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音樂起伏的父愛:我看〈最後的嬉皮〉
2011年10月10日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最後的嬉皮〉一片,
透過流行音樂重拾父子間的對話與和解,
在片中對披頭四、鮑布狄倫、死之華樂團的歌曲表達敬意,
並藉以重回60年代美國反抗文化的氛圍。
父親的姿態在片中從威權到開明、高壓到柔軟,
由古典樂的擁護者轉而熟悉死之華的每一首歌詞,
只為了與逐漸失憶的獨子溝通、靠近,
轉折鮮明,血肉飽滿。
這不禁讓我聯想到作文的取材,
同樣的主題在不同取材的彰顯下,
幾乎就決定了此文的成功與否,
其他只是修辭等文句潤飾的問題而已。
親情是人人熟稔且必然擁有的生命體驗,
要以什麼樣的口氣說件什麼樣的事情,
才能讓讀者心有戚戚焉,
選取凸顯兩代差異的實例顯然是重要關鍵。
〈最後的嬉皮〉選擇以不同世代的音樂造成張力,
讓父子因此失和,
卻也藉此而重新擁抱,
可謂敗也蕭何、成也蕭何。
流行歌曲的歌詞同時具有詮釋性,
幫助父親進入兒子的認知世界。
最令人感動的是病床上的父親努力叩應電台的歌曲問答,
只為了得到兒子最喜愛的樂團演唱會的票。
當他努力說服醫生讓罹患腦瘤的兒子一同前往演唱會時,
那堅定而哽咽的語氣與表情不禁使人動容,
為了成全兒子的夢想,
亦是為了修補多年破裂的父子關係。
全片隨著父親對音樂好惡的脈絡前進,
卻始終不離親情的內涵與父子互動的形式,
音樂為父親的愛與悔作了最有力的見證與說明,
也讓失和多年的父子得以成為知音,共譜生命的旋律!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