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2012年9月 的Archive

花和尚大鬧桃花村

2012年9月27日

影音分享

1011任教班級及事務分工表

2012年9月21日
  • 1011國文科教師暨教授班級 :-)

高一教師

任教班級

高二教師

任教班級

高三教師

任教班級

張惠喬

忠、毅

陳碧霞

忠、恭

謝智芬

忠、恭

歐陽宜璋

孝、義

李淑嫻

孝、數

林月貞

孝、良

王慧卿

仁、平

林世芬

仁、禮

江婉玲

仁、書

張英方

愛、信、公

梁淑玲

愛、射、御

田威寧

愛、真

唐慧文

徐千惠

信、樂、書

徐秋玲

信、儉

陳麗明

誠、勤

黃慧玲

義、誠

蔡秀桂

義、御

郭美美

溫、御

詹子靜

和、儉、善

張惠淑

和、樂

林琬茹

良、儉

王靖芬

平、良

林麗雯

平、溫

林亭君

恭、禮

吳玉如

公、毅

汪丞勳

公、誠、射

鄭元傑

區桂芝

勤、溫

陳麗足

勤、數

陳美桂

樂、射

易理玉

讓、真

潘萌彬

陳秀如

書、數

劉慧芳

讓、禮

段心儀

真、善

莊凱如

善、莊

  • 101學年度國文科教師事務分工表 :-)
  • 科主席:王慧卿
  • 高一召集人:林琬如
  • 高二召集人:徐千惠
  • 高三召集人:莊凱如

組別

組長

組員

活動組

吳玉如 林月貞、陳碧霞、汪丞勳、王慧卿、王靖芬、田威寧

學術組

區桂芝 李淑嫻、陳秀如、徐千惠、詹子靜、林琬茹

資訊組

歐陽宜璋 江婉玲、謝智芬、林麗雯、林世芬

庶務組

梁淑玲 林月貞、郭美美、易理玉、張惠淑、莊凱如、徐秋玲、蔡秀桂

總務組

陳麗足

綠園文粹

陳麗明

工作職掌

1011北區第一次學測模考佳作:引導作文

2012年9月19日

1011北區第一次學測模考佳作:引導作文

三、引導作文(占27分)

閱讀框線內2010上海世博會臺灣主題曲〈臺灣的心跳聲〉中的一段歌詞:

昏黃的夕陽,龍山寺的老牆,我虔誠點著香,手拿一柱希望。

少一點傷痕,多一點的掌聲,少一點戰爭,多一點的單純。

認真用棒球魂,揮汗去體會青春,用心聽著,那台灣的心跳聲。

嘉南平原等待收割,一整遍幸福的顏色,屏東黑鮪魚直接等於快樂。

一路蜿蜒的是淡水河,那陡峭的是太魯閣,一派樂天的性格。

美濃紙傘怎麼摺,三義木雕怎麼刻,這塊土地上有很多很多的選擇。

仔細看著八家將的妝獨特,我說親愛親愛的,我們故事說到這……

這首歌之所以動人,是因為其中道出了許多臺灣的特色,並讓人感受到臺灣之美。請根據你親身感受所見所聞,以「臺灣之美」為題,寫一篇文章。論說、記敘、抒情皆可,文長不限,但不得以詩歌形式表現。

台灣之美                       三忠  孫于惠

聽見了嗎?站在台灣的土地上,你聽見四周朝你湧來的海潮細語聲了嗎?將頭微微擺向中間那座宛如脊樑的中央山脈,你聽見山中樹林的低喃聲了嗎?抑或屈起膝,將左耳貼在因日照而帶著暖意的土地上,你聽見這海島的呼吸聲了嗎?這個小島無時無刻不在創造著美好的聲響,溫柔而優雅地唱進每個人的心房。

當我站在台灣的土地上,有兩個聲音卻是如此清晰、如此特出地唱進了我的腦海中,在眾多樂音中獨自高亢的唱著。我凝神諦聽,先聽出了多種語言相互摻雜的合唱。在台灣島上,住著來自各方、帶著不同語言、生命背景的人們,一同在這塊土地上耕耘著自己的生命。外省人國語中的獨特腔調和本省人的台語相互碰撞;原住民族語和客家語在風中播放;外籍勞工所說的家鄉語言,加入了這壯麗的合唱,音符與音符時而衝突、時而和諧。台灣之美,在於她的多元與包容,不同文化間相互摩擦所產生的火花,將她的容顏映得更加美麗;不同文化間相互吸收融合更充盈了她的內在之美,使她從內而外地散發光輝。

再細聽了一陣,我聽到了一陣笑聲向我奔騰而來,眼前頓時浮現眾多我曾經看過的臉孔--每天買晚餐時老闆娘臉上的微笑、捷運上老弱婦孺被讓坐時臉上開心、感謝的微笑、街道上的路人被外籍旅客問路而努力指路時的微笑……剎時間,一朵朵笑靨在我心中開放。啊!沒錯!台灣之美,在於台灣居民的友善、體貼,在於不吝惜給予他人幫助,在於諸多令人感到溫暖的舉動。這些笑臉,是台灣之美中最核心的至美。

聽著四面八方的樂音,我不禁沉浸在裡頭,享受這些絕無僅有的樂章。但這些音樂需要被繼續寫下去,音符和音符間的不和諧更不能忽視,台灣之美要能不斷地歌唱,需要所有居民一起來當作曲者,把山林鳥獸的聲音寫進去,把乾淨的海潮聲寫進去,把族群的平等與正義寫進去,把自己對土地的愛寫進去……

台灣之美                                 三孝 龔靖

安平古堡映著夕陽餘暉,在一片金黃的暮色中彷彿散發著淡淡的哀愁,那是歷史的滄桑感,是千百年來台灣人的靈魂在低吟,吟唱出福爾摩沙的思想起……。

前幾年我到台南去旅遊,台南不愧為台灣的文化古城,處處可見幾代以來拓墾建設遺留的古蹟。在那些古老的建築中漫步,我的思緒不禁穿越時空的囿限,想著台灣的歷史。四百多年來,荷蘭人、漢人、日本人等等接連來到這塊土地,不論他們是為何而來,每個在這塊土地生活的人用自己的生命,點點滴滴交織成了台灣的記憶。建築僅是見證,真正的歷史,真正的台灣精神活在每個台灣人的心中。

曾經的戰亂與苦難都沒有擊碎台灣人的積極、堅忍、與樂天。自拓墾的第一代起,奮勇而不畏艱難的性格就開始在台灣人的血液裡傳承。正因如此的像上與勤奮,才造就了經濟奇蹟,才造就了寶島台灣,每個來到台灣的異國訪客都驚豔於台灣人的熱情性格與樂天自得的生活態度。我認為這種精神,人民的真、善、純,正是真正的大美,臺灣之美。

不論歷史的車輪輾壓過多少滄海桑田,不論時空的腳步跨越過多少萬水千山,始終留存不滅的是人的信念與精神。台灣,太平洋西側小小的島嶼,但活在其上的人們其努力而勤勞的靈魂卻能閃耀成一道不同於俗的光彩,永恆地在山川平野間迴盪,照亮後代子孫,延續這種真純的台灣之美。

台灣之美                         三仁 李碩儒

俗話說:「月是故鄉圓,水是故鄉甜。」以台灣為故土的我們應比外國朋友更能體察到台灣之美,尤以生活經驗為最深摯之感。

不說別的,光是我們腳下所踩的土地就是一種美;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台灣,由於造山運動及其他外營力的作用,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刻、削磨出各式各樣的地形,除了高原以外,其餘的地貌特色幾乎能在台灣各處一覽無遺。另一個有異曲同工之妙的便是氣候,以本島的地理位置而論,我們原應處於乾溼分明的莽原氣候區,卻這麼得天獨厚地有季風的經過,使我們的氣候舒適不少,也因為山高足以達到一定的低溫,台灣的物產才能不受低緯度之限孕育出如此豐饒。

除了自然條件使台灣成為瑰寶,我們的人文特色、熱情好客的本質更是令外籍人士讚不絕口。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也就是太平洋的交通樞紐,自古以來便有許多國家爭奪台灣的歷史事實,而正因如此,可以見得台灣充滿各國的多元特色,我們甚至立法保障了這些來自外國的文化,使其受到尊重與包容。然而最可貴的人文特色,在我看來是勤懇、踏實與儉樸的民族性。台灣原是以農業起家的傳統社會,即使現代化發展至今,我們的民風仍相對淳樸,處處可見「庄腳文化」的可愛身影,在在顯示了我們不忘本的精神。

也許你會說外來文化是一種侵略,但我認為台灣這座海島調適得很好。當一個國家在眾多外力衝擊的洪流中,本土文化仍然站的住腳,這是多麼難得的一樁美事,而我相信這都得歸功於台灣人民心胸開闊的民族性,才得以造就如此之美。

台灣之美並非三言兩語所能道盡,「落花水面皆文章」一句將此島描述得無過無不及。我總是很驕傲地將這塊瑰土介紹給外國人,因為我心中清楚明瞭,這樣的心靈悸動除了台灣以外,踏破鐵鞋無覓處!

台灣之美                       三愛  簡雅君

橘紅的彩霞暈染整個天空,整片的韭菜花田在風中如綠浪一波波地向我襲來,熟悉的香氣盈滿四周,在我的鼻腔中化為一道清流,緩緩地流過心中——這裡就是彰化,台灣最美麗的地方。

彰化位於台灣的中部,若繁華的台北是福爾摩沙的頭部,許許多多的商業文化在此匯集;沉穩的高雄是溫暖的雙足,支撐起全島的重工業;那彰化必然是母親溫暖的肚子,沉靜地孕育萬物,將一次又一次的豐收送往各地

在各地紛紛追求工商業的發展時,這裡仍保留原始的農家風貌。一畦畦的菜田是農民一整年辛勤結成的禮物,樸實的三合院將族人的心凝聚在一起;日出時分結伴到田裡工作,傍晚時則在庭院間閒聊,笑聲伴著微風,吹送到遙遠的地方,處處充滿溫暖。

我永遠無法忘記有次我在韭菜花田旁漫步時,順著夕陽餘暉的方向,我看見一群農人帶著褐色斗笠,在翠綠的韭菜花田中細細地收穫他們的結晶。韭菜花十分嬌弱,只能依靠人工從底部一根一根的摘下,只見他們的腰彎的很深,彷彿在親吻這片大地,那是米勒也無法勾勒出的樸實和虔誠、堅毅和無怨無尤,那種美無法用言語、畫筆或是相機等一切媒材記錄下來,只能靠自己去體會、去感受才能領略到的,台灣人謙卑善良的心。

台灣的美麗不僅只侷限在豐富的自然美景,最美麗的是台灣人所有的那顆樸實謙虛的心,台灣之美,就隱藏在你我體內那顆熾熱的心中。(536字)

台灣之美                            三信 謝昕頤

台灣的美,是天上白雲的變化萬千,是地上山河的秀麗明媚,是這島上人們的人情溫度。而其中尤以台灣的「人」最令人印象深刻。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是大陸一位知名旅遊作家的評語。台灣的天空藍不過希臘濃如蠟彩的天;台灣的山河壯闊不比大陸的「滾滾長江東逝水」。但是,台灣人的熱情好客與「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義精神卻使這座海中的小島有了溫暖的熱度。那是種如身處冰天雪地的荒涼中,懷中暖爐所散發的暖度;那是種在孤寂的夜裡,一封遠方簡訊所傳達的熱度。當世界各方有難時,台灣人才不管對方是否為邦交國,登高一呼便將募集的物資、志工隊送出。每次於災後打開電視機,看到最先抵達災區的志工身上往往有著台灣的標誌。這是一種不分國界的溫暖。

台灣人情之美的動人,生活中處處都能感受:幫自己追小偷的路人、堅持帶路卻不求賞的老遊民、公車上視線交流所交換的微笑……,這些都是在世界他方所找不到的。台灣的人情美,也可以從廟會和農曆過節中看出來。像因媽祖出巡而沿路舉辦的流水席,或是聽聞有人無法吃年夜飯而免費擺席的餐廳老闆,這樣的溫度,也只有台灣人有吧?台灣的夜市、傳統市集永遠是吵雜熱鬧的,大家永遠在大聲的「交流感情」。也只有這樣賣力交流的人們,會在聽聞別人家近況不好時多塞一把青菜或多切一斤肉給他。「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在台灣人的身上可以具體呈現。帶著滿滿的菜籃回家,籃中多出的人情重量暖暖的在心頭發燙。

台灣的美不能從一般的視聽感官來感受,台灣的美要用心感受。台灣的自然條件不算極好,但加上了人情的溫度便使一切風景不凡。這樣的人情溫暖為這小島加溫,使它有別於他方,散發溫暖的光芒。(675字)

臺灣之美                         三義  黃廷瑀

臺灣,是我從小生長的所在。從未有文字的史前,到科技發達的現代,它經歷不同國家的殖民、原住居民的開墾,這寶島以它獨特的自然景觀及資源,吸引人們在此定居開墾,塑造出那無與倫比的臺灣之美。

臺灣的自然之美令人驚艷,自葡萄牙人稱其「福爾摩沙」即可感受得到。住在北台灣,一定要提的即是大屯火山之美。臺灣是由板塊擠壓成的島噢,處處是高山峻嶺,大屯火山即為具代表性的一例。那層巒疊嶂的山及枝葉繁蔭的美景,配上清脆悅耳的鳥囀蟲鳴,十分令人放鬆身心,這亦是走在臺灣群山中感受的縮影。但大屯火山最為人稱道是在於火山地形,從郁永河的文章中便能看出煙霧繚繞四周和特殊的火山地形,每次來到這都讓我印象深刻地體會了課本中的字句所敘述的美景。除了山是台灣特別之景,水也是令人不得不提之例。墾丁的海岸有迷人的熱帶風情,有珊瑚礁和五彩繽紛的魚群;東海岸的高山直接深海,險峻的地勢令我嘖嘖稱奇;西部海岸有獨特的潟湖景觀,晒鹽業也蓬勃發展。這都是我所親自見過的美麗景觀。

臺灣的人文美景更不容錯過。因各個國家的殖民歷史造就她擁有極多的歷史建築,或是長期居此的漢人帶來他們淳樸的風土民情。走在父親小時生長的嘉義,田間稻穗的金黃浪潮混著稻香迎面襲來,漫步在鄉間小徑,與居民偶遇都有熱情的招呼相迎,這是台灣鄉間的美。都市的繁華亦是特色,大樓和公寓櫛比鱗次,忙碌的交通和往來的人群,逛街購物最適合的就是這裡。混上臺灣獨特風味的食物和衣飾風格,都市的景色亦充滿臺灣特色。

臺灣的美有多元的文化和豐富的地景,交織出他獨一無二的風景。這些元素構成臺灣之美,缺一不可,這即是我所生長的土地,我所熱愛的美麗。

台灣之美                         三和  葉栩安

座落在太平洋的西部一隅,有一片不起眼得常讓外人忽視的土地,其上卻有千萬個生命在此發光發熱,開展自己的人生,它便是台灣。

這有些擁擠的地方每日喧鬧不已,但無論人們如何恣意在其中建起城市的繁華,像是向上伸展自己的爪牙,或是開拓農地利用土地的沃腴,總有那一片原始的山林在人們身後默默守候,像是伸展雙臂要將整日揮汗忙碌的那些躁動不安的心擁入懷中,以最自然的方式安撫在人類王國裡傷痕累累的心。

脫離原來令人心煩意亂的生活,投入自然的懷抱,聽蟲鳴鳥叫,看隨風搖落的花草,以及從土地掙扎而出屹立不搖的枝幹,就像是回到自己另一個家,屬於這裡的是最純真而樸素的自我,不需要現實的偽裝。當我從坡上俯看腳下沸騰的都市,一切看起來竟是如此無足輕重,至此,才找回迷失的靈魂。

然而,由人類建立的小小王國也非一無是處。也許是大家隱約明白,凡是踏上這片土地,共同依附它而生存者,就是島上無法切割的一部分。因此即使是對不相干的陌生人,也能毫不吝惜釋出關懷和溫暖。每日在公車上來往通勤,雖然似乎所有人都低著頭,但若有行動不變的老人家或抱著孩子的人上車了,就算是在交通正忙亂的尖峰時段,也不見有人厲聲催促,卻能看到鄰近的人二話不說讓出座位。一個點頭微笑,一些體諒和一句謝謝,這些人情的溫暖,是島上的寶藏。這些善意不需要理由,卻是建築和諧社會的基石。

山水給人的安定幸福,人與人之間的信賴和關懷,不需要島民們沾沾自喜的向外人訴說,凡是踏足這片土地的人,都能自然體會它帶來的感動。而這種不起眼的細節,才是真正彌足珍貴的寶物。

台灣之美                               三平  陳宛群

火車緩緩駛過稻田,綠油油的水田映著金黃色的夕陽,那是豐收的顏色。這塊土地無怨無尤的孕育著兩千三百萬人,用她強大的包容力,像母親一樣照料著我們。小小的島上綻放斑斕的色彩,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小的光點。

於是在不同的城市,不同光點組合出不同風格的美麗。繁忙的台北掌握著全島的脈動,是創新且充滿朝氣的豔紅,我們都和這城市一起呼吸。淡水的碼頭斜陽灑滿北海岸,是黃昏暮色的紅;龍山寺磚紅的外牆是由信仰與希望一磚一瓦虔心砌成的;西門的紅樓見證了歷史與現今的時尚與繁華。

充滿古蹟和美食的台南則是懷舊的橙橘,大街小巷都飄著食物的香氣,悠閒地漫步在老街上,熱情的人們、溫暖的招呼。花蓮、台東是大海的碧藍;緊鄰著太平洋,有勇敢的民族居住、憩息,一眨眼又是悠悠百年。中部是青翠的綠:肥沃的原野、盛開的花卉、蓊鬱的森林,來到這裡,每一次呼吸彷彿都能吸入滿口的氧氣。

這是一座幸福的島嶼,我們各取所需的與她共存,每到一個地方,都能感受到不同的快樂,怎麼還需搭飛機到千里以外,只為一睹別人的風采呢?深入了解這塊滋養我們存在的土地之後,更能真切的感受到她真實而偉大的美。

閉上雙眼。當你再次睜眼的時候,請淨化思慮、把所有的煩惱都拋開,以晶瑩剔透的目光環視這座被藍海包圍的綠色島嶼。用心傾聽,你能聽見自己的心跳和她的心跳頻率一致;用心感受,能發現她正以最溫暖的溫度擁抱著你。除了色彩繽紛,她更以愛包覆著我們,提醒我們用心的注意,這座島上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616字)

臺灣之美                       三公 陳筱羚

仰望,披上共此時的月明,戴上星華的微涼,我用籠罩著的黑夜,網羅地上的每一盞燈火。聽盡城市的喧囂繁華,沉默在藍月煮的蛙聲閣閣,點亮白碎泡沫的海灘,醉倒在邀月酒歌間。
臺北的夜晚是昏黃的,路燈的燭火燃燒上天空,染紅成挽留夕陽的一片筵席。
地上的光華早就搶走了天上的風采,而這片燈火,被淡水河切開,涇渭在兩側閃爍。每一蕊被挑起的燈,都是人們的期夢。有疾走在道路的車燈,守著紅綠的光點等著歸家,有亮起的霓虹招牌,伸手招攬。那抹螢光一路爬上摩天輪,鷹旋傲視整片盆地。

點起,熄滅,吹落,復燃。這是臺北上演的一盞盞故事。承載著繁華,搭上了先進的頭等車,一長迆拉開耐人尋味的茶餘飯後。一明,一滅,臺北迷人的點在混雜的街坊,長刻的歷史痕跡。沒有過北京胡同的文革濺血,沒有過東京殘震的棄瓦呼救,卻印上了先民的汗與淚,滴在石隙毅然的草,流在開城迎軍的哭泣裡。來了又走,再來了又走,剩下磚紅的總督和玻璃的事件紀念牆,一喝砌綠了高樓破百,響徹雲天,在搭上高鐵行過一列繁錦,串連西部的城市,成為一條火龍,吹燈,染紅國旗的光芒。

燈漸弱為海灘的微細月光,黯淡在螢火蟲的身子上,拍動翅膀在蔭茂的林野,牠向南飛,翻滾過落山風的風鈴,停歇在貝殼白沙裡。鴉青的天空鴨卵青的月光穿過沙隙,映入水簾,沉迷在海浪拍擊的聲響中,隨著節奏走向圍起火堆的舞眾,跨越時空的隔閡,回到祖靈的祈禱。四周安靜下來,剩下縴銀絲的星點緙在空中,撥開銀紅的紗帳,從天空走下凡間,進入動物睜得雪亮的眼睛在公路旁守候,經轉九彎十八拐,立霧迷濛住嶙削的峭壁。

燈沒有燒完,它不滅在寺宇的蓮花座中,清醒在夜市燒烤的炭火,隨著酒街傳來的碰杯聲擦出火花,一路延燒成街燈,注視行往的車輛,隨著車輪經遇每一棵屹立的行道樹。而上頭搖曳的葉枒,灑下了整日收集到的巷議,一排排颯颯地對月亮訴說聽到的故事,一代一代的傳下去,那道不盡的相思。

台灣之美                            三誠 謝瑢

台灣之美,隨手可掇。

阿里山的雲海,陽明山的地熱景觀,太魯閣一線天的壯麗,台灣的自然景觀之美,早在十七世紀,葡萄牙人一句:「哇!福爾摩沙!」便可明白。而台灣,藉著人民的努力、民主的推波助瀾、歷史的相輔相成,我們的人文景觀,亦不容小覷。

台北一零一的耀眼、高鐵的綿延、龍山寺的古色古香,皆美。美在見證了歷史、家國、人民的努力,美在「堅持」。先民蓽路藍縷,經過荷蘭、西班牙、日本的殖民,台灣非但沒有失去自我,反而孕育涵泳了多元文化,去蕪存菁。

而我以為台灣之最美,美在人情味。在這個資訊爆炸,人與人間築起高牆的時代,台灣的溫暖,融化了各地旅客的心;台灣的友善,帶領台灣不上國際舞台。當人們提起台灣,總不忘加一句:「台灣人很熱情、好客!」我深信,這是台灣最獨一無二、撼動人心的美。

此外,身為高中生,我感受到台灣的另一美,是「生命力」。上學途中,舉目左及欣欣向榮的花草樹木,扯著嗓門賣早餐的小販,蹦蹦跳跳發報紙的年輕人;校園內,口沫橫飛的老師,嬉鬧玩耍的同伴,溫馴可愛的校貓;回家途中,親切寒暄的公車司機,夜市的熙來攘往,在在都讓我感受到台灣的生命力,台灣的美。

台灣之美,風景、古蹟美,精神、生命力美,人情味尤美。能生於此「寶島」,實三生有幸!

臺灣之美                                      三勤  林筱凡

這世界上有不少島嶼被稱為「福爾摩沙」,美麗之島,美在它的自然、生物,然而臺灣這塊樂土對我而言,美在「人」。

身為全球百大影響人物的樹菊阿嬤,雖然只是個菜販,卻省吃儉用將畢生積蓄捐給比她更需要的人,儘管現在名聞遐邇,依舊不改其穿著打扮,仍一身樸素的在市場裡賣菜,幫助更多弱勢份子,展現臺灣的愛與美。

一個補習下課的夜晚,所有上班族和學生都拖著疲憊的身軀準備回家,眼前一位看似平凡的女員工突然蹲下,緊接著從包包裡拿出兩個還熱騰騰的包子,小心翼翼的放在躺在路旁的街友手邊以免打擾到他,眼前的這幅景象讓我頃刻間感受她的不平凡。德蕾莎修女曾說:「我們不用做大事,但我們能以大愛做小事。」即使互不相識,小小的貼心舉動,這樣的溫情,正是臺灣「美」的所在。

三一一福島核災爆發後,全球股市下跌,整個日本人心惶惶,多少人失去親人、多少人流離失所,地震、海嘯帶來的不只是災情,還有絕望。各國搜救隊前往支援,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臺灣當然也不例外,經過有志之士、義工團體熱心募款,僅兩千三百萬人的臺灣所募捐的金額竟是日本所收到最大的一筆款項,甚至超過許多像中國這樣的經濟大國,儘管在國際上飽受中國欺凌,但在中國代表於日本節目上爭辯臺灣的捐贈金額應併入中國一起計算,頗具威望的日本主持人卻為臺灣伸張正義反駁:「臺灣臺灣中國中國。」多麼大快人心,憑著人民的力量,我們能夠立足國際,讓世界看見我們的美。

相較於美國大峽谷、澳洲大堡礁這樣的鬼斧神工,臺灣先天豐富的自然生態不遑多讓,然而在這片靈山秀水薰染下所培養出的人文之美才是最值得保存的。唯有繼續努力經營,才能讓世界看見臺灣最真誠的美。〈680字〉

台灣之美                             三毅  潘文琳

我找不出一個比台灣更廣闊的地方了!即便就地理定義來看,此處實在是如此地狹小又逼仄。

住在大洲內陸區的人,除非長途跋涉,否則一生也別想見到大海,這道理自然得好似無法在高緯度找到熱帶雨林一般。但台灣卻擁有四種截然不同的海岸,還有珊瑚礁,偶爾也下雪……;就算將這套說詞套在一個縱橫三、四十經緯度的泱泱大國,也不奇怪。台灣正是如此驚人的蘊藏了所有令人屏息的景色,仿若一座渾然天成的自然博物館般。回歸線上的土地,大都是燥熱煙而無生息的;唯有這一座島嶼,生機蓬發,宛然鶴立--此處便是我的家、我的國。

我們的番薯形島嶼,活脫是造物者的恩賜,同時也是人文薈萃的結晶,我找不到另一個如此寬闊的地方,竟能以這樣高的密度滋養了難以計數的詩人及藝術工作者!每一個鄉鎮閃耀著自己獨一無二的樣貌,就好像每一首詩有自己的韻律一般。而每個地區的特色,彼此獨俱看似獨立成章,卻又和諧地交織成為一首磅礡的交響夢。溫和的氣候,在富饒的沃土上,栽出許多的喜與樂。台灣,就如此化身為鯨,優雅地靜臥在太平洋濱,向世界展演著自身的卓越不凡。

我找不到一個如此寬闊,闊得令人難以離去的地方。正因為這樣的目不暇給,總有種感覺——想必是註定了,我竭盡一生也看不完這座島了!一次次神迷於周遭的景物,一次次閱讀著島的歷史而感慨,因為思緒萬端而被衝撞得無法言語。這座小島竟是如此地闊!闊得我能想到的她都有了,甚至闊得超出了我所能要的,闊得讓我懊悔自己的文筆實在太過貧乏,竟然說不出她千萬分之一的美好!我見識過了陡峭的崖,擁抱過了土地的暖意,卻始終無法向誰清楚地說明這一切,只能說:「這地方太神奇,太美妙了!連最簡單的描寫,都令人為難。」台灣是如此的美,而我只能享受,卻難以言詮。

回歸線上的土地大都是乾燥無生息的地帶,唯有一座綠意盎然的島嶼,這裡即是我的家國、我心靈的歸屬。若說這島的美是筆墨難以盡言的美,那還是太過於輕描淡寫的說法了。我立足於台灣,擁抱這美麗的所在;而後,環顧那二十一世紀既荒蕪又混亂的世界。(821字)

台灣之美                      三溫林品君

台灣是個得天獨厚的地方,高山峻嶺、驚濤裂岸、波瀾宏肆。土地不大,卻可以上山,可以下海,有田野的廣闊,也有峽谷的奇險。

但美麗的不止於此。美麗的是你汗濕時鄉人遞上來的沁涼茶水,美麗的是你問路時陌生人親切的指點,美麗的是中秋月圓夜烤肉香中琅琅的笑語,美麗的是爆竹聲後的拜年祝福著真心誠意──美麗的是,那種熱情與溫暖,在每個市鎮裡。

我打小就生在這美麗的臺灣,愛這美麗的土地。喜歡那城市霓虹的閃爍,眨著變幻無常,包容每個人的倉促和寂寞。都城是一曲樂章,每日每夜奏著,陪伴著最快樂的和最傷心的。喜歡車水馬龍的街頭,踩自行車享受偶然乘風的快感,行人各有目的,在繁忙裡不斷交錯。

但升上高中、看過更多後,我懂了另一種美,是以前從未想到看到的。曾經二二八、美麗島,對我皆止於課本上的寥寥數言;而我,沒有想像過那片赤誠怎樣拋灑在歷史中,或是那群人怎樣看見這個世界,怎樣試圖改變。直到那天和同學參加在民主廣場的六四晚會,在遍地燭光中我不由得噤聲。

或許那是種太龐大的美。我是說,人們的關心,人們的專注,人們的悲憫,人們的力量。對他人身上的苦難無法視而不見,因而投身其中的慈悲。對岸幾位著名的人權鬥士後來長居臺灣,對他們來說這個小島應該是有著非凡之美的吧?以堅韌而不屈的姿態,接納並發聲。

台灣之美,就在那紛雜卻堅定的話語裡。

台灣之美                              三良17號 許芳瑜

經過荷蘭人和西班牙人的統治、鄭氏父子的開墾,到清朝的治理、日本的建設,和現在中華民國的經營,台灣,這座如襁褓中的嬰孩的島嶼,始終以安詳的酣睡之姿,優美地躺臥在太平洋的搖籃裡。

正如和煦的太陽和浩瀚的海水滋養著這座寶島,台灣這片肥沃的土壤也如母親般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無論是土生土長的原住民,或是遷移而來並在此落地生根的新移民,不辨膚色和口音,都能在這片沃土上找到歸所。台灣美,美在她敞開雙臂熱情擁抱不同的文化風情,卻還能保有內在最深沉的樸實和己身的風土民情;台灣美,美在她疆域雖小,卻可以有如此豐富而多層次的景觀,如飲一口好茶,甫入口可感受到茶葉的清香,待入喉後則感覺到茶鄉在喉頭散一開來,並一寸寸溢滿整個口腔,齒頰間的甘甜久久不能散去,台灣便是一個這樣值得玩味的地方,每一次的探索都能帶給人不一樣的悸動,讓人想一再回訪。

不管是公園裡跳土風舞的阿嬤,或是市場裡賣魚的伯伯,身上總是散發著隨和的氣息,這就是台灣,做任何事都全力以赴,也是這股任勞任怨的樂天性格,和單純帶著傳統農家味的笑容,讓外國人對台灣人的親切讚不絕口。雖然沒有美國的超高科技和現代化,雖然沒有歐洲大片的葡萄園和冰河,但台灣卻恆以「一枝草,一點露」的精神,如小草般生命力旺盛,如小溪般的鍥而不捨,在世界地圖上深深的站穩了腳跟。

數百年前葡萄牙人航經一座美麗的島嶼,讚嘆之餘,他們為她取了一個同樣美麗的名字──福爾摩沙,美麗的島。又經百年後,漢人登上了這座島,而他們也為她取了個名字,喚作台灣。

台灣之美                                   三恭   陳禹竹

清風撫過面頰之際,身旁的友人拍了拍我的肩頭,緊接著遞過來的是一隻只留下三分之一的烤魷魚。眼前的海面漸漸由金色轉為赤紅,這樣參雜的暖色系宣告著淡水一日的終結。

傍晚時分,夏季的天空仍顯明亮而清澈,大概是被方才的午後雷陣雨洗滌過的緣故。我們的腳踏車在道上奔馳,滑過水灘時打亂了寧靜的倒影,將白雲激成了粒粒水珠噴濺在小腿上。只有這時候我們不介意溼透的腳,風光太美,眼睛沒時間注意有幾滴水珠掛於鞋上。

嬉鬧後的淡水老街是一派和諧,在日光轉橙時我們坐在堤邊晾乾雙腳,路過的行人手上皆是花枝丸串或烤魷魚,一日在明媚日光下開始,歡樂中渡過,金紅中結束。大夥靜靜的,沒人再發一言一語只是望著一天沉入海裡。

今日的淡水,也是一日的台灣;明媚無限的開始,熱鬧緊湊的過程,寧靜詳和的結束。想起在人行道上畫破的天空,如同每日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驚喜,為九份亮起的燈籠,或一支漂亮的安打,次次激起驚豔的水花,濺溼整顆心,將全部的心思,將自己整個人浸在美麗與讚嘆當中。

石階層層上升,讓我想起老家樸實的石磚小巷子,比較著淡水和九份的落日,一次我啃著魷魚,一次我啜著茶飲;一次是金色染上了海面,一次是亮起的燈籠和夕陽相互映照。下次去哪裡看太陽?捏捏手中的地圖,在阿里山上打個勾。

台灣是個小海島,有繁華的都市有寧靜的鄉村;有龍山寺燃燒的線香有基督教會優美的聖歌;有充滿負離子的山林有沿海帶鹽的風;有阿里山的日出有淡水的日落,三義木雕店裡的獼猴挑著身上的蚤子;美濃的油紙傘整了整自己纖細的骨架,來自越南的母親帶著兒子在夜市裡吃著冰,兩人一同為那支再見全壘打興奮不已…。台灣是個小海島,無限情趣風光,台灣之美參雜在金紅色的烤魷魚香味中擴散,飄到哪裡去呢?地圖上「美」的行程,滿檔。

台灣之美                           三儉  呂艾凌

誰會否認我們站立著的,是一片美麗的島嶼呢?它同時也擁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四百餘年前,乘船行經的葡萄牙人一聲「福爾摩莎」的驚嘆,成為流芳百世的絕響。臺灣有許多令人屏息的風光:花蓮的一線天奇景聳然矗立,百萬年來不曾為誰改變;嘉南平原廣衾的稻麥在風的造訪下敲擊出幸福的迴響……專屬於台灣的闊美印記不一而足。但我總以為這塊土地上最耐人咀嚼的,便是它的人情。沒有感情的投射、沒有記憶的銘刻,再深再廣再浩瀚的景象都只是視網膜的投影、神經的傳遞然後大腦冰冷的感知罷了。

大陸作家韓寒曾在造訪台灣後寫下一篇部落格文章,表示最深刻的經驗非鼎泰豐亦非日月潭上遊湖,而是問路。「比手畫腳、熱情的為你解說、導覽只是基本的,還有好幾次對方直接擱下自己的事,不放心你自己一個人便乾脆帶你走到目的地了。」文章一發,引起網路莫大迴響,許多人更直接俐落表明:我是臺灣人,我以此為榮。美好的人情流動更因此鮮明地作為臺灣的標記。

我自己也曾因為接受陌生但炙熱的幫助而感動不已。一日在圖書館留連過久,突然下起滂沱大雨也只能在心裡暗罵,身體仍乖順地踏出門檻打算毫不保留地領受雨水。詭譎的是,制服沒有意思沾水的重量,「我幫你撐。」一個細弱的女聲替我擋下雨水。十數步的路程我沒有和對方說上一句話,最後只是低頭吐出一句生硬的謝謝,便各自回班上上課。但當時內心的溫熱是滿溢的。

當我們提及自己的土地,腦海裡一定不只是一片鬆軟的土壤或某一張會用以代表「臺灣」的風景畫。我們對這塊土地有強烈的歸屬感,是因為土上有人,人裡有愛。何其有幸,我們的臺灣是一個不吝於分送人情的地方,我們都曾接受過別人的好,而這一份美好的感受是少數不會因給予而減少的事物,它習於並且應該是要濃烈地流動著。(708字)

臺灣之美                            三讓15號  林頎姍

海嘯過後,滿目瘡痍的日本的車站內,出現了一張巨大的告示:謝謝台灣的幫助。看著兩國國旗並列在告示上,一股難以言說的感動自心底浮起,愈加激烈,如浪陣陣襲來,拍打岸邊激起美麗回憶的片段,如浪花……

是一趟獨自踏上的旅程,沒有友伴,沒有指南,只有一只冒險的心與紅色後背包伴我,朝花蓮出發。騎著自行車徜徉在美麗的花東縱谷,以一種不疾不徐的姿態。我從未想像過能被如此湛藍的天,溫柔的山脈,輕輕地呵護在手心。無盡的青翠水田一碧萬頃,我也感受到了使稻禾搖曳的同陣風的撫觸。耳廓充滿著風聲、鳥聲、孩童的嘻笑聲,卻如此寧靜。閉上眼讓自行車滑行,在那一瞬間我幾乎相信我融化在這樣死而無憾的恬靜的美中。

踩著一圈圈的踏板,越過坡頂後的下坡下坡後的坡頂,才逐漸發覺花東縱谷之長之無盡,太陽逐漸閉上了眼,我也逐漸迷失了方向。「喀!」不祥的聲響打斷了我的所有焦慮──自行車斷鏈了。天地茫茫,而無助正在佔領穹蒼,我牽著車,踽踽地朝不知名的前方走去。時間失去了刻度,我也無心估量,直到身後突然亮起了刺眼的車頭燈,我才突然被喚回名為花蓮的土地上。原來是附近的民宿主人,細眼一瞧,正是我投宿的那一家。旅遊淡季只有我一個房客,沒想到牽了自行車出去卻遲遲不歸來,於是沿著花東縱谷慢慢地開,找尋那只有一面之緣的孩子,他們急切的眼神,竟像女兒走失了一樣。

每每看到台灣各式雄奇壯麗的地景,我內心想起的卻總是那對民宿主人。微笑和新聞上日本人的感謝重疊在一起。台灣美的是風景,但這殊麗的風景是為了引你遇見更美好的人,不求回報,打從心底的善良與溫暖,是台灣最美的地方。

台灣之美                       三禮 陳德倫

艋舺龍山寺裊裊上升的白煙,淡水河畔浮動閃爍的夕陽,嘉南平原由翠綠染成暖金的稻穗,這是許多人腦海中的台灣,但這是全部的台灣嗎?廟裡持香虔誠頌念的老百姓,河邊拉著手風琴的街頭藝人,汗水淋漓彎腰收割的農夫。多了人,這些原本靜態的畫面開始躍動而有了生機,或許,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台灣是許多人流浪的終點,存在這裡的是各種不同的民族及動人的故事。二戰後沒有回歸的日本人,一九四九撤退來台的外省人,近期逐漸增加的新移民。當然還有居住已久的原住民,以及辛苦橫渡黑水溝的沿海居民。然而從什麼地方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都在這裡落腳。在這裡成家立業,在這裡傳宗接代,在這裡寫下未完的歷史。也許經歷了流浪,台灣人的本質有堅強的韌性,不輕易被打敗,並且充滿了如同這島嶼一般年輕的理想。拋開了仇隙及排斥,用更寬容的心去關懷。

許多旅遊台灣的人,都曾感受到一股熟悉,彷彿回到了家鄉。因為台灣融合了許多不同的文化,我們可以一邊寫書法一邊聽莫札特,可以看歌仔戲並高唱搖滾,魯肉飯和可樂也是常見搭配。台灣多元而不矛盾,傳統和現代同時絢爛而交互輝映。台灣人尊重各方的想法,並對這塊土地有更深切的期許。明天可以有更進步的觀念被提出,言論能變得更自由,創意及思考可以激盪出更亮眼的文化火光,形成混合卻又獨樹一幟的台灣印象。

濃濃鄉音的腔調,帶著親切笑容的招呼,熟稔且好客的個性,認真打拚卻也樂天知命的精神,我說這大概就是台灣人的草根精神吧。渴望幸福於是創造信仰,追求理想不怕艱難,所有流浪的人們都是家人。這樣的人情味是美麗風景裡的靈魂,讓視覺之外有了聲音、氣味及觸感,這樣的美是容易親近的,這樣的美是不浮誇而能長存心底的。如此美麗,是孕育我的島嶼,是我深深眷戀的台灣。

台灣之美                                   三樂 詹雅雯

福爾摩沙!這美麗之島!百年前流傳至今的稱頌。大海是我們的搖籃;山巒是我們的脊;溪流是滿佈的血管,她以血肉孕育。葉是她的髮,溪是她的笑;我們擁抱的天空,我們呼吸的微風,福爾摩沙!這美麗的台灣!

玉山上誕生的日出,我觸摸著天的虛無,雄偉的脈絡是如巨人的風骨。阿里山高聳的神木,就跟著小火車開到雲端深處,搭載的是倒下也令我震懾的氣度。太魯閣山海交融的壯麗,鬼斧神工如上帝遺落的仙境。山中的原住民族,唱著通往天聽的吟詠,那撩動心弦的歌聲承擔了多少風情。磅礡的十分瀑布,如銀帶般懸浮,濺起的水花洗靜我的塵俗,傾洩而下帶著多麼執著的義無反顧!

福隆雕塑的沙,集結了多少台灣的文化。海浪爭相膜拜的野柳,昂首驕傲如女王。澎湖古老的玄武岩,佇立在千萬年不變的夢中淨土上。鵝鸞鼻始終照耀的燈塔,是歸人永遠的方向。珊瑚礁美麗的海洋,看得見透明純淨的希望。高雄港滿載而歸的漁船,是台灣最美味的食糧。

龍山寺嬝繞的煙香,蘊藏虔誠的夢想。九份淘金的傳說,是最美麗的神話。鹿港老街的笑語,多少熱情與溫暖。金門醉人的高梁,流連忘返伴隨曾經的砲聲響。蘭嶼拼板船上寄託的期望,年復一年吆喝出航。嘉南平原金黃的稻穀啊,飽含台灣最豐盛的希望!

我們的美麗島,是母親溫暖的懷抱;我們踏著腳下的土地努力打拼,一如祖先曾經以汗水澆灌耕耘。看到了嗎?他們驕傲的正視著我們的腳步,那飄邈的雲霧如祖先的叮嚀,婆娑無邊的太平洋,懷抱著自由的土地;他們一再重複叮嚀,不要忘記,不要忘記,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福爾摩沙!我們傳承的是無窮的生命。

台灣之美                                三射 成協真

地球儀上,台灣不過是個毫不起眼的小色塊,會留心於它的人少之又少。但在我看來這如彈丸之地的海島,有著迷人又特別的美,是地球儀上別的國家找不到的,屬於我們的色彩。

台灣之美真可謂五花八門,在生物學上,冰河時期後的地理隔離,讓這小島上化育出各樣的特有亞種,甚至還有尚未命名的許多昆蟲棲息山間;在地理學上,溼熱的氣候配合多變地形,以及海島的特性,造就了許多特別的景觀集於一島,從玉山上的高山草原,到一望無際的稻田、魚塭,台灣小小的土地都不缺,曾文溪口還是保育類候鳥必經的休息站呢;若說風土民情,我們也不乏特殊的文化,小至街衢中飄香的臭豆腐,大致遍佈各地的原住民文化和慶典,都是台灣「原廠製造」的美麗。自古被喚作美麗之島的台灣,怎能說它不美呢?

但在我心中,台灣最美之處,是「心」。台灣人都有顆淳樸良善的心。即便是繁華吵雜的台北,在公車上,我總能看到讓座的美德,或者客氣的對司機說聲謝謝;也看過在馬路上一個年輕男孩邊攙扶著老人邊請車子稍待,他平淡地對我說「只是不忍看他走在險路上」,是我難以忘懷的景象。鄉村地區更是溫暖,鄰居間每日從田的兩端道早安,由衷誠懇的笑靨使人心暖;公雞昂首四處奔跑也不必擔心有人偷。有太多日常生活中溫暖的片段,都使我一再的湧現「台灣真美」的念頭,使我對「家鄉」感到驕傲。

台灣雖小,卻是生我育我的土地,或許他人不解,但我對這片土地的美,感到無比的光榮,雖說在時間的洪流中很多事不會永恆,但「心」之美卻會在無形中傳承,一代接一代,在微笑中萌芽。

台灣之美                            三御  黃于倢

台灣雖然不大,卻處處有著說不盡的美。由北而南,各個鄉鎮皆有它的特色人、事、物。其中最令我驕傲的是台灣鄉下人,那種樸實勤奮的本性之美。

沿著台灣西海岸,一邊是綠油油的農田,另一邊則是蔚藍的海洋。站在田中除了筆直的稻草人外,還有幾個帶著花邊斗笠,著袖套,並把長褲褲腳塞進雨鞋中的人。那些全身包得密不透風的人正頂著烈日,彎著腰在田裡插秧。儘管她們的衣著談不上華麗,體態也不怎麼優美,然而她們不知道花上多少個時辰所插的秧苗卻都筆直無比,不論橫視、側觀、或斜看都是條筆直的線!用尺量都不見得能如此精準,更何況她們根本沒有使用。她們是藝術家,用秧苗為畫筆,在台灣這塊沃土上描繪長而直的格線。

當工作告一段落,台灣的婦女們脫下「重裝」對客人展現的是親切的笑容。微微福泰的笑臉紅潤無比,配上因為笑而擠出的魚尾紋,反倒有種說不出的美。開口第一句問候永遠是:「吃飽沒?」如果尚未用餐,她們絕對會堅持要你留下來一塊吃飯。看著她們在廚房忙碌的樣子,那種敏捷而高超的技巧有如一位滑冰選手,翻攪的手熟練如滑冰選手用來平衡的的雙手。在狹窄的廚房卻不受限的動向如選手轉身那樣的敏捷。不過幾分鐘的功夫便端上滿桌鄉土美食,像表演完畢的優雅敬禮。這樣優美的姿態只在台灣婦女辛勤時展現。

不像伸展台上的模特兒,台灣之美無法在靜態的格局中展現。台灣的美在於我們辛勤的一舉手,一投足之間。每一滴勞動的汗水都是美的結晶。也就是因為有著「拼命三郎」的台灣人本性,我才深深的認為台灣最美的莫過於這種勤奮的美德。

台灣之美                           三書 黃馨平

相信對很多外國的觀光客來說,「台灣」只是一座倚偎在西太平洋一角的小島,其中有許多稀奇古怪或是新奇美味的食物。如果只是這樣想的話,那他們就錯了,台灣這座小島可不簡單哪!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這塊土地孕育著多少各具特色的地方產業,有著多少保留傳統文化的宗教活動,更不用說形形色色的原住民朋友們了!

說到台灣之美,第一個會想到的是台灣豐富的風景資源。東北角海岸的奇岩怪石,是狂風與巨浪共同雕塑出的藝術品;西部海岸的潟湖和鹽田是台灣獨具特色的海岸文化;嘉南平原上一望無際的金黃色稻穗是農民們辛苦耕耘的心血結晶;南部海岸的珊瑚礁地形孕育著豐富的熱帶魚類,形形色色的海洋生態在這裡可以一覽無遺;東部太魯閣的鬼斧神工,那幽深陡峭的峽谷令人不禁感嘆,這是需要多少年的造化才能成就的自然美景啊!這一切都是我們所讚歎的台灣之美。

而另一種形式的台灣之美要算是台灣多元的文化了。台灣有著許多在大自然中成長的原住民,他們豐富的文化是一種值得探訪並延續的美。阿美族的豐年祭、賽夏族的矮靈祭、達悟族的飛魚祭、卑南族的猴祭、西拉雅族的阿立祖祭,以及頗負盛名的布農族八部合音等,都是呈現了台灣的文化之美。而台灣的信仰文化也是極具特色,每年一度的媽祖遶境活動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信徒,東港的燒王船活動也引人注目,就連平日節慶,各地的廟宇也會舉辦各種儀式、活動,民眾往往踴躍參與,廟宇似乎也成了聯絡感情的場所。這都是台灣不可或缺的文化之美。

最後我想說,台灣最美最美的,其實是人民樂天向上的性格和永不服輸的堅韌個性,就是因為台灣處於國際困境中,所以我們更應努力讓全世界的人認識台灣之美,告訴他們在太平洋的一隅,有著一座美麗的小島,這裡的人民任真自得,有著濃濃的人情味,而更多的台灣之美,就留給外國朋友們親身體驗、慢慢品味吧!

台灣之美                                    三數 周昀

電視上的旅遊節目又準時開播,我忍不住讚嘆了起來,僅是繞著台灣,竟也有這樣的千山萬水,萬紫千紅。「那些地方你們小時候早就全去過了啦!」媽媽又在一旁涼涼的說,「帶小孩出去最不值了……。」真的嗎?為什麼我一點印象也無?自己竟真的去過這麼多美麗的地方……?

上了高中,開始會和同學們出去玩。逛膩了百貨公司,我們想出去台北闖闖,上電腦隨便搜尋了幾下,三個小女生就跳上客運,往烏來去也。小小的老街,小小的台車,小小的溫泉會館,實在不能滿足人。我也不知哪來的膽子,拉著同伴直往山裡去,找了個荒廢已舊的遊樂園,揀了條年久失修的步道,就鑽進森林裡去。我只記得路很窄,草很溼,樹很綠,潺潺的水聲襯得林子好安靜。我們走得很慢,走了很久,沒有說什麼話。而我突然覺得生命中,有什麼被打開了。我從不知道山是這樣的美,沒有甚麼獨特的景致,說不上來多了什麼,可是很美,很純淨的美。當我走在其中,有某個時刻覺得,自己好像是屬於這裡的。

從那之後我把握每個玩的機會,而我的記憶開始恢復了。我想起砂卡噹溪裡的水有多涼,太魯閣的岩谷是那麼的高;想起冷水坑的霧總那麼準時,和陽明山延燒了一整片的芒花。我再訪澎湖,再吃了好多次的仙人掌,七美鹹鹹重重的海風,吹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綴著幾隻懶懶的羊。我想起小觀音山上的泥巴,是怎樣塞滿了我的運動鞋;白馬山上的亭子,偶爾會飛過掌心大的蝴蝶。還有下著細雨的九份,暖暖的老街和人群,即使是夜裡,也在層巒疊嶂中閃閃發光。台灣很美,真的很美,卻不只是外在感官式的美。每到一個地方,感覺自己靈魂中有個部份,在和這塊土地相唱和,將某種真實的美照映出來。也許是因為我真的是個台灣人吧!

自此再也不羨慕別人總出國去玩了,我想將更多的時間,用來認識我美麗的家鄉;想用腳印和真心,將自己也化做這土地的一部份。如此的話,台灣之美也會用其特有的溫暖,為我們的生命帶來某種昇華吧!(770字)

台灣之美                       三真 許琇涵

台灣的美隨處可見,在於靈秀的山河,在於琳瑯滿目的美食,在於科技的創新,在於不畏困境、由谷底往上爬的勇氣與毅力。但在我眼裡,台灣的美在於包容。

身為一個海島國家,台灣自古以來就不乏與其他民族接觸的機會,後來還成為了荷蘭日本的殖民地,多種文化在這塊寶地上欣欣向榮,甚至巧妙融合為一個特有的台灣文化。

我們家附近有一條夜市,每次逛的時候,總有一種驚奇在心中發酵,泰國越南韓國日本義大利等各國的美食就這麼存在於同一個地方,明明各不相干,看起來卻有種和諧感,後來才知道原來它們都沾染了台灣的氣息。就像日本的拉麵與台灣的日本拉麵有所不同,因為後者成功融合了不同口味,緊密地儼然成為一體,如同融合於台灣社會中的各種文化,早已不分彼此。美國雖然被譽為民族大熔爐,仔細看下卻是分崩離析,華人有唐人街,黑人有新墨西哥州,更甚者,一個小小的紐約就分成不同區域,不同種族,為何會如此?只因存在其中的是濃濃的歧視。反觀台灣,各種族群一同生活著,我的同學中甚至有不少人的父母是新移民,政府還會為泰國移民準備潑水節活動,這一切的種種顯示了我們這樣的小國家,卻擁有大大的包容與尊重。

雖然台灣絕大多數的人民都存著一顆開放及友善的心,但我們還是要學會阻止任何不尊重的行為,因為唯有各式各樣的族群兼容並蓄地生活在這塊土地上,我們才能成為一個獨有的、無人能取代的台灣,也才能使台灣成為每個人心中的家。正是包容,讓世界看到台灣的美。(598字)

台灣之美                        三善 吳姿瑩

這是一個動人的島嶼,輕輕地被上帝放置在大洋的邊緣。卻不是孤島,為著它滿載著濃厚的人情,為著它始終隨著國際的脈動而心跳,為著那島上生機盎然的動植物,為著那島上始終堅韌地追求民主、自由──那島,被喚作台灣

台灣是個很美的地方,去一趟北海岸,你看見綠意盎然的藻類滿布在礁石上,編織成一條翠綠的地毯綿延不絕;你看見怪石嶙峋,那些被歲月磨蝕的痕跡向你吐露心跡;你看見海豚們如精靈般靈巧地跳躍,彷彿向你炫耀著大海的自在。向南行至南投山區,俯首便是一把鳥鳴,鳥鳴上下,不絕於耳,在樹林陰翳處,地面上是無數陽光灑落的金幣。你遠望群山疊嶂,由濃青至逼近天藍,山水融合成一幅風景。再往南行,你望見山迴路轉後的柳暗花明,那壯闊之景由農民的汗水構織而成,那大塊文章是這島之搖籃,大地的母親。一塊一塊方格狀的農田是孕育及支持這島上所有活動的起點。

台灣之美尚表現在人情的濃厚。那是種難以言喻的感動。小則如在公車上喚醒快過站的旅客,如匆匆的行人好心提醒你錢包掉了,如捷運站內人員攙扶喝醉酒的女士去搭計程車等等難以細數。大則如計程車司機為著乘客遺忘鉅款而在原地等候數小時,如在路邊看見有人傷重而數人接連駐足停車協助,甚至協助搬運身亡者。你看見無數令人動容的片刻在你眼前發生,總不知不覺得有一股暖流流淌至心頭,久久不散。

這便是台灣,便是我所感受的台灣之美。

台灣之美                      三莊  葉佳怡

台灣是一座寶島,無庸置疑。那從太魯閣的高峻陡峭、玉山的神祕幽靜,到嘉南平原的廣大無邊、濁水溪的蜿蜒流長,以及令人垂涎三尺的愛文芒果、巨峰葡萄,甚至是最為外國人所稱道的夜市小吃,台灣的好怎麼也說不盡。而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應是台灣多元文化的「族群之美」。

原住民、客家人、本省人、外省人,還有新加入的新住民,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讓台灣能以多彩多姿的文化為榮為傲。阿美族的豐年祭、布農族特有的八部合音、賽夏族的矮靈祭等,原住民不勝枚舉的祭典令人好奇,只願有朝一日自己能一一體驗。至於客家人的刻苦耐勞是眾人皆知,客家小吃更是令人食指大動;而本省人及外省人從中國帶來的儒家思想,讓台灣成為一個安穩和平的國家;還有新住民從其家鄉帶來的文化使台灣的多元更是錦上添花。舉目望去,燦爛多彩的文化,是台灣之美的所在。

只可惜,當多元族群成為政客拿來分化的議題,他的美就被打了折扣。有部分功利的政客彷彿唯恐天下不亂,爭執著先來後到,以幾個名詞將所有族群劃分開來,宛如相隔千里,彼此猜忌、彼此憎恨,將台灣切割成無數塊。台灣很大,能含納多元的族群、多元的文化,但台灣也太小,小到禁不起一點紛爭造成的動盪。我們或許是屬於不同族群、流著不同的血液,但我們都是台灣的一份子,都是「台灣人」。少了誰,台灣就不完整了;少了誰,台灣之美就留了那麼一點遺憾。

願我們能以溝通建立橋梁、以了解拉近距離、以尊重消除界線,讓所有族群能在這座寶島上繼續享受著台灣之美,也繼續創造出台灣之美。

高三模考專區

秦始皇X李斯

2012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