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2「青春啦啦隊」觀影心得(高三忠、御)
擁抱生命的每一刻--青春啦啦隊
三忠 1 尤靖文
我在想,是什麼樣的動力,讓我在放學到家後的第一件事情是登入Facebook,找到「青春啦啦隊」的粉絲頁,熱情地按下「讚!」,並在我的Facebook好友中到處分享,是因為楊力州導演在座談會上懇切的與我們約定要搞一場社會運動,還是我的心已隨著青春啦啦隊走入關懷老人的視野?我想兩種假設都有某種程度的可能性。從「被遺忘的時光」到「青春啦啦隊」,我切身地了解在去年在光點聽到這句話的真正意思:「走進電影院,你是想看一個故事,還是看一種感覺?好萊屋電影之所以賣座是因為它呈現一個故事,讓你有『花錢買票,有買到什麼東西』的想法,台灣人在長期觀賞好萊屋電影的情況下,對於看不出所以然的歐洲電影自然沒什麼興趣。」而這兩部紀錄片就編劇本質上如歐洲電影沒什麼戲劇性的劇情,但整體表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感覺」(其實我認為這種時候要說「Fu」,才會真的有這個Fu J) 前者從失智老人不再記得家人的症狀提醒觀眾提早盡孝道的急迫性,後者探索老人活潑陽光的一面,讓這個社會對老人不再僅存單一價值,透過「感覺」的呈現,傳達導演所關注的議題。
一般人想到老人,腦海浮現的意象不外乎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讓座的對象、晚年待在老人中心消耗社會福利的負擔、甚至是體力不繼住進醫院的病患。而在楊力州導演在青春啦啦隊中顛覆了一般人的刻板印象,其實全台灣患有疾病的老人僅占老年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另外百分之七十五的老年人口依然是健康的,但我們往往以偏概全,隨隨便便地假設他們能力有限、需要幫助,是的,他們真的是需要幫助,但他們需要的不是被認為一無是處或被送進養老中心,而是有一個可以發揮的舞台,發展另一個生活中心,俗話說:「人生七十才開始」,就像是孩童等著被激發潛能一般,老年時是人發展「第二春」的絕佳時機,不論是興趣亦或小事業都能在這較有空檔時投入精神,而作為晚輩的我們應該向楊力州導演所說的:「從前,爸媽拿著彩球替我加油,現在,我從他們手中接過彩球,換我替他們加油,我是他們的啦啦隊!」比起醫院,這個社會更需要的是長青學苑,提倡終身教育。換個角度想,有一天,身為晚輩的我們也會老去,而那時,我們是希望被集中在老人中心或醫院,還是再度踏入學習的殿堂,將青春年少時來不及吸收的知識全部要回來?
片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其實不是啦啦隊的成員,而是他們的老師--林素蘭老師,我覺得這支隊伍成功的因素不在於老師有多麼專業,或學生有多麼勤奮於練習,他們能在舞台上發光的原因是整個團隊充滿互助合作的氣氛,不論在舞蹈上或生活中,成員們彼此照顧,相互提醒注意事項,因而凝聚力強,大家自然而然想多出席活動,作為領導者最重要的特質就是讓團體中充滿這種氣氛,在青春啦啦隊中,林素蘭老師便是扮演這個關鍵角色,記得她說的:「你們腳再抬高十公分,就可以年輕十歲!」開朗又熱情的個性,在啦啦隊中塑造成員間的認同感。
我很欽佩楊力州導演的原因,除了他發揮己身所長,結合所關心的社會議題外,更重要的是他的呈現手法:電影裡找不到半條統計數據,亦沒有廣告般的文宣口號,他就是給你一種感覺,給你一種想做點什麼、想改變什麼的衝動,我想最貼切的形容詞就是「Inspiring」,他試圖激發你內心的某種熱忱,而這股熱忱像魔力一般帶領你化為行動。高中生活即將畫下句點的當下,我常思考我未來受教育然後找工作是為了什麼?後來我從我最佩服的小說角色--哈利波特裡的高材生妙麗格蘭潔--身上找到答案:「做點對社會有幫助的事」,看完青春啦啦隊後,我開始思索「做點對社會有幫助的事」這件事的本質,這次,我從紀錄片裡看見答案--我不能為了要幫助別人而幫助別人,應該是像楊力州導演一樣,有個專長,在發展這個專長的同時,加入自己關注的素材,兩個相結合,然後將激盪出的火花呈現予大眾眼前,因為這樣才能算是發現自己與發現別人,進而幫助別人的作法!
夕陽無限好,青春會更好 三忠 姜亭安
李商隱才年紀輕輕,在驅車登古原之際竟然就多愁善感的慨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而眼前這群可愛的老人們卻真切的用他們的熱情,告訴每個人:黃昏非但不是傷春悲秋、逝者如斯的窮途末路,而是人生最燦爛的熟成時節!每個阿公阿嬤的笑容都是豁達生命的一首詩歌,即使歷經劃滿各種傷疤的過去。他們仍然笑看自己的疤結成了痂,就像勇者身上的勳章。我認為阿公阿嬤們不是「不服老」,而是只要這股光芒不斷從他們身上煥發而出,他們就永遠不會走向心靈的遲暮!楊導就像一個畫龍點睛者,讓這些在社會中燃燒的小小火光被看見,別擔心,我們一定能這把青春之火燒過乾枯的草原,讓老人從自怨自艾中站起,也讓年輕一輩的我們更加迸發出不輸給這群老驥的生命力!其實之前就有在幫自己爸媽規劃他們的退休生活,現在媽媽在學習國畫與心理學,而爸爸加入合唱團義演還有博物館義工。我覺得勞碌一生之後,猛然退休時可能會悵然若失吧,可是我認為這段時光卻是人生中最精華的,沒有褓抱提攜與案牘勞形等雜事,終於能為自己而活,揮灑自己更臻成熟的生命色彩,盡情徜徉於自己所愛,重拾浸泡在功利社會中迷失了的自己,有種復得返自然的暢快與閒適。阿公阿嬤們眼角的細紋中藏了很多的故事,不過那些是屬於過去的,嘴角的笑意則是屬於當下的,因為生命已經如此圓滿而無憾。
人不青春枉老年 三忠 3號 呂凌
俗話說:「人不輕狂枉少年。」,但…這群老人家,連年過65仍有勇氣用自己的汗水、生命來發光發熱!
阿公阿媽們克服了身體上的困難,用著他們的活力、熱情,帶給去看他們表演的所有觀眾,一個熱情奔放、活力四射的表演,他們充分的展現出了那種不被身體所拘束、勇於活在當下、活出自我的精神,更是值得同齡人的學習,也讓我們看見了……對於老人家來說,有一個目標、一份理想,他們一樣能做得跟年輕人一樣好,甚至得以更好、更加完美。
我在這部片子裡看見了高齡可愛的邢阿媽、喜愛文藝的丁阿公、認真努力的美子阿媽……等,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這支啦啦隊的靈魂人物—素蘭老師了!
若沒有素蘭老師的努力和支持,這支啦啦隊根本不可能成行,更不用說得以參加世運開幕式表演了!
這支紀錄片,拍出了和<被遺忘的時光>截然不同的一群老人,告訴了大家老人所能達到的全新高度,他們並非不能做這種體力活、並非記不住,他們只是比年輕人需要更多時間來練習、來記憶、來增強身體的靈活度,但他們確實做得到!卻因為在我們”年輕人的觀念”裡,他們負荷不了這種高強度的運動,我們就有權利剝奪他們行使自己娛樂的機會嗎?
這群手好、腳好、腦袋好的老人,在沒有這個啦啦隊活動之前,幾乎都活在無所事事、終日虛無渡日的狀態下,或許我們在看見這群因著練習啦啦隊而眼神發光、精神抖擻的老人時,我們更應該去思考:我們可以為更多心靈枯竭的老人家找到一個什麼目標?老人們喜歡什麼樣的活動?我們認為”老人一定是虛弱、需要照顧、待在家裡最好”的這種觀念,是否應該改變?在沒有他人的陪伴下,老人的生活需要添加更多的色彩,不要用一句”為了他好”就阻止了他獲得更多快樂與成就感的機會,更應該鼓勵他參與,這才是真正正確對待老人家的方式,我回到家後,還問我阿公要不要去號召一支啦啦隊,畢竟,他還是一個可以騎著摩托車趴趴走的”勇建老人家”呢!
青春啦啦隊電影欣賞 ——無欲無鬱的「青春」 三忠李宜庭
青春啦啦隊,成隊的重要元素在「青春」而非啦啦隊。
「青春」是一種心理的年齡,一段象徵著一個人還對於未來有憧憬;以當下身體力行去追尋的歲月。現實殘酷的魔爪侵蝕著每個人,但青春的人就能夠無視這暴虐的侵略,抱持著夢想與使命向前。青春就像一雙翅膀,能載著充滿期待的靈魂翱翔;青春是一把鋒利的長劍,能斬斷一切外在枯朽的荊棘。
時光的水流不停,人們的肉體腐蝕,凋零如花。但一顆心若能駕馭著青春,想必一定能了無牽掛。年幼的孩子擁有青春,因為懞懂無知沒有擔慮的綺想,也許僅次於孩童能擁有這種天賜的就是老人吧!青少年被鎖在升學與多情的囹圄;少年承受創業維艱、出人頭地的鞭笞;中年面臨家庭婚姻幼子事業的道道枷鎖,唯有老年人,在歷經種種風霜後,被贈與空的境界,因而獲得青春的禮讚,回到童騃自冥的心境,掙脫一切桎梧的束縛。
不就是如同老莊思想中的無欲而至無鬱嗎?「無欲無鬱」這四字談何容易,什麼樣的人能以此行走世間?是的,我認為「青春」簡直就是神的禮物與恩賜,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擁有的,畢竟慾望才是這個社會運行與國家富強的真理,導演楊力州先生又何嘗不是抱持著掀起一場社會革命的慾望,拍攝著他部部含淚而帶笑的電影,也許,我們都得在這滾滾紅塵中走那麼一回,才能得道真正的青春寶藏吧?
無欲則剛,難怪人說少年是脆弱的,比起青春啦啦隊的隊員們,我才是真正的老人。
————————————————————————————————————–
《青春啦啦隊》與《被遺忘的時光》:
兩部電影皆以老人為主角,一部我們看見傾頹的生命依舊不被放棄,不被任由倒下;一部我們看見風中的燭光用自己的力量燃燒最後一抹光輝。
在社會看不見的角落中,他們都自在自適的活著,面對生命不可違逆的消逝他們都能坦蕩的過著每一天,《被遺忘的時光》中,主角們靠這回憶往前;《青春啦啦隊》的隊員們展望每天新的期待,因為樂觀所以他們發光發熱。
「老」是心情的死亡,而「青春」或許也是一種「勇氣」吧!一股發自內心,明知不可能而去相信的信念,相信自己能永遠年輕與死神搏鬥的勇氣與力量吧!不老的關鍵,即在於人們能抱持著這種信念多久。
秦皇老了,從開始尋找不死藥時開始,他老了,因為他不再相信著自己青春的信念,而屈服於死亡的陰影。
正是人的壽命有限,青春因而降臨。當外在形體漸漸消亡時,但願每個人的心都能回到美麗而單純的初衷。
不被遺忘的青春─ 關於《被遺忘的時光》、《青春啦啦隊》 三忠7 張若筠
從被《遺忘的的時光》,到《青春啦啦隊》,楊力州導演一直讓我處在一個笑中帶淚但內心卻被深深撞擊的狀態。景珍奶奶純真的笑容印在我心上,讓我也不自覺微笑,但是意識到自己忘記了多少的徬徨,卻讓我潸然淚下。看了《被遺忘的時光》,會有莫名的恐懼,擔心要是有一天,自己所熟悉的人再也不認得自己,有沒有辦法承受,甚至還能用笑容面對,而不是每每以嚎啕大哭作結。
只要一想到自己可能會被遺忘,我的心就緊緊糾成一團,快要無法呼吸。我想要是這天真的來臨,我一定無法承受。步出電影院,還在擦眼淚的時刻,就已下定決心,要在我愛的人都還記得我的時候,好好珍惜。不想因為疏忽,而放掉能夠盡孝的每時每刻。
這次的《青春啦啦隊》,是有關老年人們的青春。真正的年紀並不是實際的年齡,而是心境的狀態。現在醫療技術發達,人們越來越長壽,老年人口越來越多。很多爺爺奶奶的重心都在兒子媳婦、女兒女婿和孫子們身上,但他們卻久久才來探望,並非不關心,而可能因為距離遙遠,平常工作或是課業繁忙,所以老年人常常感到孤獨,甚至會有「老了,不中用了」的想法。但是如果能為退休後的生活多規劃點,日子也可以過得很充實愜意。
「人生除了死,什麼事都要學。」這句話是整部紀錄片裡,我最喜歡也印象最深刻,更深深認同的一句話。老年人常會跟社會有疏離感,大多就是因為社會每分每秒地再往前走,但他們卻停滯了。所以如果能把重心多分散點,「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老人家們也會活得比較有動力且有朝氣。
美子奶奶也給我許多感觸,真的,做什麼事都要即時。在我們都震驚爺爺奶奶們持續的活力的同時,美子奶奶馬上提醒著我們,天有不測風雲,老人家們還是像風中的殘燭,並不是看起來健康硬朗,就可以百分之百地放心,對他們的關心,一刻也不能等。
升上高三後,和爺爺奶奶相處的時間變少了。在看了這兩部片子之後,我決定要在指考考完的暑假,每天跑到爺爺奶奶家,跟爺爺一起看新聞討論時事,跟奶奶學做菜,珍惜還能跟他們相聚的時刻。感謝楊力州導演,提醒了我,非常重要的一切。
永恆的赤子 《青春啦啦隊》觀後札記 三年忠班 9號 張雅雯
鬆弛的肌膚、日漸稀疏的白髮、不再清晰的記憶力,隨歲月生鏽僵硬的關節……我常在想,是否有一天,我也會縮成風乾福橘皮,佝僂著身子,曾經瞵視昂藏的雙眸終究黯淡無光,年輕的身形萎縮,萎縮再萎縮,最後難逃「垂老」的命運,任憑「姑娘十八一朵花」說破了嘴,也僅止於自欺欺人的善意謊言,毫不具說服力地維持風中殘燭的自信。
是的,我相信,這世界上任何一位和我相同年齡、或正在校園裡揮灑青春的汗水、或盡情想享受愛情的滋味,或伏案振筆疾書的準考生,都無法接受,在幾十年如一日的光陰非逝之後,我們仍存在共同的相似點,只不過這一回,是標準化的雞皮鶴髮,一樣的髮蒼蒼眼茫茫,並於某日夕陽無限好的黃昏時分,不約而同地憑弔起從前的花樣年華,那美好的人事物、那不曾蒼老的美麗的自己。
少年聽雨歌樓上的陸游,聽了無數變生命的風風雨雨,晚年獨自夜宿僧廬下,不免因星鬢唏噓一番;「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鼎立之際,叱吒一時的梟雄曹操,猶仍慨嘆歲月不饒人的悵網;才氣過人的班婕妤在怎麼傾國傾城,也仍舊難逃美人遲暮、秋扇見捐的宿命。放眼一望,自古文人莫不為日薄西山而悲鳴,英雄莫不各個因時不我與而憤懣不平,穿梭將相帝王身邊的絕代美人,永遠敵不過色衰愛弛的淒涼命運。
然而,也有一群不肯向時間低頭的老頑童,他們不輕易向日漸腐朽的肉體妥協,相反的,是以豪邁樂天地心情抗戰到底,他們所打的事一場永不休止的青春之役,挑戰自我,更挑戰光陰試煉。畢卡索年過八旬,依然擁有一顆宛如孩童的好奇心,藉著源源不絕的熱情探索藝術;而近期將轟動上映的紀錄片《青春啦啦隊》,更是以極其幽默的拍攝手法,生動地訴說這一群平均年齡七十歲以上的啦啦隊,如何於一般人皆懼怕的「老年期」,再創造心靈永恆的「青春期」。
「天天十八一朵花。」這幾乎是所有女人或男人的共同願望。童話故事裡的壞皇后,總處心積慮得妄想以魔法,剽竊永駐的花樣年華;統一中原的秦始皇於兩千年前,同樣在尋找著虛無飄渺的長生不老之術。那麼,身處在科技日益月新的現代人呢?我想,與其倚仗藥品手術維持苟延殘喘的假青春,還不如學學高雄《青春啦啦隊》每一位活潑有朝氣的成員,以一顆赤子之心,闖蕩生命的每一個春天。
青春啦啦隊 三忠12蔡沂蓁
或許,對老人有著太過刻板的印象,認為有著很大的代溝,認為他們有著太多不屬於這個世代的東西,認為和他們對話總是要畢恭畢敬誠惶誠恐,深怕他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怎麼越來越不像話。
也因此,當我觀賞「青春啦啦隊」時,除了佩服他們的活力,更是驚訝於他們勇於嘗試新事物的程度。
第一個感覺是:他們心臟真的很強。
影片的前幾分鐘,看著老阿嬤們蹦蹦跳跳,令我提心吊膽,深怕一不小心跌倒了或心臟病發,後來在影片中有健康檢查紀錄的片段,才稍稍放下心。這樣的活動除了參與者的意願外,相關的配套措施更是重要。
然後是丁爺爺。
我是真的很驚訝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先生竟能如此放得開,甚至願意男扮女裝,而且頗樂在其中,什麼性別刻板印象,在他身上完全不適用;然而,丁爺爺對許多事是相當認真嚴肅,例如大體捐贈這件事,雖然是這樣一位健康矍鑠的老人,仍然相當令人傷感;例如母親節對妻子的追思,要子女回憶母親的好;例如文謅謅的筆調和不時冒出來的成語集中營。他的正經八百在螢幕另一端的我們眼中或許成了笑料或許成了淚水,但更需要的,或許是不帶刻板印象地試著去同理,而這也是我所需要學習的。
在這樣的年紀,能有一個團體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和夥伴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係,一起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努力,那份熱情,和年輕人並無二致,在這裡,爺爺奶奶們像是再一次擁有了青春、擁有了夢想!
我看到老人對自我的認同及生命的價值被以另一種形式闡發,不是被高高供奉在廳堂裡早晚請安、不是孤獨地在家裡發呆、不是坐在大榕樹下講古,超越這些刻板印象,「青春啦啦隊」的爺爺奶奶們,讓我們看到,即使是七八十歲的老人,他們的肢體還是很靈活、他們的心靈還是很活躍!
從《被遺忘的時光》、《青春啦啦隊》看楊力州的電影選材角度 黄蓼岸. 2011.04.17
當奧斯卡影片頒獎時,充滿劇情性的洋片《黑天鵝》(The Black Swan)、《王者之聲》(The King’s Speech)、127小時(127 Hours)一一登台,讓我看見了美國及歐洲電影工業的璀璨成果;不論是娜塔莉波曼、柯林弗斯、詹姆士法蘭克,都一一呈現了絕佳的演技和迷人的姿色。而在台灣,並沒有如美國一般發達的電影工業,卻仍有一群默默耕耘的本土導演,正殷勤地編織著台灣人的時代故事,以紀錄片的手法,轉載當代生命力的活躍,拍攝平凡老人的不凡故事,用多年的不懈追逐換取片刻的驚虹之作。
楊力州的《被遺忘的時光》讓我看見了平時不易參訪的失智老人安養院內的情形。於此,他選取的是一種不加雕飾的攝影手法,夜以繼日地拍攝老人院內“鮮活”的動態。然而這些老人也不會知道自己正在被拍攝,或者說,楊力州在拍攝時已經掌握了紀錄片的最佳原則──單純地記載,不加以干涉或指示。在這之中,我最感興趣的,莫過於是導演於拍攝之後,如何將這些片段一一剪輯成為流動的故事,將每位老人的生命歷程傳奇似地呈現:期間每個人間斷地出現,彷彿有許多的話想在鏡頭前說,卻又那麼不著痕跡地行走著自己的生命旅程,我想,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任何一位老人知道自己的未來即將如何發展,或病或康復,抑或突然面臨死亡,這全是上帝不可預知的安排,而透過楊力州的巧手,讓我得以窺見許多在地的精采故事。
《青春啦啦隊》則呈現一種較為光明的面向,在《被遺忘的時光》之後,又呈現了令一種截然不同的老人生活風貌。我想,如果《被遺忘的時光》中的老人屬於不幸的一群,那麼《青春啦啦隊》的隊員則是極為幸福的一群老人吧!他們再高齡之際,仍能重拾青春的愉悅、活力的光彩,並能用自己剩餘的歲月鍛造出令人感動的畫面,他們的精神以及活力,都是極為討喜的。楊力州在這部片中也剪輯了令人發笑的許多畫面,讓我更為深入老人的幽默風度;然而,美子奶奶的出現也未劇情增加了一些悲涼,然而在上帝的祝福下,她依舊安然地走完了最後的奮鬥,在啦啦隊隊員的祝福中安然逝去。
有時會思考,父母親或是自己老的時候將會是什麼樣子的呢?在一切的不確定下,我希望楊力州的兩部影片已經帶給我兩種全然不同的啟發,而在病痛的苦惱和活躍的幸福間,並沒有截然的劃分,我相信老人的生涯必能同時呈現兩種風貌,在生命的旅成裡,留下最後而醉人的餘光。
青春啦啦隊 三忠 黃韻宇
青春到底是什麼呢?青春的靈魂是否只存在在青春的肉體之中呢?看完青春啦啦隊之後,我的答案是否定的:青春的靈魂來自一顆青春的心。
青春啦啦隊是一部紀錄片,記錄著一群老人們參加啦啦隊演出的歷程。在片中,我看到被我們認為是孱弱的、多病的、神經質的老人們,表現出活力、開朗、青春的一面,他們踏著整齊劃一的步伐、穿著短褲短裙,大聲喊出口號。
我們的社會謹奉著儒家的思想,認為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農業社會的老人們,在無生產力之後,被「供奉」在家裡享清福,我們忘了他們也曾年輕過,甚至從來不曾老去過,他們也需要接收來自學習的刺激,也需要社交生活,久而久之,許多老人以為自己老了,於是也開始退縮、封閉,正是因為與這個世界隔絕,於是老人成為我們所以為的「老人」。
但這個時代的老人不一樣了,他們不服老,他們在這步調快速的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他們以改變來迎擊社會的萬變、以活力來對抗病魔、以笑容來打擊歲月,他們不用被侷限在家庭的小框框裡,可以在退休之後走出一成不變的規律生活,繼續學習、成長,尋找自己的興趣。有人說,人生七十才開始,我想這句話大概就是在說,拋棄了壯年時所需背負的沉重負擔,老人們更能以輕鬆的心生活。
然而看著啦啦隊中的老人們,我們也不禁想到,在社會的許多角落,還有許多的老人們受病折磨、甚至仍為著生存而努力,我們能做的就是成為他們的啦啦隊,在各方面幫忙他們。
總有一天我們也會變成他們,而他們其實跟我們一樣,不,事實上,或許從來都沒有所謂「他們」或「我們」。
青春啦啦隊 三忠 許佳琦
青春有著各式不一的呈現形式。英國樂團「電台司令」用迷幻低吼的樂音表達頹靡狂爛的青春搖滾;小說《挪威的森林》中迷走在青春森林的男女主角們,一再品嘗失去與獲得的無力;電影《艋舺》那龐亂細碎的人生百態也緊緊攫住少年們的心。青春,在真正的青少年少女們手中似乎總揮霍有如煙花,一閃即逝。不過,直至生命邁入中年、老年時,青春之於我們,又將只殘留緬懷,抑或我們仍能驕傲地握在手中?
《青春啦啦隊》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不、寫實的記錄一隅。爺爺奶奶們投身於練習啦啦隊,為得並不是如年輕人般努力欲奪冠的野心,而是更純粹的,深深希望自己在年老力衰之際,仍能努力完成一件事的自我實現。爺爺奶奶們或許在平日路上只不過是再平凡不過的一般老人,但當他們一登上高雄市運的表演會場,燈光燦爛的打上,使觀眾們也再分辨不清境台上活躍著的,是「平均年齡七十歲」的老人家,或是青春貌美的年輕啦啦隊員。我想,這部紀錄片最震撼我的鏡頭莫過於此。青春,並非僅是字面上的年齡限制,而是由「心境」而定。
看到這群仍活力充沛的老人家,總是讓我想起遠在九份的奶奶。在爺爺過世後,奶奶總是無精打采,鎮日在家都鬱鬱寡歡,而我們和爸媽又忙著上班上課,回九份陪伴奶奶的時間少之又少。並非只是兒女的陪伴而已,或許奶奶期望的是一個生活的重心、一個使她能不再一直惦念著曾經會採野薑花擺在家裡、梳著濃郁髮油的爺爺。
非得要到看完《青春啦啦隊》,我才開始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當我們邁入老年,是否表示一切都將逐漸隨著年歲流去?又或者我們還能夠做些什麼保持那份青春的心靈?十八歲與八十歲,如此的差距不等於確切的年歲,我們必須使用超過六十二年的與經驗與挫折品嘗。在青春衰老、過去隱沒之際,願我還能夠想起幾十年前自己曾看過的這部影片,《青春啦啦隊》。
邂逅《青春啦啦隊》 ——用汗水和喝采,成就青春 三忠 11號 許意涵
「『青春』是什麼?」看完《青春啦啦隊》,我問。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輕描淡寫地回答一句:「年輕,青年時期。」
我的思路突然亂了,因為這個答案好像對了,卻又好像錯得離譜。
然後杜甫又說:「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如此說來,「青春」是一種狀態、專指那顆向外散發活力與熱情的心吧!春光年年明媚,但對終年漂泊、好不容易才能回鄉的杜甫,只怕是在那當下才找回「青春」,才能放開胸懷欣賞相伴那美麗的春天。
有趣的是,我們時常把「青春」定義成「像年輕人一樣」,無論是針對心情或體力。但是,看著這些笑得燦爛耀人的爺爺奶奶們,作為年輕人,我的確看到了一些自己缺乏的東西,「就是青春嗎?」我又問了一次自己。
邢莊奶奶的自信、丁爺爺的自我要求、美子奶奶的堅強、素蘭老師的熱情耐心,這些我好像都正在跌跌撞撞地學習著;但真正撞擊到我的心的卻是各位爺爺奶奶將「啦啦隊」作為一件「事」的執著、毅力與慎重。「人一能之,己百之。」啦啦隊也許在某些方面不適合身體壯況無可避免走著下坡的他們,但結果證明,這些爺爺奶奶們卻有更多更為可貴、富足的部分,能夠圓融地包容這些現實的障礙,所謂「皇天不負苦心人」,他們的成功絕非偶然,更不是理所當然,是他們青春的心成就了自己。
楊力州導演說這部片是給自己一個「和解的機會」,我非常欣賞這句話。雖然我對紀錄片作為一種表達方式的瞭解不深,但我認為這部片的確提供了一個角度,一段溫柔卻總是被遺忘忽略的紀錄,讓我重新審思自己許多錯誤的刻板印象。我特別喜歡《青春啦啦隊》中一些很細緻的片段,好比丁爺爺怕忘了練習時間而隨身抄在紙上的小心翼翼,還有,怕錯失機會而記得好好照顧自己身體的自覺(丁爺爺常常說自己吃了幾天藥、治療了幾個禮拜,我剛開始聽到時覺得好擔心,怕爺爺是不是為了能趕快好起來便多吃了好多藥,但又想到爺爺真的是很努力呢!即使練習時間也記不太起來,卻更為仔細地記得自己身體的狀況。)我過去最不喜歡聽到的便是老人家對年輕人交代自己的後事,這要年輕人情何以堪?但當看到丁爺爺為了想對社會能多一分貢獻,用著有一點彆扭意味的方式,讓兒子即使紅遍了眼框也不得不接受;突然覺得這樣的他們也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氣,去面對這一步步逼近的死亡,才決定要告訴我們他們的心願,又甚或是個藏在他們心中很久很久的秘密。
楊力州導演還說:「我把《青春啦啦隊》定位為一種社會運動,不只想拍給長輩看,更想拍給每個關心父母的人,以及關心退休生活的人看。」導演不只將此片全部收益捐給公益團體做老人福利,更是要呼籲大家重視被我們忽視已久的老人邊緣化問題,為此,他甚至不惜放下身段請我們也共襄盛舉,利用網路和我們的力量,將這齣社會革命一波又一波地傳出去。楊導演沒有金馬獎導演的矜持,卻充滿了願景和真摯,青春程度不輸眾位爺爺奶奶,是令人肅然起敬的大師風範。
青春,不為自己設限,更不怕被嘲笑,
青春的人,喜歡笑,無論是自嘲,還是單純分享著一件小事;
青春的心,很寬很大很快樂,因為心眼看到的風景時常明媚。
青春也許從來就不存在於年輕人身上,我們並不懂青春;相反地,這些看來風燭殘年的老人們,卻以最純粹的一份信念,表演出啦啦隊專有的青春色調,展現出屬於他們人生青春的一頁。
我對青春的追求,就從看見他們開始。不知不覺地,便成為支持他們的啦啦隊,支持青春的啦啦隊高喊著。 2011.4.16
就算時光會被遺忘,青春不會 三忠 孫楹茹
紀錄時間:正青春的18歲的四月某個下午
青春似乎是一個很抽象的名詞,它可以代表時間、情緒,甚至是一種狀況。我想沒有人會懷疑我們正在最青春的一段時期,可能因為課業的壓力而變得有點「慘綠」,但那不影響我們揮灑熱血,做一些也許別人看來愚蠢的,但一輩子只有現在可以肆無忌憚做的事。
在這個觀念上我也把自己侷限住了,尤其在看了楊力州導演的〈青春啦啦隊〉之後,到目前為止,我為了達到這個社會對良好國民的期望,無法下定決心朝某些方向邁進,相信今後也一定會有類似的情況吧!從今天開始,我會把它們列在一張清單上,我並沒有跟他們錯過,它們只是延遲進入我的生命而已。
我很難想像導演如何同時拍這兩部紀錄片,拍電影就像在訴說故事,這是兩部氛圍完全不同的電影,而且「真實」得讓人無法抽身,不須要再著墨,而是要琢磨。每個作者都有他特別想呈現給讀者的部分,攝影也是一樣,因為美術作業而開始培養起興趣的我,也常常在路上因為一個畫面駐足,攝影有一種可遇不可求的命運性,一瞬間的感動,要如何保存下來供他人觀賞呢?就像導演在提到大力士出現造成女性騷動那段,如果他當時阻止,就不會有這樣「火熱」的畫面出現在觀眾面前,可能這讓導演極度驚訝吧!大力士的篇幅似乎有點多。
紀錄片的導演一定最初都有一個理念,但真實情況我想很難控制,一開始先是無盡的等待,等對情況較為了解之後再決定從哪處著手,畢竟片子還是要有幾個主角,至少是觀眾能分辨出來的角色,幸好一個團體本來就有亮點,即使那個亮點也會有亮到讓人受不了的時候,比如像那個88歲的老奶奶常常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忘記傾聽別人的意見,從她訴說沒有跟著老伴上台北那段特別讓我感受到她的特立獨行,一種時代新女性追求自由的寫照,但誰知道她是不是被之前那段漫長歲月悶得慌呢?掙脫束縛,每天能自由行動而沒有責任,也許是保持健康的最好祕訣。
如何引導劇中人物訴說故事也是一個導演重要的技能,幸好老人的個性有時就像小孩一樣可愛,只要給他們鼓勵他們就會展現出更不一樣的一面,像可愛的成語爺爺就成為劇中重要的靈魂人物,我們都期待看到它的成語講堂成為Youtube的熱門點播,看班上同學玩這個玩得不亦樂乎的情況,想必能掀起一股熱潮。
青春啦啦隊-感想集中營 三忠17號蔡旻樺
三三兩兩-每次鏡頭轉至啦啦隊隊員們練習的畫面的時候,看著他們三三兩兩的進場,心頭總是被糾的死緊,害怕下一次、再下一次,不知道他們是否還會再一次充滿活力的出現。
不厭其煩-啦啦隊隊員們精彩的背後,有著一位可愛的人-林素蘭老師,面對一群比自己年齡還長、比自己記性還差的學生,老師總是充滿活力、不厭其煩的教導,就像是對待一群需要照顧、懵懵懂懂的孩子,和他們一同歡笑、一同流淚。
合作無間-啦啦隊隊員們總是合作無間、相互扶持,也會像年輕女孩們一樣結成三五好友,彼此關心和加油,有時是一句簡單的問候;有時是一通電話、一個擁抱……在相處的過程中,難免會有衝突和不諒解,但也能彼此體諒和包容。
哄堂大笑-啦啦隊隊員之間的對答和趣事總是令我們哄堂大笑,不管是丁爺爺的成語集中營、刑莊阿嬤開朗和不輸年輕女孩的魅力四射,阿公和阿嬤和父親節、母親節的自娛娛人……不論什麼時候,都展現出一種不向生命妥協的韌性,讓我們真實的看見一個人怎麼堅強的活出自我,讓自己不受任何事物束縛,讓自己成為自己的不朽。
字正腔圓-看青春啦啦隊時一直有一件事令我無比驚訝,那就是大部分的老人們說話並不向我們一般認知的那樣模糊不清或詞不達意,他們能夠很自然、很清楚的表達自己,讓別人能夠理解他們的想法。
妙語如珠-我們常說老人很有智慧,但是若不是真正去深入了解,又怎麼知道他們的智慧如何溫和蘊藉在他們的生活中呢?看見這些老人們用生命去燃燒出最精采而動容的自己,做一個道道地地的可燃人,他們的生命不因年老而倒數,而是在展現出自己的同時,重新開始。
重返青春 三忠 蔡孟珂
《被遺忘的時光》,還沒被遺忘,楊導就帶著最青春的《青春啦啦隊》來訪。
一開始光聽到片名,覺得不太感興趣,以為這次的主角會是外表光鮮亮麗的年輕族群,當影片播放了之後,才赫然發覺自己的推測完全錯誤,他們不但不是年輕人,也不是中年人,竟然是年紀超過六、七十歲的高齡族群!
有別於《被遺忘的時光》,青春啦啦隊裡的這群高齡朋友,各個活力充沛,具有龍馬精神,跳起啦啦舞,一點也不輸給年輕人。
就像楊導所說的,我們對老年人的認知恐怕很多都是錯誤的,我們認知裡的老年人多半可能是身體不好,且不太願意活動的。然而,在《青春啦啦隊》中的高齡朋友,卻樂於走出家門,發揮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精神。
從前面一直引用成語,就可以推測出,我最喜歡可愛的丁爺爺,一開始聽到他的身世,就嚇了一大跳,「丁日昌」!(就是歷史課本上的那位福建巡撫)天哪!沒想到這位歷史人物的後代,就這樣活生生的在銀幕上跳啦啦舞,簡直讓人不敢相信!
「富不過三代」在介紹家庭背景時,丁爺爺以半開玩笑似的口吻說道。丁爺爺果然很愛引經據典呢。聽完導演說明,才知道丁爺爺為了說成語,自己還做了很多功課,讓導演不得不拍了很多成語集中營,影片中的還只是冰山一角的片段!
另外一位很令人佩服的,不是那位肌肉結實的健美先生,而是帶領老人們一起跳舞的素蘭老師。做為一位幕後推手,一位陪伴者,雖然老師謙稱自己並非專業,卻願意非常努力地帶領這一大群可愛的高齡朋友,穿上短裙,穿上肌肉裝,引領他們重回青春的夢想,找回生存的意義。
也許人生有很多精彩,都在青春年華,但生命究竟不是煙火,不是爆竹,不是為了燃燒那一瞬,就從此煙消雲散。即便到了老年,還是可以創造出新的生命意義!這也許就是《青春啦啦隊》帶給我最大的啟示吧!
轉眼青春的散場,留下的該只是對幸福的風花雪月? 3御01王凡甄
著名演員范偉曾有一段經典台詞:「幸福就是——我餓了,看見別人手中拿個肉包,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見別人穿了件厚棉襖,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個坑,你蹲在那兒,你就比我幸福。」這是對幸福的調侃。
青春的字眼慢慢浮現、轉眼消逝,年輪總是非常輕易的印上衰老的痕跡。總以為可以天長地久,卻在轉瞬和回頭間就消失在掌心;曾經眷戀、思念著的身影路過後竟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曾經單純無邪、曾經追求相往美夢,隨著歲月木馬的轉動,轉而市儈現實.…..
青春有點抽象,但誰實際地認認真真思索過它在我們人生當中的定位?當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就該明白,其實過度探究這些問題沒有建設性也沒有實質上的意義及效應,或許這種說法很侮辱某些文科班或是宗教論者,但也未嘗不可洞悉現實。在歲月裡轉動,從一個熟悉到另外一個陌生,再從這個陌生到熟悉,直到有一天青春帷幕無力再升起,這是定律和規則,一種必然存在的流轉行徑,探討後日子依舊會過去,原本存在的都會消逝,甚至這個問題任何解答都只能成為學說而非定律,理所當然的可視同沒有答案,留下什麼甚至錯過什麼?思索的意義是檢討錯誤,淺嘗便有效果,但雞蛋裡挑骨頭,不過是單純的風花雪月卻自認為永遠的陽春白雪。
生命裡太多東西太容易失去和破碎,學會習慣性的淡然和漠然有什麼不好?勵志人士要將「相信自己」翻譯成「冷漠」,基本上文字遊戲國小時期曾經背誦過解釋的人都會玩。當一些勵志人士不斷的催眠著要我們思索「妳擁有過什麼?」,並非不對,而是不切實際,每個階層、地位、身分的價值觀不同,追求的東西理所當然因而相異。倘若在福特.亨利身為執行長或設計師時要求他思索「擁有過什麼」,難道要告訴他:「三天前股控權曾經還在您手上、十五年前您曾經是現今凱迪拉克的股東之一、還是三十年前您曾經是汽車業的龍頭?」難道下一句要說:「珍惜你曾經擁有過的」?股東們應該會氣得跳腳,下一秒鐘亨利必會下台,打在字面上大家會覺得那些行徑荒謬和可笑諷刺,但也的確是在「咀嚼昔日的美好,珍惜過去所擁有的」不是嗎?然而現實生活中周而復始的覺得是普渡眾生的善行。一個人習慣性的汲汲營營於成就,他的個性造就了他的成就,他選擇做了怎麼樣的人必然得付出等值的代價,同一個人穿著西裝和穿著休閒服時會有不同的生活態度?老實說,我不相信,要求一個生活在市儈、爾虞我詐和高壓的環境下的人充滿著人情味,或是要求他相信這世界充滿善意、大同、博愛,比起則被他冷酷無情,你更該檢討自己是不是童話故事看太多或是芭比娃娃、角色扮演cosplay玩太久了。
總是無力著,年輕時或者是活著時,總希望讓身邊的人、事、物更順著自己一點、遷就自己一點,接受自己所喜歡的、愛上自己所喜歡的,是過於的陶醉在自我的世界還是有「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病態思想?然而那究竟該說是令人敬畏的霸氣還是「歹年冬搞消郎」的任性?總是要有點行事邏輯,或許單純的只是想要在青春散場前留下自己曾經上映過的劇照,但留下自己眼中對幸福美好的風花雪月,是否在別人背上載下沉重的負擔?有人想要當主角、後製、配角、丑角,干涉他人的劇碼是一件非常不道德的行為,多數會仗勢、作威作福、要求別人合乎他自私行徑的人,都忘了一件事:青春劇場編劇永遠只能是空缺。當然,除非天打雷劈,就經驗法則而言,他們會一直選擇性遺忘。
人性總是矛盾的,面對一個心性過於現實的人,會希望他感悟善;面對心性過於夢幻的人,會希望他理解實。當青春步入劇終,你希望自己為人生寫下怎麼樣的註解?難道一定要對幸福的風花雪月嗎?大家總善於批評「為賦新詞強說愁」的虛偽,但為何不評斷過度樂觀只不過是溫室中的花朵另一種無病呻吟?也許,只是一群文學家的壟斷意識流吧!
以青春名之 三御02王星淳
在日暮之際,天邊晚霞的精采;一如青春啦啦隊的爺爺奶奶們,在人生遲暮之時,綻放令人驚嘆的光亮。
揮別平淡的老年生活,他們選擇挑戰自己,向人生的終點挑戰。捲起衣袖,拿起彩球,伴著老師的吆喝聲,口中喃唸著一二三二二三,舉手投足間無不散發著活力。每個來自不同地方的人,都有著自己的故事,當故事在這中繼點交會重疊的這一瞬間,便被賦予了全新的意義,一段全新的插曲。或許在這個插曲間,有人離去,有人加入,但所有的一切將被記錄,記錄在一本名為青春的樂譜。
音符在譜間流瀉著,或有快慢,或有強弱。這本樂譜沒有絕對的休止符,它等待任何的可能;而青春啦啦隊的成員們正譜著,譜著這段插曲。旋律並非完美,但他們卻能這一章的最後一個小節爆出絢爛的重音。不是曲終人散,而是下一章的開始。他們用生命譜寫青春,譜寫無限的可能。
再次回顧,我們是否明白,青春,不該被侷限在十七八;燃燒生命,使生命發出光亮,即便是黑暗中的微光,這便是青春。楊力洲導演也在這段插曲之中,以他的電影。明知道紀錄片並非市場主流,他仍選擇堅持自己,但在堅持自己的同時又能做到極致,他不也是在譜寫青春嗎?在青春啦啦隊,我們聽見各個生命交織而成的樂章,樸實而令人動容;我們看見無數人的汗水,晶瑩而令人感動;我們感受生命的美好,真實而令人振奮。
意外的插曲,以青春名之。
青春 三御03王柏雅
一群平均七十歲的老人們,應該是待在家中安養天年、含飴弄孫的年紀,卻為了一個夢想,齊聚在一起,燃燒生命最後的光輝,為自己的人生畫下了燦爛的句點。
在這部影片,讓我對「青春」一詞有了新的定義。在還沒看這部影片時,我一直以為所謂的青春就是指年輕的容貌,當年華老去、貌美不再時,也就意味著失去了青春。但在這部影片,在這群已經是古稀之年的老人中,他們用他們衰老的身軀,長滿魚尾紋卻依然明亮的眼神,跳出了屬於他們的青春,看著他們認真的神情和愉悅的笑靨,就一如高一時認真練習啦啦隊的我們,那飛揚的神采,讓人完全感受不到他們的年齡。
年華已不再,歲月催人老,他們拖著已垂垂老矣的軀體,以堅定的步伐和信念,抵抗著隨時可能發生的疾病和痛苦。我想,如果我老了的話,我一定會靜靜的待在家中,做個行動遲緩平靜度日的老人,但是他們卻有不一樣的想法,他們用他們的生命,跟身體的病痛博鬥,就算遇上了挫折,也不輕言放棄,這樣的決心和毅力實在令我佩服。
其中,最讓我感到佩服的,就是丁爺爺了。丁爺爺為書香門第之後,清朝重臣丁日昌後代,卻不因此而驕傲自滿,反而虛心求教,老師說的話也都會仔細聆聽,而且丁爺爺的身體那麼瘦弱,時不時的就會感冒、腳扭到、閃到腰之類的,但他卻不引以為苦,一次次的在病痛中掙扎爬起,一次次的揮灑汗水熟記腳步,吞下了一顆又一顆的藥,只為了能快一些使疾病痊癒,再一次回到能讓他發光發熱的舞台。
五個平均八十一歲的老人,有中聽,有的了癌症,有的妻子去世,他們為了再尋回自己的夢想,努力健身強健體魄,終於騎著重型機車環遊台灣,其中所遭遇到的挫折艱辛,種種歷程拍成廣告後,感動了許多人。「青春啦啦隊」,將一群年紀雖大,卻不服老的老人,追逐青春的動人情節,用比較詼諧幽默又不失嚴肅的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讓大家都能夠看見,這群老人,用他們的熱情,實踐了他們對生命的執著;用他們的努力,尋回了他們對青春的渴望!
青春啦啦隊─老人也可以很青春 3御04廖韻萱
片名《青春啦啦隊》,聽起來一不小心就誤以為是迪士尼又出了一部歌舞片,但是偏偏主角是一群在高雄,六十五到九十歲的老人家。打破社會對老人家總是在公園打太極、跳元極舞的印象,也打破我們對老人家總是坐在醫院輪椅上,滿臉皺紋的想法。他們抬起大腿、跟著啦啦隊快速活潑的節奏舞蹈,他們不再是那個社會大眾看來總是垮著一張臭臉難以相處的老頑固,他們就像是一群孩子,在那些看起來嚴肅難以接近的屏障背後,藏著有如孩子般年輕又可愛的心。
這雖然是一部紀錄片,不像是一般劇情片高潮迭起,但是不禁心疼著他們(就如同回憶起過去),啦啦隊練習的過程中,老人家之中有人發現了腫瘤住院沒辦法繼續參與、起床跌倒摔破了頭,更遑論在一般啦啦隊練習中都會出現的彼此不協調、小小的爭吵,電影中並未見到導演利用剪接或是其他甚麼方法操弄整部電影的起伏,你就是切實看到了一般生活中的這些老人家,他們不僅是練習啦啦隊找到生命的重心,更在面對人生重要階段、生老病死時,平平淡淡地握著彼此的手說:「加油喔,我們等你」。這個時候不禁佩服,他們經過人生旅程的歷練是多麼令人揪心。每個老人家都有一段自己的過去,難過也好開心也罷,在電影裡這些老人家其實都已經接受了自己已經老去的事實,但是他們卻仍舊積極樂觀地面對自己。在啦啦隊招募說明時,其他老人家第一次看到長青啦啦隊表演,雖然嘴裡唸的是「操不起啦,都老了」,但是每一個老人家卻似乎都透露出「我也可以!」的羨慕神情。這些老人家不應該是被社會遺忘的一群人!他們不僅有人生的智慧,更有著想要證明自己的渴望和能力。
我尤其喜歡導演在最後,一邊放著開開心心的台語歌,一邊轉換全台灣各地長青會表演的畫面。不只是高雄啦啦隊的這群老人家,全台灣各地的許多老人家都正在積極擁抱著生命的每一刻,看著老人家們憨厚的笑臉,不自覺想起「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句話,看到他們滿足又害羞的笑容,跟孩子們有甚麼不一樣呢?我們關心著孩子未來的發展,專注著孩子們是否受到多觀點的全人教育時,曾經帶給我們生命和現代生活,日暮時分的老人家們的笑容是否也應該受到重視?
美子阿嬤捐出了所有衣物只留下和服和啦啦隊服;丁阿公也淡淡地說將來要把遺體捐出去醫療解剖,看破人生的老人家們在擁抱生命的當下也已經看淡這回事。這是我們這個年齡所無法體會與了解的,生、老、病、死….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然而要如何去面對接受,並且熱情對待自己的生命卻要從現在開始就學習。《青春啦啦隊》正告訴了觀眾這一件事情,而且這不是一個故事,這是真實正在台灣許多地方上演的人生。
《青春啦啦隊》平平淡淡地,穿插著高雄美麗海港及都市的景色,穿插著阿公可愛的成語集中營,穿插著老人家們的笑語,穿插著每個人生的最後一個階段,這支啦啦隊就跟電影一樣,沒有華麗的特技或是整齊劃一的舞步,但是默默展現出生命最精采的智慧和執著。即使青春啦啦隊的年紀不青春,也是幸福的。
青春啦啦隊 三御5號余薔
《被遺忘的時光》旨在抓住轉瞬即忘的過去,《青春啦啦隊》則是為了創造美好的未來而努力。
曾經我也想過該如何面對老年的時光,想過何不讓人生結束在最燦爛的時刻,逃避去接受自己不願看到的一面。
老人,伴隨而來的有病痛、孤獨、無目的、死亡,然而有一群老人,或許他們也身負某些病痛,或許他們也因為伴侶、朋友的離開而感到孤獨,卻沒有因此對剩餘的生命失去熱情,仍懷著對未來的希望,訂立目標,看似遙不可及,但他們做到了。
從長青會跳到世運會,從最初沒事找事做到大家為了共同的目標一齊努力,在這群老人身上我們看到了不比年輕人差甚至有過之的熱情與活力,或許他們沒有年輕人強健的心臟,但有更加炙熱的赤子之心,或許無法練出一塊塊小山隆隆的肌肉,但有猛男造型的緊身衣可以遮掩鮪魚肚。
《青春啦啦隊》讓我們看到老人也可以擁有的另一面,在過了人生的巔峰期後仍能擁有努力向前邁進的目標,真正的青春不會因為年華的老去而流逝,只要持續抱持著懷有夢想與希望的心,每個人都能成為有著孩子般笑容的可愛老人。
青春後記事 三御 6號 余倬慧
一開始在班上聽到記錄片的片名時,原以為是一部關於高中生的青春奮鬥史,卻萬萬沒想到男女主角們居然會是一群七、八十歲的阿公阿嬤,讓我在正片開始不到五分鐘的時間內,便得到破表的震驚程度,等到看完阿嬤們的精湛演出,我的下巴簡直就要掉下來了!
雖然這群阿公阿嬤們都已走過半個世紀,青春活力卻不比時下的年輕人遜色,抬腿、扭腰、呼口號樣樣都行,甚至還會一起討論分工以及舞蹈的細節,看著他們樂在其中的模樣,讓我不禁想起小學與朋友們一起進行小組討論的場景。從前我曾在一本書上讀到,人在幼年時期的心智其實和老人是差不多的,所以我們在小的時候很容易與父母產生隔閡,對祖父母卻十分容易溝通。片中的影像似乎正驗證了書中的內容,讓我感到十分有趣。
除了對台灣阿公阿嬤們旺盛的生命力感到驚訝,片中美子奶奶的女兒提到──對於母親投入啦啦隊活動這件事,她很高興!因為她感覺到母親似乎又找到推動自己前進的動力了!──這番話也讓我感觸良多。
寒假時,外婆因癌症病情加劇不幸病逝,令我十分難過。看到外婆最後已幾乎陷入昏迷,卻還是在媽媽和阿姨的呼喚中,勉強支撐著睜開眼睛、氣若游絲的回應我們,我的心中滿是不捨,眼淚也不爭氣得掉了下來。不知道在外婆九十載的人生中,是不是也有留下如片中成語爺爺所說的「永生難忘的回憶」?
在觀看「青春啦啦隊」時,除了外婆,我也想到了我的爸爸媽媽。爸爸常說我是在天堂睡過頭,忘記向人間報到的小孩。從眾多表哥表姊們都已陸續踏出社會之時,我才正準備邁入大學生活,就足以看出我與其他人之間的年齡差距了。
我不只一次在思考,要如何才能讓爸媽的退休生涯活得快樂又有意義。在現今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中,想要時時刻刻陪在父母身邊照顧他們,又得兼顧事業及家庭,應該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了,另一方面,又很擔心他們在退休之後會頓失生活的重心。除了舒適的生活,我也希望爸媽能找到他們的興趣所在,如此才能真正開心的享受退休生涯。
最後,願全天下的爺爺奶奶們都能像「青春啦啦隊」裡的阿公阿嬤們一樣,天天都以快活的心迎接未來的每一個早晨。
青春嶺自由行 三年御班7 吳佳儒
「春風微微吹嶺頂,四邊無雲天清清,青春歡喜青春景,春色加添咱熱情。啊!青春嶺──青春嶺頂自由行!」是誰在攻頂青春嶺呢?是誰無拘無束在其中遨遊呢?一格格畫面裡的主角不是十八歲的小姑娘,卻是八十八歲活力旺盛的邢莊、丁日昌的後代、肝病纏身但奮力迎戰的美子阿嬤……
從他們為啦啦隊積極排練的謹慎表情,和上台發光發熱的自信精神,完全看不出來是平均年齡六七十的團體,更看不出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三十八年一場旅遊,竟然與大陸的家永遠分隔;有不良於行的老公,卻想自在過完人生旅途;老婆早逝,孩子又必須為工作四處奔波。更何況,這些老一輩的人,多少經歷過二次大戰、八七水災、戒嚴令、白色恐怖、經濟蕭條的脅迫,卻能保持樂觀活躍,令小姑娘們都汗顏!
是什麼使他們常保青春?在他們手舞足蹈的表演中,我們才驚覺自己對青春的認知相當膚淺。青春,不是一個年齡層的代稱,而是珍惜每分每秒,去勇敢追求少年時的夢想,突破身心靈的限制。同樣的,海角七號電影叫座的原因,就是因為范逸臣唱出的「不要浪費每一分快樂」──追求快樂,追求自我價值,不浪費一秒鐘,那種滿足感與成就感,豈是「及時行樂」四個字可以完整描述?年輕人多抱持揮霍的心態度過青春,相較之下,中老年人有更多的珍惜,更多的成熟,又有更多返老還童的趣味,難怪楊力州對拍攝這些老年人情有獨鍾!
「嶺頂春花紅白蕊,歡喜春天放心開,蝴蝶賞花成雙對,花腳自由亂亂飛。啊!青春嶺──青春嶺頂自由行!」這些老年人對自我的規劃完全使人跌破眼鏡,卻也充分發揮助人與互相交流的精神:學習舞蹈也好,共度節慶也好,病中關懷也好,所有人都是彼此的啦啦隊,為「活著」這件事大大的喝采。沒有人成為孤單老人,因為他們有青春的盼望,而這樣的盼望,就是他們的老年生涯白皮書。我在觀片當天詢問楊力州導演:是否因為拍攝這部片,而對自己的老年生涯有不同的規劃?導演的回答單純而有力:沒有特別的規劃,但製片心得是老年時一定要快樂。目前的我們都習慣於條列式的規畫出未來的藍圖,沒想到楊導演的一句「沒有特別規畫」當頭棒喝了我們──重要的不是行動手法,而是行動精神!
「雙人行到青春嶺,鳥隻唸歌送人行,溪水清清流昧定,天然合奏音樂聲。啊!青春嶺──青春嶺頂自由行!」青春嶺雙人行,在啦啦隊的號召下揪成了超級大團隊──健美先生自願露出肌肉,和阿桑粉絲團親切互動;替代役男舉起彩球,成為臨時啦啦隊成員;丁爺爺的家人緊抓相機,捕捉每個老人生命力如花綻放的時刻;楊力州導演團隊全程跟隨,為一切錄下見證;學生與社會人士到電影院觀片,為年華老去的不甘心留下幾行眼淚。我們誰能置身事外呢?每分每秒我們都在老去,不可逆轉的生命在往前悄悄移動。去欣賞美,去追求夢,去突破生命的障礙,在加上一點丁爺爺願意捐出死後大體的釋然,在十八歲的年紀,我們開始為老去的生命打算,也更加珍惜在青春嶺上自由行,但臉上已滿是皺紋的家人們。
快樂青春無極限 三年御班 九號 呂亦暄
與「被遺忘的時光」不同,卻同樣打動人心,「青春啦啦隊」說的是一群平均年齡七十歲,加起來超過三千歲的爺爺奶奶們,卻仍然「不服老」的組成一支啦啦隊伍,當初聽到片名時,我還在想:「都已經是六、七十歲的人了,腳還抬得起來嗎?跑得動嗎?」,沒想到,竟然是如此的青春又有活力,有些人看起來完全沒有六、七十歲的蒼老;有些人則是表現的比看起來年輕許多,在我的印象裡,老人就是「成天待在家裡泡茶」或是偶爾「在公園散步、下棋」,再不就是「今天身體不太舒服要去醫院檢查一下」,過著一種悠閒不變、步調緩慢的生活,但是這部紀錄片完全顛覆我的印象。
楊立州導演說過,雖然拍商業廣告可以賺大錢,但是拍記錄片才是他的理想,透過記錄片他可以改變人的想法,他想藉由這部片子發起一次革命性的社會運動,他要用這支「青春啦啦隊」破壞人們對老人的刻板印象。
觀看紀錄片的同時,我不只是在想片中爺爺奶奶的事情,我也想到了自己的阿公和阿媽、爸爸及媽媽還有我自己,人從出生開始就在邁向死亡,因為自己年輕而疏忽遺忘自己也有成為老人的一天,這部紀錄片確實改變了我對於老人家的看法,老人也是可以追求夢想、學習新事物、尋找第二春……,為了在世運上表演,他們可以密集的練習,即使受傷也不願缺席,記不住舞步就不斷地練到會為止,「為了跟年輕人並駕齊驅」,他們真的體現了所謂的「龍馬精神」。
許多老人是需要我們關心的,但是更多的老人需要的其實只是一個生活的重心,對於夢想的追求、愛情的渴望、兒女的關愛、朋友的相處、社會的貢獻、自我的期許……,當一個人從追求夢想、愛情的青年成為一個養育子女、奉養父母的中年人,最後變成一個退休後,等著含飴弄孫的老人時,頓時感到人生進入尾聲,時間一去不回,人生到底都留下了些什麼?與其回首過去、緬懷當時,倒不如把握現在、珍惜當下,「青春沒有年限、快樂是自找的」,快樂充實的過完人生僅有一次的每一刻,不正是對生命的最高致意嗎?
即使我現在只是個十七八九的少女,也有變成七八九十的時候,總有一天也是會老的,但是我不想只是平靜悠閒的度過晚年,我想像這支青春啦啦隊一樣,燃燒生命直到最後一刻,就像夜空中的煙火,絢麗的爆發出燦爛的色彩,因為快樂和青春是沒有極限的!
再一次年輕 三御11李欣諭
人都有一個夢,一個未完的年輕夢想。曾經有過的年輕活力、雄心壯志,並不隨著年華老去而漸漸消褪,而是昇華成另一種形式。
如果說啦啦隊是一種青春活力的象徵,那老人跳啦啦隊就是一種不服老,渴望保持青春的態度,他們都曾經歷一個動亂、被壓抑的時代,度過一個或許不那麼燦爛的青澀歲月,接著又進入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真實人生,他們都希冀能抓住青春的尾巴,就算只有一點點也好。他們努力追逐著青春,雖然在這場追逐中,有人不得不退場,有人需要一些的中場休息,但當這段故事到達尾聲時,所有人都是無悔的,或許更多的是一份感動。
場邊的小啦啦隊們,賣力的吶喊、拚命的加油,彷彿如此就能將時光再度倒流,回到屬於爺爺奶奶們的年輕,而他們的確做到了,在場上表演的爺爺奶奶們的老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年輕的神采與活力,他們再一次回到了屬於自己的青春年少,再一次年輕,綻放出燦爛的笑顏,也將這份活力帶給所有的人,帶給他們勇氣,去面對眼前所有未知的挑戰。
當有一天,我逐漸老去,我還會保有著那一份活力,去挑戰、嘗試新事物嗎?我不知道。或許那一天離我還太遙遠,我應該專注於現在,爲自己的長輩們,付出更多的關懷與鼓勵,幫助他們找回他們已遺失許久的青春活力,讓他們能活出更精采、更充實的人生。刻板印象中,老人們應當是坐在家中,失去生氣的盯著電視、聽著廣播,抑或是待在家中含飴弄孫,不要從事劇烈的活動,但我們都忽略了,他們心中仍可能有一隻正在翩翩起舞的蝴蝶,或一抹絢爛的彩虹,等待著他們去發掘,去活出自我。
追求自我,說來簡單,但爺爺奶奶們卻需要身邊的人的協助與支持,讓我們成為他們最棒的小啦啦隊,一起掀起一場社會革命。
青春不死 三御13沈雯萱
初見這部片子,是在看過《被遺忘的時光》以後,被遺忘的時光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從此以後每次回到家看見奶奶有了不同的心情,是開心、是安慰、是珍惜。但是一群老人組成的啦啦隊,實在很難讓人有所期待。所以聽過這部電影的人很多,但實際去看的人很少,在聽到名字後還能鼓起勇氣去看的人真的是稀有動物。一部紀錄片,而且是老人的紀錄片有什麼看頭?吸引觀眾的三大要素:腥、羶、色沒有一個達到。
沒想到本來失望的心情,在聽到成語集中營裡,丁爺爺幽默的語氣後瓦解。一部片子需要用心品嚐的電影,給了我們相當大的反思,青春指的究竟是心態還是體態?一群年輕人正值活力充沛的時期卻在家睡到自然醒,反觀很多該是行動緩慢的老人卻興致勃勃的在跳啦啦隊,這個與我們認知極大的現象就是電影裡所要表現的。我們總把老人與黃昏畫上等號,字典上有關年老的成語多跟「殘」、「暮」脫不了關係,有人說老人如風中殘燭,也有人說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儘管是燭,仍是不可輕忽的光亮啊!這部影片讓我們看到的就是燃燒著自我小宇宙的老人。在他們站上台的那剎那,我彷彿看到的是青春有活力的青少年們,而非一群已經垂垂老矣的人們。
時光如梭,總有很多人告訴我們要把握青春,可是青春是什麼?一個時期,一段過程,還是一種心情?如果我們把青春當作一段時間,那麼我們很快就會失去青春,失去年輕的心,失去在年少時所擁有的一切積極和樂觀。曾有人說過:「少年需要學習老人的冷靜;而老人需要有少年的衝勁」。青春不該只是一段時期,而該是一種持續的心情。所謂青春,就是在經歷了很多大風大浪,嚐遍了世上的不公不義,卻仍舊以開朗積極的心面對世界,就如同電影裡的爺爺、奶奶在跳舞中找到另一個春天。青春在他們身上從未離開,反而像種子般萌芽於心中日漸茁壯!
青春不死,只是凋零。如何讓青春成為開放一世的花朵正是我們一輩子的課題,電影中老人們的樂觀和活力值得我們學習。這部電影讓我對老人的印象改觀,只要追求,機會是不分年齡永遠存在的。人即便老了也可以開創不同的未來 誰說長江後浪推前浪 前浪死再 人即便老了也可以開創不同的未來 誰說長江後浪推前浪 前浪死在沙灘上 老人也有一片天
人即便老了也可以開創不同的未來 誰說長江後浪推前浪 前浪死再 人即便老了也可以開創不同的未來 誰說長江後浪推前浪 前浪死在沙灘上 老人也有一片天
人即便老了也可以開創新的未來跟希望,誰說長江後浪推前浪,老人也有屬於自己燦爛的一片天,這才是青春不滅啊!
狀態 三年御班 14 趙育萱
年齡並不代表青春,青春是一種心靈的狀態。
在紀錄片《青春啦啦隊》中,我們看到了一群四倍、五倍於我們年齡的老人們,散發著奇異得幾乎不屬於他們那個年紀的青春與活力。他們比我們更接近死亡,卻桀然地挺立在時光的沙漏之前,燃燒著、恣放著他們在普通人在幾十載的漫漫生涯裡幾近磨損耗盡的旺盛的、來自對生命熱愛的動力。
如果每個人都是一本走動的史書,越陳越深沈,甚至轉趨寂靜直至凋亡破敗,那麼這群在生命將近之時,齊聚於高雄這海都的老人們,就是波瀾壯闊的千古史詩,年歲越長越瑰麗。
我一向喜歡觀察人們:看著小孩,揣摩他的個性、特質,想像他之後可能會是怎麼樣的一個人;猜測他人的生命歷程中,哪些事件對其造成了哪些層面的影響……。故事中的老人們,並不全是一路順遂的幸運之子。在他們之中,有人家道中落、有人疾病纏身、有人大難不死、有人少即失根,流落異鄉。他們都曾經年輕過、幼稚過,經歷過人生中的喜怒哀瞋、聚散離合。
但終究,他們卻仍保有「嘗鮮」的童心與勇氣。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熱愛世界不難。在知道了這世界的醜陋面和生命的哀痛與無常之後,仍然熱愛生命,才真正困難。」《青春啦啦隊》的主角們不僅以跳啦啦隊重回青春,更以彩球為青春喝彩:敬與他們一路相伴、越老越燦爛的青春。
年輕,是一種心靈的狀態。
青春不設限 三御15林天心
青春不是年華,而是一種心態;青春不是玫瑰般的臉龐,紅潤的嘴唇和敏捷的雙腿,而是堅韌的意志,豐富的想像力,以及無窮的激情。不老的精神使啦啦隊裡的老人之所以青春,他們生命的深處擁有一股活力的清泉。
對於我們而言,時間就是金錢,成就是壓力下的產物;對老人們時間是春風、是和煦的太陽,但即使日子輕鬆,他們也沒忘記追求目標。在影片中有一位伯伯的女兒說:「很高興看到爸爸的生活有一個重心。」老人們的生活只要有一個重心就會群心全意投入,不貪心且懂得知足,相較於年輕人時常會迷失在五光十色的世界中,能貫徹始終的追求目標的人實在少之又少,專心致志始終如一,這點我們真該項影片中的老人看齊。
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表演時不但動作整齊有力,還自內心深處輻射出活力與熱情,歲月雖然使肌膚長滿皺紋,但敢於挑戰,對未知事物充滿渴求,使他們絲毫不老,老人們體力沒有年輕人好,而且膝蓋關節也容易受傷,這種激烈的有氧運動想必是很辛苦,但我相信他們是樂在其中,替他們感到高興之餘,也希望這股熱情可以繼續燃燒。
我們因充滿信心、自信、希望而年輕,因滿懷恐懼、沮喪、心存疑慮而變老,永保青春不能只靠保養品,更重要的是保有一顆赤子之心,影片中的奶奶難到肌肉猛男時大為驚歎的表情,我體會到原來她們心中還是住著十八歲的少女。
在他們的世界中,似乎沒有競爭這回事,每個爺爺奶奶都像小孩一樣,善良天真,有時候我有點羨慕,但大概是時候未到吧!不太希望現在就過那種生活,把握每一分每一秒,這點在人生的每個時段都適用。
啦啦隊的啦啦隊 三御16號林宜穎
聽到「啦啦隊」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年輕、活力、有朝氣!看完這部片,真的要大大改觀!因為青春啦啦隊,可是由平均七十歲,最年長的還是八十八歲的阿祖。這群來自高雄的爺爺奶奶們,燃燒自己生命到最後一刻,迸發絢麗七彩的青春火花,在加油吆喝聲中,留給下一代無限的讚嘆,並且在世界的舞台上發光發熱。在青春啦啦隊當中,看不到老年人遲暮的人生,看見的,是我們充滿希望的未來。
剛開始看到的邢阿嬤,高齡八十八,人老心不老,永遠活在十八姑娘一朵花的世界裡,思想前衛的她,不願意被行動不便的老公束縛,隻身住在高雄,用自己的方式寫下生命中燦爛的每一頁。丁日昌第四代子孫的丁爺爺,全身散發出文人氣息,還有片中穿插的「成語集中營」也在在顯示丁爺爺的文學素養,卻不知道他其實是個喜歡在舞台上扮女裝,比蓮花指,寸步挪移的人,在丁爺爺言談當中流露出非凡的人生哲學,他願意將遺體捐為解剖使用,認為死後希望自己還有遺留人間的價值。他的一席話,也在我的人生畫布上,增添了一道彩虹。
看著美子阿嬤,跳著不苟言笑的日本舞,又趕場去跳熱力四射的啦啦,她自己都跟教練說:「內八改不過來啦!」而過不久,噩耗降臨,從躺在病床到坐輪椅,其實在美子阿嬤的內心中,一直有個憧憬,想再度站上舞台揮灑熱血,但是好景不常,敵不過病魔摧殘。不過至少在她生命的最後有段幸福又充實的時光。當然也不禁想起自己的爺爺奶奶,如今還可以每天清晨看到爺爺在掃馬路、住在南部的外公、外婆還有體力種蔬菜、水果給我們吃,心裏裡覺得很慶幸,自己仍然是啦啦隊中的小啦啦隊成員之一。
與青春為”舞” 三御18 胡若辰
十七歲的我們,和七十歲的爺爺奶奶們,在一個平凡的午後,共同揮灑不平凡的青春。
有誰相信,一群年過古稀之年的爺爺奶奶們,會穿著粉紅色的短裙和短褲,化上亮眼的大濃妝,在世運會的國際舞台上,跳著專屬於他們的有氧舞蹈。有誰相信,沒有靈活柔軟的關節,沒有結實的肌肉,沒有纖細的身材,一樣可以跳啦啦隊,一樣可以舞出自信與風采。我在青春啦啦隊中,看見了不平凡的青春。
我喜歡爺爺奶奶們國語台語混雜的對話,喜歡他們的熱情與活力;我喜歡丁爺爺的成語集中營,喜歡他們認真練習的表情。我想起了我在高一時,也曾經像爺爺奶奶們一樣,專注的盯著教練的動作,仔細的記下每一段音樂、每一個動作、每一次走位。誰說老人家不能和年輕人一樣,有築夢的權力、有追夢的實力?這支獨一無二的啦啦隊員們,真的實踐了「和年輕人並駕齊驅」的理想。
短短不到兩小時的電影中,我看見了爺爺奶奶們歷經風霜的外表下,那一顆如赤子般熱血的心,他們跳舞、他們唱歌,甚至還玩起了時下最流行的「角色扮演」遊戲。他們互相鼓勵,互相提醒,更為與病魔奮戰的美子奶奶加油打氣。除了歡笑,這部影片更帶給我滿滿的感動。
楊導演說,他希望能就由這部影片,發起一場社會革命,我覺得這場革命,已經有了一個好的開始。我已經開始省思,不久的將來,父母也會邁入老年生活,我將如何陪伴他們?如何為他們找的生活的新重心?我也和媽媽討論,要如何規劃她未來的生活的藍圖?甚至開始想像我六十年後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我也很開心地聽見,同學在自己的臉書和部落格上,大力推薦這部電影。每一個小小的波瀾與震盪,都是這場社會革命的新契機。
關懷長者的議題,除了從每個家庭啟動,還需要政府的協助,與更多像素蘭老師一樣熱情用心的陪伴者。期許這顆關懷年長者的幼苗,能在社會中成長,茁壯。
給楊力州導演的一封信
三御23號蔡心妤
看完被遺忘的時光以及青春啦啦隊後,對導演您真的有許多的敬意,現在好萊塢的大製作電影當道,已經很少有導演願意去拍紀錄片了,尤其是這種沒有話題性,只是默默的關懷社會的電影,然而這才是最真實、最貼近人心的。因此我非常佩服導演,能夠將這麼不同的老人的一面帶給大家,讓我們能夠更加的了解、並認識這些我們平常沒有好好去注意的這群老人們。尤其看完被遺忘的時光後,更覺得要好好珍惜與他們相處的時間,不要等到他們已經不記得我們了,才後悔莫及。所以在看完了這些老人們的電影後,我願意當他們的啦啦隊,也願意支持導演的理想,作導演的啦啦隊。
青春,無限 三御 24號 郭家瑜
每個人都曾經青春,有人揮灑當下的青春,有人尋回失而復得的青春。青春無限,它是多麼的令人眷戀。
即使已過了青春的年齡,他們仍披上青春、俏麗、有活力的服裝,就為了向我們展現他們所謂的青春。他們是高雄一群熱愛青春的爺爺、奶奶們,他們是如此的有活力,有熱情的老人家。打從他們決心參與啦啦隊的活動,他們便向世人預告了青春並不受年齡的限制。即使平均年齡七十歲,仍不輸十七歲的青少年們,蹦蹦跳跳的他們,用他們的熱情完成了令人目瞪口呆的創舉。我想,即使他們心裡早知自己所剩歲月不多,他們仍願意付出他們可以安穩度日的時光,與一群擁有同樣目標,同樣理想的夥伴們一同努力,正是因為他們對於青春的眷戀與渴望吧!
雖然沒有高難度的拋接動作,舞步也都是由基本簡單的動作所串連起來的一支舞,在他們認真的神情下,所傳的出來的卻有另一種令人敬佩的感動。即使身體的反應與協調都不如以往的敏捷,但是努力練習的他們卻擁有傲人的成果。在過程中,他們發揮創意,揮灑青春,實踐熱情。在舞台上的他們,沒有年輕人的美貌,卻有屬於他們的可愛,是如此的亮眼,令人不願轉開目光。
青春啦啦隊的爺爺、奶奶們,用他們的堅持,喚回他們曾經擁有過的青春。而我們,是否也該對他們豎起大拇指,向他們致上最誠摯的讚賞,給予他們力量繼續保有他們的熱血呢?
返老還童 3御25陳妍霖
青春的意義是什麼呢?在看這部紀錄片前,我的想法大概就是年齡和內心。年齡上的青春是每個人都曾擁有的,但是心裡的青春卻是來自內心的渴望與不服老,所激發出來的。在看完這部紀錄片後,我看見了一群長輩,他們戰勝年齡限制、充分展現內外兼具的青春。
在尚未了解這部紀錄片的內容時,看到影片的開頭不免覺得興致缺缺,因為我大概能猜到結局。但是隨著攝影師的腳步進入每位長輩的生活,我看見了另一段世界。最讓我驚喜的是丁爺爺。不只是因為他是丁日昌的後代,更因為他的學術涵養。我徹底相信,一個人到了老年階段所展現的魅力,不可能是來自外表,而是來自一個人的智慧。所以從小到現在所學的知識,彷彿就是在建立老的時候的魅力。
啦啦隊的每位成員都賣力地跳,這讓我想起高一時的啦啦舞比賽。我們也是賣力的練習,每天從很早很早,練到很晚很晚。相較於青春啦啦隊的隊員們,我們幸運多了,我們的身體能支持每天的鍛鍊;但是青春啦啦隊的隊員大多上了年紀,可能骨骼不夠穩、可能帶著病痛、可能一點輕微的感染都能引起巨大的傷害。看著青春啦啦隊在經歷許多挫折、跨越許多挑戰,最後嚐到豐美的成果。這股成就感我也曾感受過。這都驗證了:「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的道理。而曾經走過,就更能確信這一點。
但並非每個堅強的心志,都能戰勝身體的障礙。我們看著美子奶奶的青春被病魔慢慢吞噬,好像才領悟到我們總有一天也會被上天招喚回去,但無論我們多麼倔強的想要活下去,最後還是得投降。
除了展現青春,他們還有一個不畏懼他人眼光的精神。如果是我,大概會覺得那麼老了還硬要賣弄青春。但是因為他們那股精神,讓我覺得他們是真的又帥又美,不會覺得他們做作。我覺得做每件事,都要擁有這股精神,才能把事情做好。如果時時都顧慮他人的想法,將會一事無成。
青春啦啦隊因為是一部紀錄片,每個片段都是真真實實的故事,所以我們看到的都是真正的他們。看到了他們與年紀對抗,看到了他們「不服老」的精神。接著看著自己,真正在過青春的階段,更應該「真的青春」,不能讓自己變得行屍走肉。最重要的是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堅持做自己認為重要的事。
給楊導演的ㄧ封信 三年御班27號陳玟儒
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我出生前都過世了,因此,我沒有甚麼和老人家相處的經驗。我不懂得他們的辛酸和脆弱,也不知道他們多麼堅強。直到看了楊導演的兩部電影,我的心中不停吶喊:這些老人家,真的好可愛!
被遺忘的時光是一部讓人心痛又心暖的電影。看著哈雷爺爺的無奈,我也為他著急。但他對妻子的無限呵護和包容,卻讓我感到無比平靜。我看到一段被遺忘的時光,有著一份無法磨滅的愛。當然還有最可愛的景珍奶奶,她單純卻纖細敏感,總是張著清澈明亮的眼睛,說些無厘頭又好玩的話。當她發現丈夫已經過世時,會難過掉淚;當她對著攝影鏡頭時,會露出天真燦爛的笑容。這樣一位真性情的奶奶,不喜歡都很難。阿茲罕默症患者,能牢牢的記住發病前的回憶,但很難再有新的記憶。在影片中,每個主角都有一段自己的過去。不論是老兵或是英文老師,他們挾帶了一生的歷練和智慧,給我們一些當年的畫面。雖然他們很難創造新的記憶,但卻為我們記錄了當年的點點滴滴。
青春啦啦隊的表現手法則是和被遺忘的時光完全不同。一個平均年齡七十歲的啦啦隊,為中華台北帶來青春的朝氣。老人家們活潑且不認輸的精神,是身為啦啦隊的必備條件。就算隊形記不起來,跳舞跳到閃到腰,夥伴臥病在床,他們都能堅持下去。那就是身為啦啦隊員的龍馬精神吧!這讓我這陣子面對指考鬱悶的心情,得以喘一口氣。看著老人家們的努力,我不想我這個年輕人也沒甚麼好害怕的吧!他們能為自己的舞台奮鬥,我又有甚麼理由退怯?我從這些青春洋溢的啦啦隊員身上學到:先努力了再說!
楊導演說老人需要一個舞台,他們亟需被關切。這些老人是我們國家的寶藏,為我們娓娓道來一個民族的血淚。這些老人也為我們國家注入源流,讓我們看到生命力的頑強和可貴。
不被時光遺忘的青春 三御28陳玟伃
這輩子我聽過最令人感動的一句話,是同學曾經對我說過的: 「我的爺爺是世界上最可愛的人」。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老人們很枯燥無聊,甚至有點不可理喻,卻忘了他們也曾經年輕、瘋狂過。一直以來,我們都聚焦於老人們臉上的皺紋、黑斑,卻忘了感受那美麗圖騰所蘊藏的智慧光華。一直以來,我們都嘲笑著老人們眼中的呆滯甚至是言談間的幼稚,卻忘了天真單純正是他們的可愛之處。
一直以來,我們都以自己的角度看世界,而我們的視野卻往往被年齡、性別、成長環境以及經驗所團團桎梏。年近八旬的老人們,這等年華在我們這些黃毛丫頭的腦海中是何等的難以想像、何等的難以親近,又是何等的被重重誤解啊!
我想楊導鏡頭下的老人們-無論是被遺忘的時光中的亦或青春啦啦隊的隊員們-都是非常幸福的。一種幸福是:他們永遠活在當下。他們不會記得任何悲傷甚至是自己正生著病,他們永遠認真努力地感受當下。也許有的老人們會心有不甘甚至是常常以淚洗面,但有的老人卻能以此為樂。我的爺爺也有輕微的老年痴呆症,但他從不因此自怨自艾,反而常常打趣著說:「我都不用花錢買新書,因為每本書看起來都像新的故事。」另一種幸福是:他們永遠不無聊。這些好動的老人們將行程表排得滿滿的,因健康而到處玩樂,因玩樂而處處健康。我的奶奶正是一位如此「樂」活的老人,她每天都要打太鼓、打太極、跳團康舞……每天交際應酬比我的父親還多;每天消耗的卡路里不亞於我的母親。
看這兩部片時,我一直很難以一個局外人的角度來觀賞,因為這兩種極端的老人們恰恰反映了我的爺爺與奶奶,兩位極端夫妻的生活。也許普遍大眾都認為,老人們健康而活潑會比較好,但我卻不覺得我的爺爺有活得比我的奶奶差。相較起來,奶奶會開心,自然也常常難過或憤怒;而爺爺早已進入”清心寡慾”的悠然階段,每天生活簡單而滿足。
我想楊導的這兩部片並不是要我們比較兩種生活的優劣,而是要赤裸呈現:原來人的生命力可以這麼堅強,原來老人們也有他們秉持的目標、對愛情的憧憬、渴望掌聲的鼓勵。無論我們以什麼樣子的方式在過生活,只要能在當下滿足,不後悔,我們就不會被時光遺忘,我們就是自己最青春的啦啦隊。
青春飛揚 32129蔡季璇
如果我們已經六十歲了,會不會想要再奔跑?如果我們已經七十歲了,會不會想要再跳躍?一隊永不老去的青春啦啦隊,帶著歡笑與淚水獻給每一位觀眾。在每一個老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年少的他,也正是如此讓這些老人有勇氣挑戰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就像在看著自己的爺爺奶奶一樣,我們的心情跟隨著這些老人的遭遇起起伏伏,最後看見這些老人放出真正屬於青春的煙火。
一片一片小小的葉子才能讓一棵大樹枝葉繁茂,整部電影最溫馨的地方,正是主軸故事之外的小故事。丁爺爺對於自我要求的恪守;一位八十八歲阿嬤大笑著對鏡頭比勝利姿勢,宣告她是老大;大著膽子的大嬸跑上前在健美先生身上摸了一把……在所有的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是美子奶奶。從片頭一開始她是個經歷過人生低潮的堅強女人,後來總算成功讓自己的人生發光發熱。雖然最後她得了重病,她還是堅強的要好起來參加演出。對她來說,人生並不是一本寫好了的劇本終有盡頭,而是就算遭遇困難也要努力多畫幾筆的美麗圖畫。這樣的精神不僅可以在劇中其他爺爺奶奶身上體現,也值得我們學習。
這部電影的好看在於,它不但寫出了人生的一部分,還把親情和一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夢想做了緊密連結。它倡導的不僅是活到老學到老,更是更深層的對年齡的永不妥協。我們現在都是劇中的某一個角色,而我們過去和未來也會是另一個角色。
我認為這是一部值得推廣的好片,因為它說的是每一個人的故事。
我想我們忘了 三御 30號 陳亭儒
我想我們忘了。是誰在我們邁開第一步時,為我們鼓掌。
當我們邁開腳步向前行時,我們總是忘記回首,回頭等等步伐已小,頭髮已花,年紀已長的父母。
隨著鏡頭,我發現,他們也忘了。忘記自己幾歲、忘記家在哪、忘記你是誰……。很多事都不是大家關心的重點,沒有有名的大卡司,沒有精湛的電影特效,以記錄片拍攝老人,的確不是部誘人的電影。但楊力州導演卻連續拍了兩部老人電影,被遺忘的時光、青春啦啦隊。
「喲!我什麼時候有先生死啦?」在墳墓前,景珍奶奶大驚。「你是不是共匪?」看著鏡頭,尹伯伯認真的問。「我的飯呢?」「我是不是你老公?」「都嘟媽媽…….」「可以幫我送信給我父親嗎?」在被遺忘的時光中導演提出「失智老人」這個社會議題,讓我們認真的想想,未來,我們也會變那樣嗎?無論自己會是失智者、照顧者還是義工們。與姐妹們互相擁抱,喚起了塵封已久的記憶,景珍奶奶的好姐妹說了一句很重要的話:「不要覺得失智老人很可憐,他並不知道自己病了。」
而青春啦啦隊則帶來了相反的例子,他帶給我們老爺爺老奶奶們可愛的青春活力。我同學問我:「看老人跳啦啦不會很傷眼嗎?」我說:「不會,她們每個腿都超美的!」這紀錄片中,我看到老人有了新的生活重心,他們並沒有忘記他們還可以學習,他們還能戀愛,他們還能夢想,他們還有一顆年輕的心!看到健美先生,奶奶們的驚喜狂歡,爺爺們的驚訝羨慕。在素蘭老師的帶領下老人們能男扮女裝、和年輕人較勁、能蹦蹦跳跳,擁有一個新的舞台、新的生活、新的心態。丁爺爺說的真對,這真可堪稱為「龍馬精神」!
老實說,我很喜歡老人,特別是可愛的老人。在公車上我常偷偷的觀察老人,看他們打瞌睡、四處張望、雙手緊握著公車卡……。我喜歡他們歲月的痕跡,風霜走過他們的皮膚,留下足跡;光陰流過他們的黑髮,帶來星子。人老了,皮皺了,沒關係,血管還鼓著,裡面流著意氣凜然。聆著頭髮早已花白的阿公彈著電子琴,我聽見他春風得意的音符;看著嘴中藏金的阿嬤講著過去的故事,我看見她笑聲中的天真純樸;品著禿著頭的外公泡的茶,我嚐出他對生活的一番堅持;握著記憶不大好的外婆的手,我得知她還記得我。
我很開心在北一能獲得機會去看這兩部電影!在北一我學到,有很多東西是和讀書一樣重要的。很慶幸我的家人們一直陪著我,小時候我跌倒時他們扶我一把,長大後我也會攙扶著他們,幫他們尋找一個新的目標,讓他們活的愉快。
他們忘記我沒關係,重要的是我會記得……。
還有無限可能 三御 31 陳韋廷
揮灑著汗水與那一份熱忱,平均年齡逾七十的一群「小夥子」,奮力揮舞著手中緊握的彩球、努力地記住每一個步伐、露出標準的七齒笑容,猶如年輕高中啦啦隊般,有著一顆熾熱的心和一個夢想——我們還有無限可能。
年老並不沉重亦不可悲,明朗豁達的人生智慧與爽直詼諧,更值得我們學習且深深感動,一句句生命出自成語集中營的丁爺爺口中,充滿活力與渴望,總是樂觀的看待每一件事,即使生病、即使受傷,仍然開心地踏出一步步通往追尋夢想的道路,何以扶持?親切友善的老奶奶們,幽默風趣的老爺爺們,以及認真教學、散發關愛的素蘭老師,有著這些支柱,讓這支有著40顆不穩定元素的青春啦啦隊,散發出耀眼的光芒。
而我們,正值青春年華,更應該好好把握時光,創造無限可能,增加生命的精彩度,別人常說:「重要的不是生命的長度,而是他的寬度。」我們即將進入大學,邁入充滿新鮮事的大學生活,會遇到許多有趣的人、新奇的事,以及從來不曾想像過的境遇,一切都從原點開始慢慢探索,慢慢為這面空白的牆畫滿繽紛亮麗的回憶,拓展生命無限的寬度。
「不要為失敗找藉口,要為成功找出路。」不管是爺爺奶奶們,或是我們只要有夢,就有無限可能;只要不要畏懼失敗,生命必能充滿無限精彩。
青春與愛不朽──只要我們願意 三年御班 32號 陳翊薇
二零零八年十二月十二日,北一女中校慶啦啦舞競賽。
當將近兩個月的舞蹈練習成了反射動作,我已不會感到緊張。「記得要微笑。」同學們在登台前彼此提醒著。畫了妝的大家,看起來和平常很不一樣。
二零零九年五月二十三日,爸爸住院。
第一次上課心不在焉,發呆的次數明顯增加,焦躁不安充斥身心。
二零一一年四月十二日,我們欣賞了紀錄片青春啦啦隊。
故事的開端從一位阿公所播報的正港台語新聞說起。
高雄長青學苑舞蹈啦啦隊,在林素蘭老師的指導下就此展開。平均年齡七十多歲的阿公阿嬤,在林老師洪亮的數拍子聲中移位、舉彩球,身影是多麼令人動容。
有的時候,我會對自己毫無把握但非做不可的事情感到恐懼,尤其當時的高一啦啦舞競賽,我非常擔心自己的手腳不協調會拖累別人。但是這群身老心不老的隊員們因為熱愛,因為堅持,將一般人所認定的年齡限制拋諸腦後,將時間奉獻在一次次的練習並樂在其中。這讓我想起了比賽結束後,那種飽滿的成就感與不輸任何人的自信,著實從心底昇華出來。
這或許就是真正的青春吧,一種投入,造就無限的熱力,四射。
當影片進行到了美子阿嬤坐著輪椅來替啦啦隊隊員們加油時,又讓我想起了高一下學期,在醫院待了好一陣子的爸爸。當時爸爸經常發燒,吃了退燒藥後稍微能降溫,但也只能維持三到四個小時又再度發燒。直到後來去大醫院檢查才知道爸爸的肝長了膿氱,需要動手術。平常生活作息正常的爸爸竟虛弱地躺在病床上,讓我的腦袋一片空白。縱使媽媽告訴我那只是個小手術,但畫面的衝擊性往往遠大於實際的病情。
經過了這次住院事件,讓我對於生老病死或是悲歡離合的心理準備更加篤定,不論是我的至親或是我自己。因為我們無法預期未來究竟會發生什麼事,也因此我們更要拋開彆扭的心,輕啟雙唇,訴說自己對他們的愛與感謝。
台灣的老年人口已經超過百分之十,老人議題不論是現在還是未來都會是一個重要的社會議題。楊力州導演曾說過要讓他拍的紀錄片成為社會運動的力量,並在台灣形成一股潮流。我想這絕對會是一個溫暖而有活力的社會運動,因為有青春的元素與愛的加持,只要我們願意。
每個老公公老婆婆心中都住著……. 三御33號陳緯瑾
每個男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小男孩,每位老公公老婆婆們心中都住著一個天真爛漫的少年少女。
那天看完青春啦啦隊,我對老人的印象徹底改觀!從來都不知道,六七十歲的老人,能像年輕人,叫聲如此宏亮;從來都不知道,他們能跟上輕快的節奏,腳步如此整齊劃一。他們昂首闊步,氣勢如宏,在舞台上發出的光芒和力度,震懾全場,我看到的不是面容枯槁,背影滄桑的年邁身軀,我看到的是如同煙火般爆發出的燦爛。
青春啦啦隊,一群由平均年齡七十,總和年齡將近三千歲,四十幾名老人組成的啦啦隊,原本以為會死氣沉沉,沒想到卻撼動了心中原以為屹立不搖,對老人的刻板印象。他們開朗有活力,有一點歐巴桑心態,他們有夢想有熱情,努力活出生命的熱度,他們也會嘻笑也會耍白痴也會關心也期待愛情,他們看到猛男也會尖叫,他們面對自己的份內也會努力做到最好,因為他們深信「快樂是自找的」,憑著這份信念,他們做到了。他們在世運登台表演,實踐了信念,也將這份信念傳遞給了所有看見他們表演的人。
最令人佩服與感動的,不僅是他們這樣充滿笑鬧活力甚至淚水的過程,他們精彩的演出,還有他們繼續挑戰更高難度的舞蹈─街舞的心。
誰說七八十歲就老了?在時間的長河中七八十年佔有多少?物理上說時間是相對的,生物上對於「老」的定義是皮膚被氧化了多少。我想「老」不過就是對外在形態改變的定義罷了。
真正的老去不在脂肪開始累積,不在皮膚乾燥粗黃,不在滿頭花白,不在骨質脆弱疏鬆,更不在於活了多少年,真正的年華老去是心中那股源頭活水,鬧了大旱災。因此有年輕的老人也有年老的年輕人。而青春啦啦隊中的成員,每人心中的活水都還汩汩冒出,每人心中都還保有一片美麗的世外桃源。
青春 三御 35號 蕭荷
難道只有十幾歲的人才擁有青春嗎?四十幾歲的人難道沒有青春嗎?那六十幾歲以上的老人呢?其實,一個人是否擁有青春並非決定於其年齡或外貌,而是決定於他的「心」。
一部名叫「青春啦啦隊」的電影中,呈現的是一群平均七十幾歲的老爺爺和老奶奶們無限的熱情與活力,他們不被年齡所困,努力練習,展現出即使年紀大了,仍可有一番作為的毅力。他們在世運中跳出精彩的啦啦隊,點亮了大家內心的熱情與赤子之心。正因為他們的「心」並未老去,仍保有赤子之心,才可如此愉快的揮灑青春。
有一次我到澳洲的布里施本旅遊時,同一個旅行團中有一位內心如年輕人般好奇熱情的老奶奶。那個老奶奶七十幾歲了,但是她仍到世界各國去旅遊。旅行中,老奶奶完全不顯老態在隊伍行徑中往往昂首於最前頭,所有額外的自費活動都有參與,例如──晚上到國家公園看螢火蟲(必須拿著手電筒走好長一段路),在河裡抓螃蟹、釣魚,晚上搭遊艇出航……,同一個旅行團的另一位老人就不如她這般活力四射了,那位老人彷彿只是有錢出來晃晃般,沒有絲毫熱情。反觀老奶奶內心仍保有波濤洶湧般的熱情,所以她才可稱為擁有「青春」之人。
我從國中開始,為了能夠在班上保持前兩名,總是很努力地讀書,而且斷絕所有的玩樂,我不看漫畫、小說、電視,只有每隔兩、三周才看一部卡通,到了高中則有過之而無不及,連與同學的互動都嫌麻煩,這樣的我,「心」中無任何「青春」,也因此最後才會崩潰。所以,並非年輕人必有「青春」,「內心」枯竭之人是沒有「青春」的。
一個人是否擁有青春決定於其「心」是否有熱情與活力,而非決定於其年齡與外貌。
青春啦啦隊 三御36黃覺慧
聽到啦啦隊,每個人心中大概都會浮現花樣年華中的青少年,或跑或跳或拋,毫無顧忌揮灑熱情的畫面吧!但今天在楊力州導演執導下的<青春啦啦隊>裡,我看到了一群平均年紀七十歲的老人們舞出的另一種啦啦隊。
他們拿著彩球在世運會上表演,不但不因座無虛席的觀眾而弱了威風,反而笑容滿面,而且動作都好整齊!仔細看他們的服裝,彩妝和道具,更是一點都不馬虎。就是信心滿滿想要為自己一戰的氣勢,如果沒有人提醒,還真以為是專業的啦啦隊呢!
他們雖然頭髮白了、背駝了,但不去看他們的外表,他們的內心不就和時十七八歲的我們一樣嗎?他們想要活得多采多姿,需要讚美,渴望交朋友,甚至談戀愛!誰說啦啦隊只有年輕人才能勝任?在記錄片裡我看到他們克服萬難的決心,雖然記性不如以往,還可能因為生病而缺課,但最後的成果真的不輸給年輕人!他們用所剩不多的歲月去燃燒自己,真的點醒了我們該用更多的心力去了解他們!
看完這部片讓我深深覺得「老人不可以……」都是年輕人為他們設的限。以後我一定會改掉我的刻板印象,鼓勵老人們尋找自己的興趣,並當他們的啦啦隊!我們往往忽略了關懷老年人們的內心世界,總覺得只要讓他們生活無虞就算是盡了孝心了。但連我自己都無法想像整天待在安養院或家裡的生活是什麼樣子,那為甚麼老人就只應該得到這些呢?
以前,我用年齡去限制青春;現在我用一個人對生命還有多少期待去衡量。以前,我用技巧去評判啦啦隊;現在,我用一個團隊的向心力去重新看待。青春啦啦隊顛覆了我對老人的印象,而對自己的無知感到可笑,更對自己身為青少年卻不比他們青春而感到羞愧。
為父母加油 三御37號楊清媛
小時候,每次運動會、合唱比賽,或是第一次學走路,第一次學騎腳踏車,父母總是拿著相機,緊跟在後為我們加油。而如今爸媽老了,換我們為爸媽加油打氣!這是楊力川導演點醒我的,也是我們每個人都該做的。
「活到老,學到老」常被人掛在嘴邊,但我們內心深處卻有既定印象認為老人就應該靜靜的坐著,養病,休息。用心的算一算,很多健康的老人從65歲退休到85歲沒有體力了,還有整整20年的時間,在人生辛苦了大半輩子後,終於有時間不用擔心孩子、工作,真正做自己喜歡的事,怎麼可以任由時間流逝,浪費時間呢?
電影「青春啦啦隊」整場讓人又哭又笑,感受到老人們生命力的活躍,對目標的執著,每個人認真學習、不放棄的精神。我對於片中阿公阿嬤「活到老,學到老」的實踐精神感到不可思議,原來生命的尾聲也可以一樣精彩動人,我很感動老人們結交朋友互相鼓勵的精神,看到最後手都舉不起來的XX奶奶,還是坐著輪椅去表演會場,我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我不甘心為麼上天不讓他完成最後的表演,但後來我也放寬心,因為XX奶奶學很多東西像日本舞、啦啦隊,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有這麼豐富的生活,有愛她的家人朋友關心她,這就是幸福了。
看完電影後,我開始注一到社區其實真的舉辦了很多「樂齡」的免費活動,有傳統藝術、讀書會、英語會話班等,都是老師跟志工們用心規畫的課程,就像影片中的啦啦隊教練一樣,非常有愛心跟耐心,幫助老人終生學習,活出意義,我們可以多跟家中的爺爺奶奶分享這類的資訊,讓更多老人享受到這麼好的活動,多運動和學習對身體也很好。
老人家是社會上的寶,他們有年輕人沒有的智慧,卻也有年輕人沒有的軟弱,他們需要更多我們的支持與鼓勵,走完人生道路。
青春啦啦隊觀後心得 三御38號 簡鈴
從被遺忘的時光到青春啦啦隊,我看到一個導演對老人們的注重與關懷。兩部片的手法有其相同之處及不同之處,都是以老人們為主角,從旁觀看他們的生活,有時也會從旁介入,引導出導演想要的東西;導演也都會透過採訪他們的家人,來告訴我們一些故事,最棒的是:我都看到老人們的可愛的一面。
但我覺得兩部片的氣氛是很不一樣的,被遺忘的時光較陰暗、挫折,每每覺得他們很可愛、好笑之時,都在在提醒我他們得了阿茲海默症;青春啦啦隊則從頭到尾給我喜樂的感覺,逗得我頻頻捧腹大笑。看到他們在努力大半輩子後,能為了自己開心舞出一片天,真的令我們這些晚輩感到欣慰,也讓我想起自己的阿嬤,以前是多麼的喜歡跳土風舞,卻在經歷一連串病痛後,變得足不出戶,想法悲觀。兩部片同時點醒我,應該多去關懷阿公(最近得知罹患阿茲海默症)阿嬤,鼓勵他們,排解他們的寂寞。
其實我覺得在這些鮮明的鏡頭底下,多多少少隱藏了不少血淚史,不管是拍攝方面,亦或是老人家方面。全片下來我都未曾滴下一滴淚,卻在導演開始分享其心情時,淚水如海嘯般,漲起,高過堤防,襲捲臉龐。因為爸爸身體不好,年紀也不小了,讓我很怕跟他的相處時間所剩不多,現實中連想都不敢想,不知是不是導演都有挖別人故事的本領,他講的話句句勾起我這些記憶,淚蹦漿出來。
以前的我對紀錄片沒什麼興趣,總認為他們想要塞給我一些論調,不過藉由楊導的影片,我自己體悟到許多事情,我想這真是一部成功的紀錄片。看到他們堅持初衷的那份理想,也激勵我不放棄自己,不放棄任何希望。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