體的注意,但不久後,陳光標來了。外來者「高調行善」刺傷了台灣人的自尊心,輿論反彈聲浪四起;馬躍說:「我感謝陳光標來到這個島上,他讓漢人終於了解,尊嚴很重要!」

   塞內加爾小說家阿密娜達.索.法勒最近在台灣出了一本小說,叫做《乞丐的罷工》。她描述這個位於西非的城市達卡,街上乞丐成群,惹人嫌惡,市政府決定整頓市容,大力驅趕。乞丐們忍耐又忍耐,終於決定集體罷工,不當乞丐了!有權有勢的政客來到昔日乞丐聚集的廣場,發現空無一人,悵然若失:沒了乞丐,他還怎麼行善呢?

   《乞丐的罷工》極諷刺的點出:是慈善家需要乞丐,而不是乞丐需要慈善家。陳光標受到反彈以後顯得落寞,便是一個註腳。與高調行善的慈濟與陳光標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德國對於貧苦學童營養午餐的補助策略:雖然國家出錢付他們的餐費,但是政府細心的維持受補貼學童的匿名,沒人知道班上誰是接受補助的。這一點點尊重,保住了少數學童的尊嚴,也成就了一個真正重視分配正義的社會。

   台灣的原住民、賽內加爾的乞丐、德國的窮學童,這些都是「少數人」。但少數人的尊嚴,攸關所有人的正義。我聽完馬躍演講,百感交集回家來,上網赫然發現,《中央社》竟然刻意不發布旗下駐上海記者所寫的關於茉莉花革命的新聞,彷彿配合中國政策緊縮言論尺度。馬躍的結語驀然襲上心頭,他是這樣說的:「反正這個島上就是有很多來來去去的、不同的統治者,每個都要給我們一個名字。我們以前有日本名字,後來有漢人名字,現在要改成原住民的名字。但你們也不用高興得太久。有一天我們都要學習,我們變成少數的時候,要怎麼樣保持自己的文化與尊嚴。」 (作者為作家)

文章出處: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1022400512.html

其他閱讀 , ,

992-1指考模擬考佳作分享(高三孝、公)

2011年2月24日
  • 美麗世界,從心開始 三孝 林楷峪10

從前老家的院子裡有一株海棠,每當花期到的時候會開出整樹的花,鮮黃的蕊自粉色花瓣中探頭,十分美麗,不過在我們搬走後的某一日,它便被人攔腰鋸斷了。學校有一棵山櫻花,綻放的時候會漫出滿天的絳紅,在水泥建築旁搖曳生姿,風來,它就起舞,似乎不甚在意也許在不久後的某個日子裡,它會因為新大樓的興建而離開這校園僅存的一隅。

人們對於萬物太過冷漠,導致他們不去在意這片段的風景,觸眼所及盡是鋼筋水泥,世界之於人是什麼已經很少有人仔細去思考了,「你愛這個世界嗎?」終究流於紙上空談。

我想為這世界種一棵花樹,為世界保留一席喘息的空間,它會生長、會開展枝葉,生命的大美便在那枝芽間。人們已經太久不去抬頭欣賞一次花朵的開落了,塵埃矇蔽雙眼,多少韶光芳華就在這流轉之間逝去,甚至未曾真正看到什麼,生命便已走至盡頭││那麼就讓我來為後人種樹,縱使在百年之後,那株花樹依然能幫我問問這世上、還有沒有人喜歡看花?

  • 美麗世界,從心開始 三公 詹皓詠

10

不要再相信沒有根據的傳說了,也不要再懷抱不切實際的希望了。猶記那年,美麗的千禧預言,說黃金年代即將來臨,而如今已過了十個年頭,卻只看得見一片黑暗。放下美夢吧!與其等待,不如靠自己的心,來追求美麗的未來。

馬丁‧路德‧金恩博士說他有一個夢,而那也正是我的夢——願種族之間不再有仇恨,願每個人都能和平共處。現今的社會中,有太多仇恨了:種族之間、團體之間、個體之間,只要理念不合,就會產生摩擦、引起紛爭。為什麼人們不能打開心胸、互相包容呢?因為大家都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只要放不下那絲自以為的驕傲,就無法包容他人,只能將自己的刺朝外,不斷地傷害彼此。

能不能讓這個夢想實現呢?我嘗試敞開心房,真誠待人,卻很少得到回應。不管有多麼努力,只要沒有他人的參與,一個人的心與堅持仍然是不夠的。但如果放棄了,那誰要才做呢?所以,我不會放棄的——我相信,只要我繼續下去,總有一日,能感動他人,進而改變世界。

不要再相信沒有根據的傳說了。美麗世界,只要由心做起,就不只是一個傳說、一個不真切的千禧預言。

慧芳老師, 高三模考專區

不完全分裂的夏宇:《這隻斑馬》觀後感

2011年2月23日

ap_F23_20110213045858881詩人夏宇同時也是作詞人李格弟
她的《這隻斑馬》雖說是歌詞集
仍然詩影幢幢、若隱若現
我覺得這是夏宇的不完全分裂

昨晚睡前隨意一翻
才發現很多精采的歌詞皆出自詩人之手
如張艾嘉唱過的<她沿著沙灘的邊緣走>
以及潘越雲、薛岳、李麗芬、趙傳的不少歌曲
(唐曉詩的<告別>及李泰祥的「相遇」專輯亦如是,
還有齊豫、齊秦、陳珊妮以及幾米的幾齣音樂劇插曲)

趙傳的<我很醜但是我很溫柔>自然有名
但另一首<廢話搖滾>也寫得相當有趣
我尤其欣賞以下幾句:
美麗的美麗的廢話叫做談情說愛
聰明的聰明的廢話叫做意識型態
有趣的有趣的廢話基本上還是廢話
廢話中的廢話也還是爐火純青的廢話

有些歌詞裡融入了夏宇的詩句
如以下李亞明唱過的<酷>
這首歌寫得相當詩意
紅色部分取自<我們苦難的馬戲班>一詩

1.
作詞:李恪弟 作曲:齊秦 編曲:凃惠源

什麼時候學會的一種東西叫做酷
不輕易動情像是一種冷血動物
養一隻貓 解放彼此的孤獨
一張床 半個情人 幾棵植物
讓我看清楚你的臉記住你的名字
在喝醉以前有沒有一種魔術
在醉後可以讓人消失不見
今天晚上你只用那支酒瓶在支撐自己嗎
黎明之前讓我再做一次那個放肆的人

什麼時候開始有的一種心情叫漂泊
一切的最初和最後之間都叫做過渡
養一隻貓 天冷時互相取暖
我們如此善變但從不混亂
曾經嚮往過一種自由 就像海岸線 可以曲折改變
曾經愛過的一個人像燃燒最強也最快的火焰
今天晚上往事重現在陌生的你面前
黎明之前你會愛我就像一切都可以重新一遍

再分享兩首我很喜歡的歌詞
靜物樂團演唱的<秘密地下室>有一種哲學的抒情
而齊豫唱過的<女人與小孩>則娓娓道來一名母者的心情
與大家分享

2.秘密地下室
作詞:李格弟    作曲:Lisa

孤獨很美麗 捨不得死去
夢和醒邊境 痛沒有痕跡
你若即若離 夜無邊無際
你如魂如影 我半信半疑

美麗很情緒 情緒很疏離
疏離非常神秘 神秘很詭異
回憶的深淵 時間的空隙
肉體還存在 靈魂已遠去

秘密地下室 全年日全蝕
沒有人走出來
沒有人走進去

美麗很情緒 情緒很疏離
雪和霧的邊境 結成冰
靠近火  又化成雨
聽孤獨結冰的聲音

疏離很詭異 虛無很實際
不愛也不恨 神秘主義
肉體還在 靈魂遠去
聽孤獨結冰的聲音

秘密地下室 全年日全蝕
沒有人走出來
沒有人走進去

3.女人與小孩作詞:李格弟 作曲:吳俊霖(就是伍佰啦) 編曲:江建民

 

我不知道這個小孩怎樣憑空而來
他可能讓我告別長久以來的搖擺
帶他回來給他一個溫暖的家
每天晚上散一個小小的步 慢慢有人說那個小孩長得像我
跟我一樣需要愛一樣的脆弱
跟我一樣害怕孤獨和寂寞
像我這樣的一個女人 以及這樣的一個小孩
活在世界上小小一個角落
彼此愈來愈相像 愈來愈不能割捨
我也不知道這個小孩是不是一個禮物

但我知道我的生活不再原地踏步
陪他長大給他很多很多的愛
讓他擁有自己的靈和夢 因為一個小孩是一個神秘的存在
跟星星一樣奇異 一樣發著光
跟水果一樣新鮮 花一樣芳香
像我這樣的一個女人 以及這樣的一個小孩
活在世界上小小一個角落
彼此愈來愈相愛 愈來愈互相依賴(愈來愈相信安排)

(以上歌詞轉載自 ※Mojim.com 魔鏡歌詞網)

好書登場, 新詩, 秋玲老師 ,

從著陸、尋覓到懸擺:閱讀陳義芝的《邊界》詩集

2011年2月22日

ap_F23_20100117055657948之前至花蓮參加2009太平洋詩歌節時
聽到詩人陳義芝朗讀他的作品<東坡在路上>
與會的席慕蓉對此詩大為驚豔
我也覺得此詩精準地掌握了東坡的生命情境與心路歷程
加上先前購買的陳芳明《楓香夜讀》一書中
收錄了陳芳明為其《邊界》詩集所撰述的序文
內容相當精闢動人
因此特地上網購買此書閱讀

我一直覺得深夜宜於讀詩
卸除了白晝的武裝與理性
也無力再進行分析與批判
是以此時的心靈特別柔軟易感
之前閱讀過陳義芝的詩集《不能遺忘的遠方》
也看過他追懷喪子之痛的散文集《為了下一次的重逢》
但真正能夠讓我感到被撞擊的悸動
應該是從這本《邊界》開始的

書前的兩篇序文及作者的後記
皆為抒情詩意兼具精湛賞析的優異作品
能讓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本書的書寫脈絡
進而了解作者的心靈世界與感情層次
本書分為三卷
以抒情的著陸、尋覓的敘事到懸擺的哲思依次編排
從個人內在的感性、外在世界的悲憫到悟道昇華的清明
我們可以從中窺見溫柔敦厚、多情自苦而企求救贖的詩人原型

某些詩句的意象往往令我心頭一驚
彷彿被穿透般地無所遁形
如「黑夜如哭的日子,扭絞自己成握拳的漩渦
把難以言喻的心痛描述地極為具體
又如下面這一段陷入絕望中的祈禱:
如果沒有自生的力量
神啊,拉我笨拙的雙手
把窒息的恐懼扥起
拉我畏縮的雙手
把煎熬的疼痛扥起
拉我顫抖的雙手
傳我一柄火裂的木琴
叫天地靜穆
把難以相信的死
也托住

讀後可以深深感受到詩人痛徹心扉的無助與哀傷

卷一中的詩多是繼承楊牧以來的抒情傳統
我特別喜愛<黑夜的風>一詩中的最後一段:
血比夜更深
 比睡更宿命
 朝拜最幽邃的礁石
 黑夜的風
 我帶你去異域

把熱血的情感以冷冷的筆觸呈現
具有一種致命的吸引力

最後僅以我最鍾愛的<一筏過渡>作為結語
此詩化用佛經中的偈語
對紅塵男女的嗔喜癡迷頗有領悟
我雖有當頭棒喝之感依舊難以臻及此境

一筏過渡似紅蓮
消失在霧中

「兒女情,原泡影也」
此話遽爾成真

看西天海域夕光搖顫
時間無所住
記憶無所藏
情識如露亦如電

誰人不似一筏
流浪生死
忍聽愛慾沉沉的經懺
斷橋斷水斷爐煙

可以連結下列網址閱讀此書的兩篇序文及部分作品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33300

好書登場, 新詩, 秋玲老師 ,

死生亦大矣:《殺戮的艱難》觀後感

2011年2月17日

kill

前陣子江國慶確定冤死的新聞沸沸揚揚地被報導出來
讓我再度思考了死刑存廢與否的問題
並非試圖要說服任何人改變立場
只是想在此拋出一些不同的角度與思考

面對生命權的限制或剝奪、
台灣司法體制的缺陷不全
以及對於所謂正義的理解與討論等
以上種種議題已不單是以暴制暴的法律觀點
還包括了憲法對人權的保障、生命的存在形式、
法律對受害人的支持配套措施與法庭審理制度的改善監督等問題

死刑的背後是哲學的、法學的、政治的
甚至是媒體傳播學交織而成的一頁權力互動史
主流的多數暴力能否剝奪少數人的生命權
而加害者要求的並不是寬容或釋放
只是繼續活著的權利

關於減刑或假釋的制度可以修正從嚴
至於終身監禁的耗費不妨從減少冤獄賠償的開支中提撥
不要讓死刑轉移了對司法疏失與輔助被害人的關注
生命固然可貴
但殺戮恐怕更為艱難
這是我看完整本書後最深刻的感想

僅附上此書作者張娟芬的自序
希望讓大家多一些不同觀點的激盪
                                                                                                                                                                               (徐秋玲老師)

*******************************************************************************************

1

  曾經,我對死刑沒有定論。因為寫《無彩青春》,我認識了一些司改會的朋友,他們邀我去參加一個關於死刑的讀書會。我知道他們反對死刑,所以事先聲明:「我還沒決定喔。」他們說:「沒關係。」

  那時候他們叫做「替代死刑推動聯盟」,簡稱「替死聯盟」;讀書會,順理成章的叫做「替死讀書會」。

  有一次我們看《鐵案疑雲》。那電影是說幾個反死刑的運動者,密謀策劃了一件假的謀殺。凱文史貝西假裝姦殺了他的女性朋友,他們把犯案過程錄下來,證據也都齊全,果然被判死刑。執行了以後,錄影帶的另一部份才被寄到一位記者手上,原來那名女子是自殺的,凱文史貝西並不是兇手,但他已經被當作兇手處決了。真相是:那位女子已經癌症末期,死期可待;而凱文史貝西因為被學生誣告而丟了教職、家庭破碎。這兩位反對死刑的戰友,各自有不想活的理由,遂把自己剩餘的生命捐出來,告訴大家「事情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樣」,而且等到你知道的時候,就已經來不及了。

  參加讀書會的人未必彼此熟識,但顯然大家都過得不錯,看了《鐵案疑雲》,人人面面相覷,「反死刑要反到那樣啊……???」我們發現我們都不願意「替死」,所以開玩笑扯來扯去,讀書會就改名叫做「怕死讀書會」了。

  「怕死讀書會」教了我很多事。我對死刑有疑問,但我對於反對死刑也有疑問;而「怕死讀書會」最難得的,就是提供一個友善而開闊的思考空間。沒有人催促我趕快選邊站,也沒有人責怪我怎麼政治不正確;大家就真的只是,把自己的感受與想法拋出來,互相聽一聽,自己想一想。在這樣的滋養與激盪中,我寫出這本文集裡的第一篇〈殺戮的艱難〉(2005年)。

2

  寫了〈殺戮的艱難〉以後,更進階的問題冒出來了:理念歸理念,那現實呢?到底是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案子在台灣被判死刑?我訪問了一個死刑犯人,寫成了這本文集的第二篇〈繞著死刑走一圈〉(2006年)。

  為什麼是鄧武功?我挑了他,只因為他不要協助,要死。我挑他也因為我不想刻意挑一個惡性特別重或特別輕的;就只是隨機地,挑一個。沒想到那訪談裡頭卻藏著某種很有力道的東西,我回來簡直下筆不能自休。我寫東西向來慢,通常要像擠牙膏一樣,而且還是那種根本已經用完了的牙膏。跟鄧武功談過以後卻竟然不是,想法奔騰流瀉而出,成為一個少見而珍貴的寫作體驗。

  我不認識他但是我卻很有感覺。大約是見證了一個人把他的人生弄壞了,如此真實。日後雖更深刻地感受到死刑議題的力道,但是這個力道的初體驗,是鄧武功。

3

  這個訪談經驗,後來不時在文學作品中得到呼應,例如《為愛朗讀》。那是一個法律學者麥克與納粹戰犯韓娜之間的故事。麥克年少時巧遇中年女子韓娜並發展戀情,多年以後在法庭上,他赫然發現她曾經在納粹集中營裡擔任守衛。年輕的法律學者迷惘了,過去的愛戀他還記得,可是她怎麼能夠做出這麼冷血的事情呢?他在小說裡喃喃地獨白,他想要譴責她,卻也想要理解她,但這兩件事情互相衝突。

  這樣的兩難,我了解。我清楚的記得,當我想到死囚處境的艱困與孤寂時,我感到同情;但這個同情隨後受到理性的控管,我覺得如果我對罪犯有過量的同情,就是對於受害者的不敬。與《為愛朗讀》裡的麥克一樣,我想要尋找一種符合正義觀的方式去理解罪犯。不是不帶價值判斷;他們犯了罪殺了人,我面對他們的時候,不願意有一時半刻假裝沒有這回事。我帶著一定程度的價值判斷,但亦留存一定的空間,想知道他怎麼了。理解不是為他脫罪,不是為他申辯;是看看能不能在訪談中稍微靠近他一點,把他心裡深一點的感受表達出來。

  納粹罪犯韓娜最後誠心悔過,選擇自殺,然而她的醒悟,來自獲得知識啟蒙之後的內心譴責,而不是外加的重刑。這個故事犀利地呈現出刑罰與審判的有限性。於是我寫了〈我只願意為妳朗讀〉(2009年)。

  第一部分的三篇文章,都寫在死刑爭議爆發之前,而其論述形式,或多或少都有著迴旋往復的辯證,如同舞蹈一般。我覺得這個議題就該這樣談——它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選邊站的遊戲死刑議題牽涉到深層的價值選擇、正義觀、人性論,也牽動深刻的情緒。討論死刑,需要比其他議題更大的思考空間,以及更長的醞釀時間。誠懇而開放的討論態度,更不可少。

4

  2010年,對於廢死運動來說是天翻地覆的一年。第二部分的文章,就寫於這個巨變之中:在執行壓力高張的時刻、在名嘴喊殺的時刻、在槍聲響起的時刻、在釋憲不受理的時刻。這一系列短文明顯有著介入社會對話、影響公共政策的企圖;不再有舞蹈一般的舒緩了,倒常見與時間賽跑的急切。

  在2010之前,死刑始終是個冷門議題,廢死聯盟辦了兩屆「殺人影展」、出小冊子、在報紙上投書、做網站。這些與大眾對話的企圖,雖然一步一步地進行著,但還是淹沒在資訊的海洋裡。這種感覺,所有參與過社會運動的人應該都很熟悉:最草根的那些努力,是不會被看見的,因為媒體不會報導。

  2010年,死刑議題忽然像火山爆發一般炸開了。報紙頭版(甚至連續好幾個版)、電視新聞(每個小時,同一件事情說了又說)、談話性節目,都是死刑議題;大街小巷裡,隨便坐下來吃個飯,都會聽到隔桌在討論死刑。

  這個議題得到關注,我們求之不得;但是,關於死刑的討論空間,卻急速地壓縮。支持死刑的聲音是民意的主流,這並不意外,輿論偏向死刑也無可厚非;但是,台灣現行的死刑制度還有很多缺失,媒體全不報導,社會大眾也不在意。令我擔憂的不只是媒體傳遞的片面訊息,更是台灣社會全面保守化的趨向:一時之間,肅殺之氣已經淹過了喉嚨,我們得踮起腳尖才能勉強讓頭高過水面,而嚴寒已經使我們周身冰涼。

  在2010年,「慈悲」是罵人的話,意思是你假慈悲;「清高」的意思是「沽名釣譽」,「有愛心」的意思是愛心用錯地方,「高尚」的意思是假道學;「寬容」引來詛咒,「理想」引來訕笑。所有以前被重視的美德,現在都伴隨著唇邊的一抹不屑;「庶民」對國家的信任,也臻於頂點。

  2010年,因此成為這本文集的分水嶺。第一部份在山那頭,我是一個思考者:我提出對死刑的質疑,期待這樣的擾動可以促成讀者的進一步思考。我並不急於抵達某個思考的終點,也不以為我已經擁有終極的答案。第二部分在山這頭,我是一個行動者,我看到現行的死刑制度違背正義,但是執行卻已經箭在弦上;殺了一批以後,還打算殺下一批。作為一個民主政體裡的公民,我有無法迴避的道德義務,要大聲疾呼:慢點殺!

5

  我還有第三個角色,就是記錄與見證。

  死刑的爭議,到了五月底大法官會議不受理廢死釋憲,差不多大勢底定。兵荒馬亂的忙了一場,我們有太多話來不及說,太多事情來不及解釋,日子就在搶救、搶救、搶救之中過去。我當初參與的「替死聯盟」,已經改名為「廢死聯盟」;我也從一個游離分子,變得越來越涉入。在廢死聯盟最被妖魔化的時刻,除了並肩作戰以外,實沒有別的選擇。謾罵攻訐,我們可以靜待群眾冷靜下來;但更多更根本的誤解,例如把聲請釋憲當作是「傲慢」、「不尊重民意」,則是需要釐清的大是大非。因此我寫〈廢死釋憲的折返跑〉,回顧廢死聯盟如何透過釋憲,提出對台灣死刑制度的總體檢。

  媒體在這裡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因此我寫〈媒體的廢死觀點〉,用新聞學的「框架理論」來分析,這段時間媒體報導著重什麼、忽略什麼。這兩篇長文,寫於死刑風波稍歇之時,細細記錄廢死運動的足跡,以為歷史見證。這是文集的第三部分。

  新聞淡了,成為歷史。但是曾經燃燒的生命,不會只留下灰燼。2010是轟轟烈烈的一年,或許您我都曾經隨著媒體的激情報導,而情緒起伏。於年末出版這一冊小書,不只是要留住燃燒時發出的光與熱,更希望台灣社會對死刑的思考不要停滯。

  對於一個嚮往正義的人,死刑多少構成一種誘惑。如果您還沒決定要支持還是反對死刑,如果您心裡還是有七個支持與八個反對死刑的理由,老實說,我覺得很正常。但是下次輿論又喊殺的時候,我們至少可以,停下來,想一想 。

延伸閱讀:死刑與反死刑/關於殺戮的艱難

好書登場, 散文, 秋玲老師 , ,

永遠的少年:村上春樹與海邊的卡夫卡

2011年2月8日

imageCA071W83 村上春樹
  日本呼聲最高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全世界的閱讀焦點。
  國內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導讀村上作品的專著,進入村上世界的路徑,更是村上迷必備的攻略手冊!
  全世界都在讀村上!
  你們呢?心中之火不曾停息的少年們──

  少年─是村上春樹一貫的形象,他的筆調有不老的生命力,如同要做「世界上最強悍的十五歲少年」的田村卡夫卡,始終呼喚每一個村上讀者心中那永遠的少年,反抗個人與集體的命運。

  村上春樹的作品是一座森林,讀他的小說不能只看到森林裡的小徑,還要意識到每一棵樹的存在,而必須追問:為什麼這裡有一棵樹?
  這是棵什麼樣的樹?這棵樹與前一棵樹有什麼關係?

楊照指出,讀《海邊的卡夫卡》不能略過這三棵大樹:
  
  第一、田村卡夫卡為什麼要離家出走?
  第二、小說主角的名字為什麼叫做「田村卡夫卡」?
  為什麼他身邊一直有一個名叫「烏鴉」的少年?「卡夫卡」是什麼?「烏鴉」又是什麼?
  第三、田村卡夫卡離家出走,為什麼後來去了四國島?

  為什麼有另一個世界藏在四國島的森林裡面?在那裡我們可以遇見過去與未來的自己。

楊照更強調,所有村上春樹的小說都脫離不了以下三項核心元素:

  第一、人與自由的關係。取得自由之後要如何運用自由,這不是件簡單的事,很多時候甚至是件恐怖的事。

  第二、人與人之間的疏離。人活在一個我們無法追究,永遠莫名其妙、模糊一團的世界裡,這個世界逼迫我們採取一種疏離的、憊懶的生存態度或生存策略。

  第三、雙重、乃至多重世界的並置、拼貼,而且用這種手法來彰顯我們所存在的具體世界。

  村上春樹愛設陷阱,他總是喜歡在小說中埋藏典故與伏筆,他認為個人不應該無條件地接受自己的宿命,他用這個方式同樣地反省了過去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的集體精神狀態。

  正因人們往往將國家綱領和某場「聖戰」看成是無法抵抗的命運,所以能毫無質疑的毀滅那麼多人的生命、繼續更大的破壞。

  他對無限上綱的特定主義的恐懼與邪惡的描寫,比鈞特.葛拉斯更具震撼力。

  也告訴我們,只有找回心裡永遠年少的自己,繼續反抗、繼續思考,才能在命運面前,永不放棄對自由的追尋,彰顯人的價值與尊貴。

作者簡介

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曾任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現為《新新聞周刊》副社長兼總主筆、News98電台《一點照新聞》主持人。

  楊照擅長將繁複的概念與厚重的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寫作經常旁徵博引,在學院經典與新聞掌故間左右逢源,字裡行間洋溢人文精神,並流露其文學情懷。近年來累積大量評論文字,以公共態度探討公共議題,樹立公共知識分子的形象與標竿。

著有:

長篇小說──

  《吹薩克斯風的革命者》、《大愛》、《暗巷迷夜》。

中短篇小說集──

  《星星的末裔》、《黯魂》、《獨白》、《紅顏》、《往事追憶錄》、《背過身的瞬間》。

散文──

  《軍旅札記》、《悲歡球場》、《場邊楊照》、《迷路的詩》、《Cafe Monday》、《新世紀散文家:楊照精選集》、《為了詩》、《故事效應》。

文學文化評論集──

  《流離觀點》、《文學的原像》、《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夢與灰燼》、《那些人那些故事》、《Taiwan Dreamer》、《知識分子的炫麗黃昏》、《問題年代》、《十年後的台灣》、《我的二十一世紀》、《在閱讀的密林中》、《理性的人》、《霧與畫:戰後台灣文學史散論》。

現代經典細讀系列──

  《還原演化論:重讀達爾文物種起源》、《頹廢、壓抑與昇華:解析夢的解析》。

個人部落格:

  tw.myblog.yahoo.com/mclee632008/
  blog.roodo.com/yangzhao

 

以上資料轉載自博客來網站: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91563

好書登場, 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