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秋玲老師’ 分類過的Archive

不忍逼視的誠實:我看《台北爸爸紐約媽媽》

2011年3月16日

這是一本好看的書ap_F23_20110314074431424
因為裡面有太多精采的故事
這些活生生血淋淋的故事多半很悲傷
而且它們都是真的

最早知道陳俊志是透過人間失格這篇文章
文章報導了陰柔男孩葉永誌的離奇死亡事件
後來透過紀錄片進一步認識這位出櫃的同志藝術家
卻在這本自傳式的懺情錄中瞥見他龐大的傷痛與悲愁

分據兩地的父母親建構了異文化交織的家族史
家道中落的艱辛與同志情慾的探索構成了此書主軸
威權自我的父親與卑微堅韌的母親於作者的生命形成面積不等的光影
同時給予他黑暗的墜落與救贖的榮光

書中對於父母親兩邊龐大的家族皆有極生動的描摹
我特別喜歡那三位個性鮮明很台很疼他的姑姑
而移民美國的外婆家族其苦盡甘來的華人奮鬥史亦令人心酸
從小和作者一起長大的表妹、弟妹們也在讀者面前歷歷重現

正因為書寫的內容鉅細靡遺
許多常人以為的隱私被赤裸裸地揭露
著實讓人有一種窺探的心驚與不安
彷彿不小心得知了他人的秘辛
而作者成長過程中的情慾啟蒙與追尋
更透過細膩的文字揭櫫於讀者之前
沒有晦澀難解亦無須躲藏遮掩
愛情帶給他的苦與樂、痛與傷是如此的真實與不堪

這是本令我震動的書
書中坦承了親情、友情與愛情所帶來的愛恨怨忿、溫暖與殘忍
誠如詹宏志序文所言的「勇敢而悲傷」
有多少人敢這樣向靈魂的深處挖掘?
又有多少人願意重新凝視過往的輕狂、狼狽與掙扎
自剖或許是重生的方式之一
但召喚記憶的同時也割裂結痂的傷口使其汩汩血流
眾人始終逃避的事而陳俊志做到了

那是令人不忍逼視的誠實

好書登場, 散文, 秋玲老師 , ,

逼視生命的魅影:〈黑天鵝〉觀後感

2011年3月16日

ap_F23_20110227094932842每個人性格中或都存在著如白天鵝般的純真與黑天鵝般的邪惑
所以佛洛伊德認為人類存有生之欲與死之欲兩種本能
誠如光與影乃一體之兩面
善與惡、明亮與黑暗、創生與毀滅亦同時俱存

此片探討了人如何面對生命底層的幢幢魅影
追求真正的完美之前必須先放下完美
唯有逼視內心的醜惡與墮落
才能激揚出真實、完整的自我

<黑天鵝>一片中充斥著性、暴力、幻覺與謀殺的鏡頭
黑色血腥的驚悚伴隨唯美浪漫的舞蹈
在象徵主角忐忑心情的鏡頭晃動與古典悠揚的樂曲映襯下
形成一種矛盾詭譎與緊繃不安的氛圍

娜塔莉波曼的演技自是無庸置疑
除了苦練出的精湛舞技外
更能充份詮釋內心的衝突與分裂狀態
莫怪乎不少人認定奧斯卡小金人已是她的囊中物

這部片特別撼動我的是關於完美的思考
女主角畢生追求完美
但一板一眼的精準到位卻終究欠缺生命的熱情
揣摩黑天鵝的過程便是她一步步挖掘自己幽暗人性的鬆綁之旅

承認心中的嫉妒、怨懟、恐懼與防禦
才能免於性格的壓抑、扭曲與自殘
允許隨興與散漫
面對錯誤與限制

願意誠實釋放禁錮的渴望
並明白自己的不完美
勇敢逼視由光影交織而成的生命
如此才能成就真實的完美

秋玲老師, 電影

讓生存免於艱難:《向影神祈禱》讀後心得

2011年3月16日

ap_F23_20110312021030251身為影痴的好友看完此書的感想是:
電影之愛,至死方休
而同樣愛好電影的我則認為:
當我們面對生存的艱難時
透過觀影得以隔絕現實
在聲光悲喜中注入生命的流動與情感的能量
然後,走出戲院,迎向亮晃晃的天空
屏息、挺胸、再戰

此書道出許多熱愛電影者的心聲
不管是隨之穿梭時空、體驗人生
亦或是反映文化、透視心靈
它都是帶領我們飛翔於紅塵俗世之上的羽翼
是逃離、是逸出、更是一趟補給性靈的旅程
因為電影
讓書中狼狽不堪的父親擁有自在安頓的居所
讓分散世界各地的人們擁有共通的記憶與議題
也讓父女之間傷痕累累、千瘡百孔的親情
能夠藉此重新修補與建立

對電影的不捨與耽溺
與其說是對真實的轉移或逃避
不如說是一種超越的旁觀與再省
當我們為劇中人的遭遇或悲憤或唏噓
為演員絲絲入扣的詮釋而動容
為劇本對白的字字珠璣而讚嘆時
其實我們已然放過生活當下的煩悶抑鬱
同時,也得以用更飽滿的凝視
環顧周遭的細瑣人事

是以電影作為一種多元想像的載體
讓我們遊走於各式各樣的可能之中
使生存免於艱難
使人間值得品味

好書登場, 小說, 秋玲老師 ,

強悍之必要:〈冰封之心〉觀後感

2011年3月16日

此片17歲的女主角讓我聯想到〈真實的勇氣〉中14歲的女配角
兩名年輕的小女生皆有類似的背景:ap_F23_20110312100157737
慘死的父親、無能為力的母親以及必須擔負的家計與年幼的弟妹
於是她們被迫激發出面對困境的獨立與勇氣
然後一一解決接踵而來的難題
不管是躲藏的敵人、輕蔑的目光與耳語
甚至是生命的危險與無助的哭泣
但更多時候我們看到的
是沒有時間也沒有權利懦弱的信念與行動力
沉重的劇情卻不沉悶
我從中感受到生活的艱難與生命的實相

相較於〈真實的勇氣〉
本片女主角的境遇更為艱險孤絕
不負責任的罪犯父親死後
留下亟需照顧的家人與即將無處可居的難題
面對不友善的親友、罹病的母親與相逼而來的警員、扣押房產者
十七歲的女孩義無反顧地一肩扛起重擔
鍥而不捨的尋求解套的方法與可能
原本應該是明媚燦爛的荳蔻青春
卻只見堅毅的面容與防禦的姿態
沒有嬌柔可人的天真軟語
只有不時夾雜著粗話的率直堅定與決心

有兩場戲令我深深動容
一場是向來堅強的女主角在最最徬徨的時候
攙扶已然瘋狂的母親散步
流著眼淚拜託母親告訴她該怎麼做
另一場是在湖中拉著死亡的父親的手
讓別人以電鋸鋸下父親兩隻手掌的鏡頭
傷痛欲絕的她別無選擇
因為唯有如此才能證明父親已死而無須扣押房產
這兩幕令人無比心疼
女主角細膩深刻的詮釋無懈可擊

生物的確都會為自己尋找出路
因為痛苦的人沒有懦弱的權利

秋玲老師, 電影

愛情的真實與殘酷:〈藍色情人節〉觀後感

2011年3月16日

ap_F23_20110313053545825當初相愛的原因
也是日後分手的理由
迥異的背景與個性開啟了愛情的嘗鮮
卻在婚後埋下漸行漸遠的火藥線

此片將婚前的浪漫纏綿與婚後的疏離冷漠穿插呈現
赤裸裸地告訴人們:愛情會超過保存期限
戀愛時無暇考慮現實
眼中只有彼此
婚後的相處還原真實
難以理解對方的言行舉止
即便想要藉往日的音樂重溫繾綣的記憶
同樣的體溫、不同的凝視,卻是再也回不去了

男主角的才華、幽默與專情
曾令女主角深深傾心
但走進婚姻之後
需要的卻是穩定的經濟、務實的個性與未來的發展性
對自己充滿期待並努力工作的妻子
難以忍受丈夫的胸無大志
卻忘了自己曾經多麼欣賞他的音樂、歌聲與隨興
當愛情遇到婚姻,顯然需要轉型

戲院裡出現兩人結婚時淚眼相望的恩愛鏡頭
對照如今惡言相向、決議離婚的殘忍與悲傷
在在證明了婚姻中同步成長、溝通與包容的重要性
當柴米油鹽醬醋茶擠壓了愛情的空間
還有什麼能讓愛過的兩人相濡以沫?
小孩的存在不足以讓女主角繼續承受
她更不願意讓孩子看到父母的彼此敵視、形同陌路
愛情,沒有永恆的防腐劑

婚姻的誓言會變質
情人的甜蜜會酸腐
婚後的王子公主一樣會在現實的考驗下
失卻了溫柔、耐心與幸福
令人唏噓
卻無從否認
這是愛情的真實與殘酷
宣示了生命中難以陪伴的絕望與孤獨

秋玲老師, 電影

不完全分裂的夏宇:《這隻斑馬》觀後感

2011年2月23日

ap_F23_20110213045858881詩人夏宇同時也是作詞人李格弟
她的《這隻斑馬》雖說是歌詞集
仍然詩影幢幢、若隱若現
我覺得這是夏宇的不完全分裂

昨晚睡前隨意一翻
才發現很多精采的歌詞皆出自詩人之手
如張艾嘉唱過的<她沿著沙灘的邊緣走>
以及潘越雲、薛岳、李麗芬、趙傳的不少歌曲
(唐曉詩的<告別>及李泰祥的「相遇」專輯亦如是,
還有齊豫、齊秦、陳珊妮以及幾米的幾齣音樂劇插曲)

趙傳的<我很醜但是我很溫柔>自然有名
但另一首<廢話搖滾>也寫得相當有趣
我尤其欣賞以下幾句:
美麗的美麗的廢話叫做談情說愛
聰明的聰明的廢話叫做意識型態
有趣的有趣的廢話基本上還是廢話
廢話中的廢話也還是爐火純青的廢話

有些歌詞裡融入了夏宇的詩句
如以下李亞明唱過的<酷>
這首歌寫得相當詩意
紅色部分取自<我們苦難的馬戲班>一詩

1.
作詞:李恪弟 作曲:齊秦 編曲:凃惠源

什麼時候學會的一種東西叫做酷
不輕易動情像是一種冷血動物
養一隻貓 解放彼此的孤獨
一張床 半個情人 幾棵植物
讓我看清楚你的臉記住你的名字
在喝醉以前有沒有一種魔術
在醉後可以讓人消失不見
今天晚上你只用那支酒瓶在支撐自己嗎
黎明之前讓我再做一次那個放肆的人

什麼時候開始有的一種心情叫漂泊
一切的最初和最後之間都叫做過渡
養一隻貓 天冷時互相取暖
我們如此善變但從不混亂
曾經嚮往過一種自由 就像海岸線 可以曲折改變
曾經愛過的一個人像燃燒最強也最快的火焰
今天晚上往事重現在陌生的你面前
黎明之前你會愛我就像一切都可以重新一遍

再分享兩首我很喜歡的歌詞
靜物樂團演唱的<秘密地下室>有一種哲學的抒情
而齊豫唱過的<女人與小孩>則娓娓道來一名母者的心情
與大家分享

2.秘密地下室
作詞:李格弟    作曲:Lisa

孤獨很美麗 捨不得死去
夢和醒邊境 痛沒有痕跡
你若即若離 夜無邊無際
你如魂如影 我半信半疑

美麗很情緒 情緒很疏離
疏離非常神秘 神秘很詭異
回憶的深淵 時間的空隙
肉體還存在 靈魂已遠去

秘密地下室 全年日全蝕
沒有人走出來
沒有人走進去

美麗很情緒 情緒很疏離
雪和霧的邊境 結成冰
靠近火  又化成雨
聽孤獨結冰的聲音

疏離很詭異 虛無很實際
不愛也不恨 神秘主義
肉體還在 靈魂遠去
聽孤獨結冰的聲音

秘密地下室 全年日全蝕
沒有人走出來
沒有人走進去

3.女人與小孩作詞:李格弟 作曲:吳俊霖(就是伍佰啦) 編曲:江建民

 

我不知道這個小孩怎樣憑空而來
他可能讓我告別長久以來的搖擺
帶他回來給他一個溫暖的家
每天晚上散一個小小的步 慢慢有人說那個小孩長得像我
跟我一樣需要愛一樣的脆弱
跟我一樣害怕孤獨和寂寞
像我這樣的一個女人 以及這樣的一個小孩
活在世界上小小一個角落
彼此愈來愈相像 愈來愈不能割捨
我也不知道這個小孩是不是一個禮物

但我知道我的生活不再原地踏步
陪他長大給他很多很多的愛
讓他擁有自己的靈和夢 因為一個小孩是一個神秘的存在
跟星星一樣奇異 一樣發著光
跟水果一樣新鮮 花一樣芳香
像我這樣的一個女人 以及這樣的一個小孩
活在世界上小小一個角落
彼此愈來愈相愛 愈來愈互相依賴(愈來愈相信安排)

(以上歌詞轉載自 ※Mojim.com 魔鏡歌詞網)

好書登場, 新詩, 秋玲老師 ,

從著陸、尋覓到懸擺:閱讀陳義芝的《邊界》詩集

2011年2月22日

ap_F23_20100117055657948之前至花蓮參加2009太平洋詩歌節時
聽到詩人陳義芝朗讀他的作品<東坡在路上>
與會的席慕蓉對此詩大為驚豔
我也覺得此詩精準地掌握了東坡的生命情境與心路歷程
加上先前購買的陳芳明《楓香夜讀》一書中
收錄了陳芳明為其《邊界》詩集所撰述的序文
內容相當精闢動人
因此特地上網購買此書閱讀

我一直覺得深夜宜於讀詩
卸除了白晝的武裝與理性
也無力再進行分析與批判
是以此時的心靈特別柔軟易感
之前閱讀過陳義芝的詩集《不能遺忘的遠方》
也看過他追懷喪子之痛的散文集《為了下一次的重逢》
但真正能夠讓我感到被撞擊的悸動
應該是從這本《邊界》開始的

書前的兩篇序文及作者的後記
皆為抒情詩意兼具精湛賞析的優異作品
能讓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本書的書寫脈絡
進而了解作者的心靈世界與感情層次
本書分為三卷
以抒情的著陸、尋覓的敘事到懸擺的哲思依次編排
從個人內在的感性、外在世界的悲憫到悟道昇華的清明
我們可以從中窺見溫柔敦厚、多情自苦而企求救贖的詩人原型

某些詩句的意象往往令我心頭一驚
彷彿被穿透般地無所遁形
如「黑夜如哭的日子,扭絞自己成握拳的漩渦
把難以言喻的心痛描述地極為具體
又如下面這一段陷入絕望中的祈禱:
如果沒有自生的力量
神啊,拉我笨拙的雙手
把窒息的恐懼扥起
拉我畏縮的雙手
把煎熬的疼痛扥起
拉我顫抖的雙手
傳我一柄火裂的木琴
叫天地靜穆
把難以相信的死
也托住

讀後可以深深感受到詩人痛徹心扉的無助與哀傷

卷一中的詩多是繼承楊牧以來的抒情傳統
我特別喜愛<黑夜的風>一詩中的最後一段:
血比夜更深
 比睡更宿命
 朝拜最幽邃的礁石
 黑夜的風
 我帶你去異域

把熱血的情感以冷冷的筆觸呈現
具有一種致命的吸引力

最後僅以我最鍾愛的<一筏過渡>作為結語
此詩化用佛經中的偈語
對紅塵男女的嗔喜癡迷頗有領悟
我雖有當頭棒喝之感依舊難以臻及此境

一筏過渡似紅蓮
消失在霧中

「兒女情,原泡影也」
此話遽爾成真

看西天海域夕光搖顫
時間無所住
記憶無所藏
情識如露亦如電

誰人不似一筏
流浪生死
忍聽愛慾沉沉的經懺
斷橋斷水斷爐煙

可以連結下列網址閱讀此書的兩篇序文及部分作品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33300

好書登場, 新詩, 秋玲老師 ,

死生亦大矣:《殺戮的艱難》觀後感

2011年2月17日

kill

前陣子江國慶確定冤死的新聞沸沸揚揚地被報導出來
讓我再度思考了死刑存廢與否的問題
並非試圖要說服任何人改變立場
只是想在此拋出一些不同的角度與思考

面對生命權的限制或剝奪、
台灣司法體制的缺陷不全
以及對於所謂正義的理解與討論等
以上種種議題已不單是以暴制暴的法律觀點
還包括了憲法對人權的保障、生命的存在形式、
法律對受害人的支持配套措施與法庭審理制度的改善監督等問題

死刑的背後是哲學的、法學的、政治的
甚至是媒體傳播學交織而成的一頁權力互動史
主流的多數暴力能否剝奪少數人的生命權
而加害者要求的並不是寬容或釋放
只是繼續活著的權利

關於減刑或假釋的制度可以修正從嚴
至於終身監禁的耗費不妨從減少冤獄賠償的開支中提撥
不要讓死刑轉移了對司法疏失與輔助被害人的關注
生命固然可貴
但殺戮恐怕更為艱難
這是我看完整本書後最深刻的感想

僅附上此書作者張娟芬的自序
希望讓大家多一些不同觀點的激盪
                                                                                                                                                                               (徐秋玲老師)

*******************************************************************************************

1

  曾經,我對死刑沒有定論。因為寫《無彩青春》,我認識了一些司改會的朋友,他們邀我去參加一個關於死刑的讀書會。我知道他們反對死刑,所以事先聲明:「我還沒決定喔。」他們說:「沒關係。」

  那時候他們叫做「替代死刑推動聯盟」,簡稱「替死聯盟」;讀書會,順理成章的叫做「替死讀書會」。

  有一次我們看《鐵案疑雲》。那電影是說幾個反死刑的運動者,密謀策劃了一件假的謀殺。凱文史貝西假裝姦殺了他的女性朋友,他們把犯案過程錄下來,證據也都齊全,果然被判死刑。執行了以後,錄影帶的另一部份才被寄到一位記者手上,原來那名女子是自殺的,凱文史貝西並不是兇手,但他已經被當作兇手處決了。真相是:那位女子已經癌症末期,死期可待;而凱文史貝西因為被學生誣告而丟了教職、家庭破碎。這兩位反對死刑的戰友,各自有不想活的理由,遂把自己剩餘的生命捐出來,告訴大家「事情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樣」,而且等到你知道的時候,就已經來不及了。

  參加讀書會的人未必彼此熟識,但顯然大家都過得不錯,看了《鐵案疑雲》,人人面面相覷,「反死刑要反到那樣啊……???」我們發現我們都不願意「替死」,所以開玩笑扯來扯去,讀書會就改名叫做「怕死讀書會」了。

  「怕死讀書會」教了我很多事。我對死刑有疑問,但我對於反對死刑也有疑問;而「怕死讀書會」最難得的,就是提供一個友善而開闊的思考空間。沒有人催促我趕快選邊站,也沒有人責怪我怎麼政治不正確;大家就真的只是,把自己的感受與想法拋出來,互相聽一聽,自己想一想。在這樣的滋養與激盪中,我寫出這本文集裡的第一篇〈殺戮的艱難〉(2005年)。

2

  寫了〈殺戮的艱難〉以後,更進階的問題冒出來了:理念歸理念,那現實呢?到底是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案子在台灣被判死刑?我訪問了一個死刑犯人,寫成了這本文集的第二篇〈繞著死刑走一圈〉(2006年)。

  為什麼是鄧武功?我挑了他,只因為他不要協助,要死。我挑他也因為我不想刻意挑一個惡性特別重或特別輕的;就只是隨機地,挑一個。沒想到那訪談裡頭卻藏著某種很有力道的東西,我回來簡直下筆不能自休。我寫東西向來慢,通常要像擠牙膏一樣,而且還是那種根本已經用完了的牙膏。跟鄧武功談過以後卻竟然不是,想法奔騰流瀉而出,成為一個少見而珍貴的寫作體驗。

  我不認識他但是我卻很有感覺。大約是見證了一個人把他的人生弄壞了,如此真實。日後雖更深刻地感受到死刑議題的力道,但是這個力道的初體驗,是鄧武功。

3

  這個訪談經驗,後來不時在文學作品中得到呼應,例如《為愛朗讀》。那是一個法律學者麥克與納粹戰犯韓娜之間的故事。麥克年少時巧遇中年女子韓娜並發展戀情,多年以後在法庭上,他赫然發現她曾經在納粹集中營裡擔任守衛。年輕的法律學者迷惘了,過去的愛戀他還記得,可是她怎麼能夠做出這麼冷血的事情呢?他在小說裡喃喃地獨白,他想要譴責她,卻也想要理解她,但這兩件事情互相衝突。

  這樣的兩難,我了解。我清楚的記得,當我想到死囚處境的艱困與孤寂時,我感到同情;但這個同情隨後受到理性的控管,我覺得如果我對罪犯有過量的同情,就是對於受害者的不敬。與《為愛朗讀》裡的麥克一樣,我想要尋找一種符合正義觀的方式去理解罪犯。不是不帶價值判斷;他們犯了罪殺了人,我面對他們的時候,不願意有一時半刻假裝沒有這回事。我帶著一定程度的價值判斷,但亦留存一定的空間,想知道他怎麼了。理解不是為他脫罪,不是為他申辯;是看看能不能在訪談中稍微靠近他一點,把他心裡深一點的感受表達出來。

  納粹罪犯韓娜最後誠心悔過,選擇自殺,然而她的醒悟,來自獲得知識啟蒙之後的內心譴責,而不是外加的重刑。這個故事犀利地呈現出刑罰與審判的有限性。於是我寫了〈我只願意為妳朗讀〉(2009年)。

  第一部分的三篇文章,都寫在死刑爭議爆發之前,而其論述形式,或多或少都有著迴旋往復的辯證,如同舞蹈一般。我覺得這個議題就該這樣談——它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選邊站的遊戲死刑議題牽涉到深層的價值選擇、正義觀、人性論,也牽動深刻的情緒。討論死刑,需要比其他議題更大的思考空間,以及更長的醞釀時間。誠懇而開放的討論態度,更不可少。

4

  2010年,對於廢死運動來說是天翻地覆的一年。第二部分的文章,就寫於這個巨變之中:在執行壓力高張的時刻、在名嘴喊殺的時刻、在槍聲響起的時刻、在釋憲不受理的時刻。這一系列短文明顯有著介入社會對話、影響公共政策的企圖;不再有舞蹈一般的舒緩了,倒常見與時間賽跑的急切。

  在2010之前,死刑始終是個冷門議題,廢死聯盟辦了兩屆「殺人影展」、出小冊子、在報紙上投書、做網站。這些與大眾對話的企圖,雖然一步一步地進行著,但還是淹沒在資訊的海洋裡。這種感覺,所有參與過社會運動的人應該都很熟悉:最草根的那些努力,是不會被看見的,因為媒體不會報導。

  2010年,死刑議題忽然像火山爆發一般炸開了。報紙頭版(甚至連續好幾個版)、電視新聞(每個小時,同一件事情說了又說)、談話性節目,都是死刑議題;大街小巷裡,隨便坐下來吃個飯,都會聽到隔桌在討論死刑。

  這個議題得到關注,我們求之不得;但是,關於死刑的討論空間,卻急速地壓縮。支持死刑的聲音是民意的主流,這並不意外,輿論偏向死刑也無可厚非;但是,台灣現行的死刑制度還有很多缺失,媒體全不報導,社會大眾也不在意。令我擔憂的不只是媒體傳遞的片面訊息,更是台灣社會全面保守化的趨向:一時之間,肅殺之氣已經淹過了喉嚨,我們得踮起腳尖才能勉強讓頭高過水面,而嚴寒已經使我們周身冰涼。

  在2010年,「慈悲」是罵人的話,意思是你假慈悲;「清高」的意思是「沽名釣譽」,「有愛心」的意思是愛心用錯地方,「高尚」的意思是假道學;「寬容」引來詛咒,「理想」引來訕笑。所有以前被重視的美德,現在都伴隨著唇邊的一抹不屑;「庶民」對國家的信任,也臻於頂點。

  2010年,因此成為這本文集的分水嶺。第一部份在山那頭,我是一個思考者:我提出對死刑的質疑,期待這樣的擾動可以促成讀者的進一步思考。我並不急於抵達某個思考的終點,也不以為我已經擁有終極的答案。第二部分在山這頭,我是一個行動者,我看到現行的死刑制度違背正義,但是執行卻已經箭在弦上;殺了一批以後,還打算殺下一批。作為一個民主政體裡的公民,我有無法迴避的道德義務,要大聲疾呼:慢點殺!

5

  我還有第三個角色,就是記錄與見證。

  死刑的爭議,到了五月底大法官會議不受理廢死釋憲,差不多大勢底定。兵荒馬亂的忙了一場,我們有太多話來不及說,太多事情來不及解釋,日子就在搶救、搶救、搶救之中過去。我當初參與的「替死聯盟」,已經改名為「廢死聯盟」;我也從一個游離分子,變得越來越涉入。在廢死聯盟最被妖魔化的時刻,除了並肩作戰以外,實沒有別的選擇。謾罵攻訐,我們可以靜待群眾冷靜下來;但更多更根本的誤解,例如把聲請釋憲當作是「傲慢」、「不尊重民意」,則是需要釐清的大是大非。因此我寫〈廢死釋憲的折返跑〉,回顧廢死聯盟如何透過釋憲,提出對台灣死刑制度的總體檢。

  媒體在這裡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因此我寫〈媒體的廢死觀點〉,用新聞學的「框架理論」來分析,這段時間媒體報導著重什麼、忽略什麼。這兩篇長文,寫於死刑風波稍歇之時,細細記錄廢死運動的足跡,以為歷史見證。這是文集的第三部分。

  新聞淡了,成為歷史。但是曾經燃燒的生命,不會只留下灰燼。2010是轟轟烈烈的一年,或許您我都曾經隨著媒體的激情報導,而情緒起伏。於年末出版這一冊小書,不只是要留住燃燒時發出的光與熱,更希望台灣社會對死刑的思考不要停滯。

  對於一個嚮往正義的人,死刑多少構成一種誘惑。如果您還沒決定要支持還是反對死刑,如果您心裡還是有七個支持與八個反對死刑的理由,老實說,我覺得很正常。但是下次輿論又喊殺的時候,我們至少可以,停下來,想一想 。

延伸閱讀:死刑與反死刑/關於殺戮的艱難

好書登場, 散文, 秋玲老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