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4 聯合報╱記者李承宇/台北報導】@ http://udn.com/
「由淡水入港…水道甚隘,入門,水忽廣,漶為大湖,渺無涯涘。」三百多年前,清朝人郁永河來台北採硫,第一眼看到的是一片大湖。現在,中央大學和中研院團隊透過衛星影像,模擬出當年台北湖的情景,讓現代人也能看到三百年前台灣第一位探險家—郁永河眼底的風光。
郁永河一六九七年從廈門渡海到台南安平,坐牛車沿台灣西岸北上到淡水、北投一帶,在台灣共待了九個多月。他後來把這段期間在台灣的見聞寫成「裨海紀遊」一書,是研究台灣史地極重要的文獻。
中大太空遙測中心副教授張中白說,中大近年每年都會出版衛星影像月曆,半年前與中研院GIS專題中心腦力激盪,明年該以什麼為月曆主題。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范毅軍拋出了利用衛星影像呈現郁永河足跡的點子。
張中白說,坊間已經有「裨海紀遊」的地圖,但郁永河所到地點的位置精確度都不高。他形容古地圖多半很「寫意」,沒有現代地圖的座標經緯度,地名位置只是大概標示,要在利用法國SPOT衛星高解析度的圖像上呈現,是技術上最困難的地方。
不過他很有信心表示,這次製作出來的郁永河足跡衛星影像,是目前最精確的。他們根據郁永河遊記中,每天在什麼地方做了什麼事,考證文字記載、還原清朝使用的度量單位,「我們把郁永河的足跡在地圖上拉到最對的位置」。
張中白解釋台北湖的成因,是由於郁永河抵台三年前的一場地震造成,「但是在一七四一年的古地圖中已經看不到了」。當時並非整個台北盆地都是一片汪洋,而是在今天蘆洲、三重、新莊,以及關渡、士林一帶沒入水中。張中白說,現在關渡水鳥保護區的沼澤,應是當年台北湖的遺跡。
為了重現郁永河當年看到的台北大湖,研究團隊在最新衛星影像上模擬出當時可能的情境。圖/中央大學提供
文章剪報
北投硫穴, 郁永河
2010-12-14 中國時報 李宗祐/台北報導
▲國立中央大學13日舉行「文人之筆.衛星之眼─遇見三百年前的台彎,民國百年衛星影像月曆」記者會,策劃人中央大學副教授張中白(左起)、主任秘書曹恆光、中研院專案經理李玉亭,手拿結合百年前遊記所訴的合成衛星影像,讓民眾一睹三百年年前的台灣地貌。(許正宏攝)
以現代衛星科技詮釋,三百年前古書中的台北盆地,不是遼闊平原,而是片汪洋大湖!中央大學與中央研究院合作,利用衛星影像重現三百年前古籍《裨海紀遊》記載福建省府幕僚郁永河跨海渡台,再坐牛車沿著台灣西岸大縱走探採硫礦路線圖,古今對照呈現台灣過去三百多年的滄海桑田。
中央大學和中研院並把這項跨界合作成果,製作成建國百年衛星影像月曆,分送給教育及學術相關單位。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副教授張中白指出,這本月曆是研製團隊利用法國史巴特五號衛星在二○○九年一整年從太空軌道拍攝下傳的台灣地面影像,剪輯出沒有被雲遮住的部分套疊而成,製作時間長達半年。研製團隊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把《裨海紀遊》在三百年前對台灣各地地理景觀和風土民情的文字描述,從現代衛星影像找出正確位置呈現出來。
張中白表示,《裨海紀遊》是清朝福建省府幕僚郁永河撰寫記錄他在一六九七年奉命到台灣探採硫礦製作火藥,領軍從廈門搭船在台南安平登陸後,從四月七日坐「笨車」(二輪牛車)沿著台灣西岸大縱走,歷經十天終於抵達淡水、北投,在當地開採硫礦九個月期間的所見所聞。研製團隊根據他描述在什麼時間經過那些地方,利用衛星影像重現他在三百多年前的台灣西岸大縱走冒險歷程。
張中白指出,學術界對於透過《裨海紀遊》詮釋台灣三百多年的歷史文化,仍有諸多不同見解,這次透過衛星影像古今對照,讓許多問題找到更有科學根據的註解。例如郁永河從安平登陸後,為什麼捨近求遠、繞路北上?原來是三百多年前古台南因倒風內海形成潟湖,台南「佳里興」(現在的佳里)到「鐵線橋溪」之間多是不易通行的沼澤與溼地,地形阻隔讓郁永河不得不坐牛車繞道而行。
張中白表示,《裨海紀遊》記載,郁永河當年到達台北盆地時,看到的不是今日的遼闊平原,而是片汪洋大湖。同行的張大向他解釋,「台北大湖」原本並不存在,而是一六九四年發生大地震後形成的堰塞湖。研製團隊在百年衛星影像月曆中,特地根據《裨海紀遊》描述,利用衛星影像重建三百多年前「台北大湖」原貌,更讓人有滄海桑田的唏噓。
文章剪報
北投硫穴, 郁永河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