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研習課程’ 分類過的Archive

1002國文科演講:能解第九味(徐國能教授主講)

2012年4月23日

一、演講主題:能解第九味

二、演講時間:101年4月24日(二)PM2:10~4:10(第六、七節)

三、演講地點:北一女中至善樓B2演講廳

徐(壓縮)

研習課程 ,

1002崑曲講座:江蘇崑劇團之青春說故事

2012年4月20日

100-1學術組第四場演講:我的玉山經驗與寫作(主講者:陳列)

2011年12月2日

講座日期:12月7日(週四)
講座時間:10:05-12:10
講座地點:北一女中至善樓地下二樓 演講廳

1001207陳列玉山3

學術報報, 研習課程, 科內事務

100-1學術組活動:孔子和他的弟子們(薛仁明先生主講)

2011年10月26日

‎100學年度的國文科學術講座,將於10/26週三、10/27週四隆重登場​。

週四主題:薛仁明「孔子和他的弟子們」, 時間:9:10-11:00 (共兩場),地點:至善樓B2演講廳。

孔子和他的弟子們

學術報報, 研習課程, 科內事務

100-1學術組活動:我們的時代,我們的歌(馬世芳先生主講)

2011年10月26日

‎100學年度的國文科學術講座,將於10/26週三隆重登場​。

主題:馬世芳「我們的時代,我們的歌」,時間:15:20-17:10,地點:至​善樓B2演講廳。

我們的時代我們的歌2

學術報報, 研習課程, 科內事務

992春風拂面「講」渭水~蔣渭水 《渭水春風》音樂劇講座

2011年4月22日
  • 講座主題:春風拂面「講」渭水~蔣渭水 《渭水春風》音樂劇講座

◎講座時間/地點:2011年3月31(四) PM 2:10~4:10 北一女至善樓B2演講廳

◎講座人物:

冉天豪老師   音樂總監/作曲/編曲

魏世芬老師   《渭水春風》歌唱指導老師

殷正洋       音樂劇《渭水春風》 (飾蔣渭水)   榮獲三屆金曲歌王

洪瑞襄       音樂劇《渭水春風》 (飾陳 甜)    台灣音樂劇百變天后

時間 講座內容 人物 備註
01:30~02:00 PM 30’ 入場(校外老師入場) 音樂 相關資料提供
02:10~02:20 PM 10’ 渭水媒體報導收錄 影片 DVD播映
02:20~03:20 PM 60’ 導聆 Ÿ什麼是音樂劇Ÿ「音樂時代劇場」音樂劇三部曲 Ÿ旋律帶出更深的意境Ÿ歌詞演繹角色的潛意識 冉天豪老師魏世芬老師
03:20~03:35PM 15’ 台灣第一熱血男子~蔣渭水 Ÿ敢做有為的蔣渭水簡介 殷正洋、洪瑞襄
03:35~03:45PM 10’ 《渭水春風》音樂劇精華片段 Ÿ10分精華畫面播映 殷正洋、洪瑞襄
03:45~04:00 PM 15’ 劇曲現場驚豔 Ÿ《世界恬靜落來的時》Ÿ《秋風讀不出阮的相思》 殷正洋、洪瑞襄
04:00~04:10 PM 10’ Q & A    
  •  當日活動盛況
  • 學生回饋分享
  • 問題與討論

渭水春風

研習課程 ,

992崑曲講座—-丑之美

2011年3月30日

崑曲講座—-丑之美

緣起】

臺灣崑劇團於1999年秋天成立,但實際運作是2000年開始,至今已跨越十個寒暑。十年來,兩岸崑劇由衰微轉為興盛,不但培養出新一輩的優秀演員,也培養了新一代的崑曲觀眾。今日崑劇在傳統戲曲中堪稱顯學,在學術、藝術和文化領域中,都極受矚目和重視。在這段崑劇復興的黃金時期裡,臺灣毫無疑問的是崑劇最穩固而堅定的重鎮之一,臺灣崑劇團在這段傳承發展的過程中,也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承襲1991年至2000年的「崑曲傳習計畫」成果,2000年以後,台崑持續聘請中國大陸名師來臺教學,並吸收國光劇團、台灣戲曲學院的年輕京劇演員入團學習崑劇。多年來已累積演出折子戲五十餘折,以及《牡丹亭》、《爛柯山》、《風箏誤》、《蝴蝶夢》、《玉簪記》、《琵琶記》和《獅吼記》等七個串本戲。因為這些紮實的名師傳習和專業演出,使臺灣的戲曲演員能廣泛吸收、持續學習,藝術表現不斷向上提昇,不僅讓臺灣的崑劇水準獲得肯定,也明顯對京劇及其他傳統戲曲注入新的活力。

在演出方面,除了每年的年度製作、巡迴演出,2005年起,台崑與國立中央大學、台北市立社會教育館合作,接連製作了2005【風華絕代】天王天后崑劇名家匯演、2007【蝶夢蓬萊】崑劇名家匯演、2008【美意嫻情】崑劇名家匯演、2009【蘭谷名華】崑劇名家匯演和2010【千里風雲會】台崑浙崑攜手聯演。台崑團員與中國崑劇名家的合作演出,除了讓演員獲得交流磨練的機會,觀眾更是反應熱烈,對台灣傳統戲曲藝術的提昇、觀眾人口的拓展,都有所助益。

除持續辦理團員研習進修和演出之外,為確實拓展崑劇藝術欣賞人口、落實將藝術深耕於校園的理念,2009年起,臺灣崑劇團在團長洪惟助教授帶領下,與中央大學、東吳大學、台灣大學等校學生共同合作編寫教材,同時由這些青年學子參與規劃和執行,經北部地區各校教師熱心協助,至北一女中、中山女中、建國中學、復興高中、大安高工、中和高中、師範大學、東吳大學、世新大學、中央大學、台北醫學大學等校舉辦崑劇藝術講座,透過深入淺出、平易近人的教材解說,搭配精彩有趣的示範演出,將傳統崑劇藝術以新的樣貌呈現,讓藝術紮根於校園。

2011年,臺灣崑劇團將與上海崑劇團合作,於國立中央大學、台北縣文化中心演藝廳推出五場聯合公演。演出劇目包括《尋親記》、《西廂記》等經典串本,以及數齣簡潔精彩的折子戲。藉由此次交流機會,台崑將循往例舉辦校園巡迴講座,希望透過前輩大師的藝術風采,引領年輕學子進入豐富典雅的崑曲世界。 

 【節目內容】

節目流程 長度 說明
一、開場 5分鐘  
二、投影片(含教學示範) 20分鐘 介紹經典折子戲〈羊肚〉〈遊殿〉〈惠明下書〉,並以〈尋親記〉為例,簡介崑劇歷史,並述及〈尋親記〉珍貴的傳承過往,說明故事內容,引領同學進入情境。
A.傳統戲曲的特性
a.音樂性 戲劇性 舞蹈性
b.象徵性
c.行當介紹
d.樂器介紹
B.崑劇的特性
a.唸白──蘇白(學員嘗試唸白,再由演員示範15分鐘)
b.腔調–崑山腔
三、示範演出 20分鐘 由上海崑劇團一級演員張銘榮、老生袁國良及吳雙等人示範演出,先睹為快!
四、Q&A時間 10分鐘  
  • 當日講座活動照片

【節目特色】

大師級藝術家領航,兩岸崑劇名家薈萃

崑曲發展至今逾五世紀,是現存最古老的傳統劇種。五百年來,崑劇做為精緻的地方戲曲,雖在歷史的風濤中幾經波折,但終究能歷久彌新。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更將崑劇列入「人類口述及非物質遺產」之一,肯定崑劇為世界級的文化資產。

本次演出的《尋親記》,上半場以倒敘方式,透過「茶博士」與名臣范仲淹之口,講述一對平凡夫妻遭奸人陷害、被迫分離之苦;下半場則以順敘法,描述歷盡追尋與等待後,一家人再度團圓的天倫之樂。劇情簡潔有力、情感深刻飽滿,是一部動人心肺的經典之作。其中〈茶訪〉一折為崑丑必學的折子戲,說、作、唱、念、演一應俱全,戲而不謔、極見功力。本次臺灣崑劇團請來上崑名丑張銘榮擔綱演出茶博士一角,張銘榮先生為中國國家一級演員,能文能武,由他演出該角色,想必是精彩可期。〈府場〉一折敘述主角周羽夫婦於法場上的離別,正所謂「悲莫悲兮生別離」,演到情深處,每每能讓觀眾動容淚下。〈府場〉極重唱功,是崑劇有名的「三法場」之一。本次請來上海崑劇團資深老生袁國良飾演周羽,周羽之妻郭氏由正旦余彬擔任,兩人皆正當盛年,技術與體力臻於成熟,希望能使觀眾融入這齣傳統大戲充滿張力的劇情當中。

百歲演員薪火相傳,經典大戲重現舞臺

《尋親記

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尋親記》曾一度被人們遺忘,甚至瀕臨失傳。2004年底,倪傳鉞老先生以九十七歲高齡親臨排練場,指點說排《尋親記》,才使這齣經典大戲得以流傳。在中國戲曲史上,以百歲高齡而親自傳戲的,倪傳鉞先生可說是絕無僅有的第一人。2010年九月,倪老先生以一百零三歲高齡病逝於上海,臺灣崑劇團此次籌劃演出《尋親記》,除去紀念前輩藝術家外,也有使崑劇藝術薪火相傳的期許。

〈金鎖記羊肚〉

〈羊肚〉演蔡婆想吃羊肚,張驢兒在竇娥做好的羊肚湯中放入毒藥,想毒死蔡婆。未料張母將湯喝下,毒發而亡,張驢兒威脅竇娥若不嫁他,就要告竇娥毒死張母,竇娥識破其計,與驢兒同去官府。張母中毒痛苦而亡,身段繁重,有蛇形、蠍子形動作,為崑丑「五毒戲」之一。

《西廂記》

《西廂記》原為雜劇劇本,元王實甫撰。故事源於唐代元稹的傳奇小說〈鶯鶯傳〉(又稱〈會真記〉),金代董解元編成《西廂記諸宮調》,明代有崔時佩、李日華、陸采的《南西廂記》,都是將王本翻為南曲。

故事描述唐貞元年間書生張君瑞,於普救寺邂逅已故崔相國之女鶯鶯,相互萌生愛意。時值孫飛虎兵圍普救寺,強索鶯鶯為妻,崔夫人當眾承諾,有退得賊兵者以鶯鶯許之。

張君瑞馳函好友白馬將軍杜確發兵解圍,事後崔夫人嫌張君瑞貧寒而賴婚,張君瑞相思成疾,鶯鶯在侍婢紅娘撮合下,夜奔西廂探慰張君瑞,事為崔夫人發覺,拷問紅娘,紅娘據實以告。夫人不得已而將鶯鶯許配張君瑞,但又藉口不招白衣女婿,迫張上京趕考,鶯鶯與張君瑞滿懷離愁而別。後來張生高中狀元,衣錦榮歸,和鶯鶯團圓。此次演出以〈遊殿〉、〈惠明下書〉、〈寄柬〉、〈佳期〉、〈拷紅〉、〈長亭送別〉串成一本。〈長亭送別〉依傳統南崑曲譜,是臺灣首次演出,〈惠明下書〉由上崑一級演員吳雙飾演惠明,也是臺灣首次演出。

大專青年學子參與合作,呈現崑劇的年輕魅力

台崑自2009年起,由團長洪惟助教授帶領中央大學、東吳大學、台灣大學等校研究生編寫校園巡迴講座教材,同時規劃、執行,透過他們的參與,將精緻優雅的傳統崑劇注入新的活力,呈現生動活潑的樣貌。近年崑劇熱持續加溫,舞台上出現各種類型的演出,臺灣崑劇團堅持古典的路線,不論製作、演出都強調原汁原味,在現代的劇場,運用當代的手法,表達崑劇的核心藝術價值,獲得觀眾、藝文界的歡迎與肯定,無論演員、劇目的選擇,以及舞美、音樂的製作都遵循此一原則,讓觀眾能真正享受到崑劇之美。

【演出單位 臺灣崑劇團】 

在文建會及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支持下,1991年開辦的「崑曲傳習計畫」,廣泛邀集大陸各劇團最優秀的崑劇表演藝術家來台傳承推廣,多年來培訓出一批專業表演者,為了延續此計畫的成果,1999年秋天,在洪惟助教授的帶領下,以參與該計畫的優秀成員為基礎,組成了台灣第一個專業崑劇表演團體─「臺灣崑劇團」(簡稱台崑),並於2004年及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五度入選為文建會扶植團隊。

臺灣崑劇團於1999年秋天成立,但實際運作是2000年開始,今年剛好滿10年,行當齊全,能演劇目亦較多元。團員平均年齡四十多歲,風華正茂、潛力不可限量。這批由大陸眾多崑劇名師指導訓練出來的優秀崑劇表演者,不僅吸收了大師的精華,更建立了自我的特色,多年來已累積折子戲五十餘折及《牡丹亭》、《爛柯山》、《風箏誤》、《蝴蝶夢》、《玉簪記》、《琵琶記》、《獅吼記》七個串本戲的實力。曾於2000年4月及2006年7月應邀赴大陸蘇州參與第一、第三屆「中國崑劇藝術節」演出,獲得中國大陸崑劇界一致的肯定與讚揚。2006年7月應溫州市邀請在溫州鹿城文化中心演出《爛柯山》兩場,觀眾熱烈迴響,當地媒體爭相報導。

台崑自成立以來持續聘請中國大陸名師來教學,培養台灣本土新一輩的優秀演員,亦致力於培養忠實的崑曲觀眾,2005年起,與國立中央大學、台北市立社會教育館合作,接連製作【風華絕代】天王天后崑劇名家匯演、【蝶夢蓬萊】2007崑劇名家匯演、【美意嫻情】2008崑劇名家匯演、【蘭谷名華】2009崑劇名家匯演,獲得觀眾熱烈反應並維持穩定的票房,對台灣傳統戲曲藝術的提昇、藝術觀眾人口的拓展,都有正面的意義。

除了每年定期舉辦各項大小的演出活動外,「臺灣崑劇團」亦積極辦理各式教育推廣研習及輔導大專崑曲社團,以擴大欣賞人口,期能使精緻的崑劇藝術在台灣得到傳承與發揚,帶動台灣整體戲曲藝術的提昇與發展。

【主講人 團長 洪惟助】

台灣嘉義縣新港鄉人,1943年生。曾為美國哈佛大學、科羅拉多大學訪問學者,巴黎第七大學客座教授。現任國立中央大學教授,從事詞、曲、戲曲教學、研究三十餘年。所主持的中央大學戲曲研究室,自民國八十一年元月成立迄今,已累積有豐富的收藏和學術成果,是中央大學的特色之一。

曾主持「崑曲傳習計畫」、「崑曲辭典編纂計畫」、「台灣亂彈戲保存計畫」、「台灣北管崑腔調查研究」、「台灣崑曲活動史調查研究」、「桃園縣傳統戲曲及音樂調查研究」、「嘉義縣傳統戲曲及音樂調查研究」等計畫。1999年創辦臺灣崑劇團,並任團長。

著有《詞曲四論》、《樂府雜錄箋訂》、《清真詞訂校注評》等書。所主編的《崑曲辭典》、《崑曲叢書》第一輯於2001年出版;《新竹縣傳統音樂與戲曲探訪錄》於2003年出版;《關西祖傳隴西八音團抄本整理研究》於2004年出版;《崑曲叢書》第二輯將於2009年春天出版。

近年製作崑劇大型演出:

■2005【風華絕代】天王天后崑劇名家匯演 / 新舞臺

■2006台北市傳統藝術季 / 全本《風箏誤》/ 中山堂

■2007【蝶夢蓬萊】崑劇名家匯演 / 城市舞台

■2008【美意嫻情】崑劇名家匯演 / 城市舞台

■2009【蘭谷名華】崑劇名家匯演 / 城市舞台

■2010【千里風雲會】崑劇名家匯演 / 城市舞台

【示範演員】

 

張銘榮(上海崑劇團)

1942年生,上海崑劇團一級演員。師承華傳浩、周傳滄、王傳淞及京劇名家蓋春來等,繼得京劇名丑艾世菊、張春華指點,工武丑,能文能武,戲路較寬。武丑戲代表劇目有〈問探〉、〈盜甲〉、〈時遷偷雞〉等,文丑戲有〈問路〉、〈教歌、〈說窮羊肚〉、〈吃糠〉、〈癡訴點香〉等。兼任導演,參與執導《血手記》、《一捧雪》、《司馬相如》、《牡丹亭》、《琵琶記》、《班昭》等劇目。曾獲首屆中國崑劇藝術節榮譽表演獎,並曾多次赴香港、臺灣、英國、美國、日本、新加坡、丹麥、瑞典演出。現為中國戲劇家協會、上海戲劇家協會會員。

袁國良(上海崑劇團)

江蘇省蘇州市評彈學校崑劇演員班、上海戲劇學院戲曲舞蹈分院戲曲表演畢業,上海崑劇團二級演員。師承計鎮華、陸永昌,工老生。曾跟隨京劇麒派演員張信忠學習麒派代表劇碼若干齣。基本功紮實,扮相儒雅,音色洪亮悅耳,表演細膩大方。
曾主演〈彈詞〉、〈掃松〉、〈別墳〉、〈寄子〉、〈打子〉、〈議劍〉、〈草詔〉、〈陰罵曹〉、〈男監〉等十多齣傳統折子戲,以及《爛柯山》、《十五貫》、《龍鳳衫》、《販馬記》、《尋親記》等大型劇碼,受到一致好評。
曾榮獲首屆中國崑劇藝術節表演獎、2007中國崑劇優秀青年演員展演表演獎、第三屆「中國戲曲紅梅金花」稱號。2009年6月以崑劇《尋親記》中周羽一角,獲第四屆中國崑劇藝術節優秀青年演員表演獎。

,獲得高度成功。

吳雙(上海崑劇團)

上海崑劇團國家一級演員。師承崑劇表演藝術家方洋及鐘維德、王群老師,工淨角。其嗓音高亢,台風大度,表演張揚但不逾矩,自然酣暢,善於將不同行當的表現技巧兼而並收。曾主演《刀會》、《嫁妹》、《山門》、《古城會》、《花判》、《相梁刺梁》等傳統折子戲,深受讚譽。在大戲《班昭》、《司馬相如》、《白蛇傳》、《牡丹亭》、《桃花扇》、《西施》、《公孫子都》等劇碼中飾演不同行當的人物,為全劇增色不少,頗受好評。跨行(丑)演出的《徐九經升官記》引起業內廣泛關注。近年還涉足編、導領域,其作品有《贈赤兔》、《傷逝》等。 

研習課程

找一個角度,讓自己發光

2011年2月25日
  • 內容:人文社會資優班三個年級共同的專題學習課程
  • 日期:3月1日(週二)
  • 時間:第六、七節  14:10  –  16:10photo
  • 地點:至善B2 演講廳
  • 主講人:雲門2編舞兼舞者:鄭宗龍先生

 

  • 關於鄭宗龍:

從小學舞,曾參與游好彥舞團、台北芭蕾舞團等。2002年自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畢業,同年加入雲門舞集,隨團參與紐約下一波、澳洲墨爾本、德國伍爾斯堡、以及美國舞蹈節等重要藝術節演出《行草 貳》、《薪傳》、《行草》、《水月》、《竹夢》。

大學時期開始編舞創作,歷年作品包括:2002年,為新鮮人舞團編作《不歇的戰爭》、《較量》,其中舞作《較量》隔年於台北國際舞蹈會議演出。2003年,《似相》入選兩廳院「新點子舞展」。2004年,《地下室》入選「亞洲青年編舞營」。2005年,為「驫舞劇場」編創《大王》,為「卓庭竹舞團」編創《B&W》,作品《爻》應邀為「亞太藝術論壇」開幕,同年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編創作品《白膠帶》,獲邀於馬來西亞舞蹈節演出。2006年,首次為雲門舞集2編創《莊嚴的笑話》,也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編創的作品《記憶》。《記憶》獲邀於2006香港舞蹈節中演出,並為香港演藝學院重新搬演。2007獲邀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編創《機器人》。

2006年以作品《彼此》(現名:狄德貝許)參加德國路德維希港劇院第一屆「NO BALLET」當代編舞比賽,自全球25個國家300個作品中脫穎而出,獲銅牌獎。

2007年《狄德貝許》應邀在台北「新舞臺‧新舞風—男人跳舞」系列中演出,同年6月受邀赴澳洲布里斯本為Expressions Dance Company編創新作「FRAGMENTS OF MEMORY」,該舞8月底在JUDITH WRIGHT藝術中心演出8場,備受好評。2008年為雲門舞集2創作《變》,年底將遠赴英國倫敦為拉邦舞蹈學院過渡舞團(Transition dance company)編舞。

(資料出處:http://www.cloudgate.org.tw/cg2/about/index.php?about=sc

  • 當日活動照片
  • 學生回饋分享

研習課程 , ,

從牡丹亭看傳奇表演的聲、形之美

2010年11月30日
  • 0301研習公告
  • 日期 : 99年12月7日(星期二)
  • 時間 : PM:1:10~3:20
  • 地點 : 至善樓地下二樓演講廳

一、主講人:林谷芳教授

林谷芳教授,現任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所長。文化人、台大人類學系畢、現專事講演、寫作與研究,長期專注於中國人文藝術之研究,專精於襌學、修行與本土文化重建。

二、示範表演

1.張繼青:江蘇省蘇昆劇團國家一級演員。以三夢:《癡夢》、《驚夢》、《尋夢》著稱。她的表演含蓄蘊藉,唱腔剛柔並濟,韻味雋永,吐字歸音,圓潤可賞。曾獲首屆中國戲劇梅花獎。被譽為「世界五大女演員之一」,「歐洲目前找不到這樣的演員」、「世界第一流女演員之一」;她的表演是觸發白先勇打造青春版《牡丹亭》的靈感之一;她是第一個打破藩籬、進入東京能樂堂的他國女演員;在甘迺迪藝術中心獲得「華人藝術家終身成就獎」;她的昆曲清音唱遍美國、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日本。

2.姚繼焜:專攻老生、官生。曾得鄭傳鑒、倪傳鉞的親授和指導。其主演的<十五貫>、<關漢卿>、<朱買臣休妻>等大戲及折子戲<打子>、<吟詩脫靴>等均深受廣大觀眾的讚譽。

3.單雯:現就職於江蘇省崑劇院,著名崑曲表演藝術家張繼青弟子。曾在崑劇大戲《1699·桃花扇》中擔當主要角色李香君。獲得第四屆中國崑劇藝術節優秀青年演員表演獎,中國戲曲「紅梅金花獎」,全國崑曲優秀青年演員展演「十佳新秀」獎等。

4.戴培德:江蘇省昆劇院音樂總監、國家一級演奏員,臺灣<幽蘭樂坊>音樂總監。曾獲中國戲曲音樂「孔三傳」音樂獎;江蘇省第二屆「紫金」獎音樂獎;江蘇省第二屆戲劇節「作曲獎」;他精通傳統昆曲打擊樂與曲牌音樂,創造出一種不失傳統又能與時俱進的昆曲音樂風格。

5.徐達君:北方昆曲劇院國家一級演奏員,著名笛師,中國戲曲學院特聘教授,臺灣<幽蘭樂坊>器樂指導。師承江南笛王許伯遒先生。其精湛的演奏技巧融會了南北不同風格的韻味,又有其獨特的迭、打、吐、帶、蹦及幾近絕響的貓爪、托梯、扛杆等技巧,蜚聲於南北昆曲界。

6.遲凌雲:現任江蘇省崑劇院國家一級演奏員。江蘇省第三屆戲曲紅梅獎大賽「銀獎」,發表多篇崑曲音樂、唱腔理論論文,創作了大型崑劇《雷峰塔》、《紫禁城遊記》音樂、唱腔設計, 大型笙協奏曲【長生殿敘事曲】及多部折子戲的唱腔和音樂創作。

三、表演曲目

1.幽蘭樂坊〈戴培德、徐達君、遲凌雲、許建敏〉→曲牌聯奏<小開門>、<川撥棹>、<小拜門>

2.張繼青老師→驚夢<山坡羊>、離魂<集賢賓>、癡夢<魚燈兒>

3.姚繼焜老師→驚夢<鮑老催>

4.單雯、楊莉娟老師→遊園<步步嬌><皂羅袍>、尋夢<忒忒令>

  • 當日活動盛況  :-)

研習課程 ,

臺灣豫劇團校園推廣系列活動:多情種不會是啞鳥–獻給王海玲的熟女之戀《花嫁巫娘》

2010年11月28日

                                                                 

newposter-704x1024

 講師:王海玲【豫劇皇后、國家文藝獎得主】

          施如芳【《花嫁巫娘》編劇】

【講綱】

一、十分冷淡存知己

施如芳解王海玲

二、召喚詩的靈魂 王海玲解豫劇

(一)女兒心目中的王海玲 (影片加文字)

(二)大師出場:王海玲獨角戲

豫劇之喜:《香囊記》片段或「紅娘」

豫劇之悲:《田姐與莊周》

(三)我是怎麼演了五十年的豫劇呀!

三、緣起沈從文 施如芳分享編劇構想

(一)邊地的愛與美:「神性」審美觀

(二)以異質元素挑動戲曲的文化世故

四、《花嫁巫娘》的熟女之戀

(一)吃禁果的是妳,看見復活的也是妳   施如芳寫女人  

(二)我怎麼演活犯禁的女巫   王海玲談人物詮釋

研習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