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作者Archive

千萬別當魯迅筆下的那種導師

2011年2月24日

千萬別當魯迅筆下的那種導師【王健壯‧中國時報2011-02-24】

    台灣每次票選十大最受信賴的人,李家同教授一定名列其中,但這位最受信賴的人,其實也是一個最受爭議的人。

   李教授被那麼多人信賴,跟他的學術專業無關,學院裡比他更學有專精的教授多得不計其數,但很少有人像他一樣,在社會上有那麼多粉絲,那麼大的影響力,他寫的書本本暢銷,他的演講現場也常常人滿為患,他像個佈道家,到處傳播勵志的福音。

   但譽之所至,謗亦隨之;不過別人對他的謗,並非無的放矢,每次都是因為他自己的言論而惹禍。僅僅過去一年,他的惹禍言論就包括:「學生功課不好是因為看了太多漫畫」,「網路文章看多了會笨」,「祇有笨蛋才看ptt」,「成功的人不會用facebook」,以及最近的「大學生到偏鄉山區服務是白痴」等等。

   李家同已是七十多歲的老人,退休後仍四處奔波勸人勵志,精神可佩,也用心良苦。但「重為善,若重為暴」,他雖然自認講的是善言,做的也是善行,但他之所以常常引發爭議,就是因為他忘了「重為善」的道理,忘了要節制自己。

   所謂節制自己,包括不能以己度人,犯了認知的錯誤;也不能以古非今,犯了價值的錯誤;當然更不能以己非人,而犯了傲慢的錯誤。

   但看看他過去一年的眾多語錄,例如:「我每天都看七份外國報紙,我的學生也絕對要看BBC新聞」,「瀏覽社群網站,十分鐘就算多了」,「閱讀網路文學長不出智慧」,「讀網路文章不如讀偵探小說和法官判決文」等等,再加上那些替他惹禍的言論,就可以瞭解他在勸人勵志時,確實經常是以己度人、以古非今並且以己非人;當然,類似「笨蛋」、「白痴」這種充滿不屑與歧視的字眼,竟然也出自這位勵志導師之口,更令人匪夷所思。

   更匪夷所思的是,他的言論雖然引發那麼多爭議,他卻很少從善如流,別人罵他老古板跟不上時代,他卻說「正因為我太不傳統,所以他們無法接受我」,網友對他群起攻擊時,他的反應是「為什麼要重視網友的看法?網路評論絲毫不代表民意」,「網友的批評我都是聽說而已,誰叫他們不敢直接寫信給我?」「我走在街上從來沒有人罵我,在清華、交大、台大也沒有學生說討厭我」,「我不曉得那些亂批評的網友是誰,當然也不在乎他們的看法」。

   更能表現他這種「自反而不縮」卻仍「雖千萬人吾往矣」的一個事例是,有次他應邀上電視節目,錄影進行中突然出現「ㄟ」的音效時,李家同當場翻臉:「我不能接受這種音效」,「幾十年來沒有人能在我演講時打斷我,連總統都不敢」,「再出現這種音效,我就走人」,這幕畫面雖僅短短一、二分鐘,但卻是李教授個性最逼真的寫照。

   他教了一輩子書,既為人師,當然已經很習慣教導人與教訓人,但比「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更嚴重的「大患」,卻是「若好為人師,則自足而不復有進矣」,喜愛讀古書的李教授如果能翻翻朱熹在《孟子集注》中引用王勉的這句話,也許就能瞭解他的言論何以動輒引發年輕世代的反彈,也更能讓他扮演好社會導師的角色。

   魯迅當年雖被人譽為青年導師,但他卻寫過一篇以〈導師〉為題的短文,勸告那些想尋求導師的青年,「又何須尋那掛金字招牌的導師?」「問什麼荊棘塞途的老路,尋什麼烏煙瘴氣的鳥導師」,他這篇文章寫於八十五年前,但他的棒喝卻顯然全無效果,中國大陸這幾年各行各業普遍流行導師熱,精神導師、生活導師、創業導師滿街走,連大學也公開招聘所謂的人生導師,也難怪有幾位「魯迅今之傳人」要痛批說:「今天的青年導師往往不是引路者,而是落後分子」,「青年導師必須首先是青年」,「老一代引導的,祇是返程,而不是前路」。

   台灣的青年導師雖然不像大陸那麼多,但少數像李家同教授那樣的人,一旦被人譽為導師後,就該牢記魯迅的教訓,千萬不要變成他筆下的那種導師,在不知不覺中帶領年輕人和社會,一步步走回荊棘塞途的老路。(作者為中國時報前社長)

文章出處: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1022400069.html

其他閱讀 , ,

少數人的尊嚴,所有人的正義

2011年2月24日

少數人的尊嚴,所有人的正義【張娟芬‧中國時報2011-02-24】

    一如其他弱勢族群,馬躍的原住民觀點是一個犀利的視角,能夠提供整個社會嶄新的視野,而許多洞見更是唯有貼近原住民的生活才可能產生。例如莫拉克風災以後,慈濟蓋了「大愛村」讓受災戶有個地方可以住。立意甚佳,但是「高調行善」的結果是政客、團體爭相前往參觀,人潮絡繹不絕,災民不得安寧。馬躍拍了一個《ㄞˋ的小短片》,輕快又幽默,片尾感謝大家的幫忙,「但是這裡不是動物園/也不是博物館/愛我/就請不要再來參觀我」。

   農曆年前,Pangcah(阿美族)守護聯盟到總統府陳情,不僅被要求從側門進出,還受到總統府參事的傲慢對待。經過幾次串聯抗議,陳情現場的影像也在網路上流傳,總統府日前終於將這位參事調職。權益受損的、尊嚴受辱的,是原住民,好像只是少數人的事?青平台主辦的「紀錄片與社會運動系列」,第一場就請到參與其事的原住民運動者馬躍比吼,他長年以紀錄片為武器來推動原運,莫拉克風災之後,馬躍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受創的原民部落蹲點深耕。

   這個短片去年八月問世,並沒有引起主流媒體的注意,但不久後,陳光標來了。外來者「高調行善」刺傷了台灣人的自尊心,輿論反彈聲浪四起;馬躍說:「我感謝陳光標來到這個島上,他讓漢人終於了解,尊嚴很重要!」

   塞內加爾小說家阿密娜達.索.法勒最近在台灣出了一本小說,叫做《乞丐的罷工》。她描述這個位於西非的城市達卡,街上乞丐成群,惹人嫌惡,市政府決定整頓市容,大力驅趕。乞丐們忍耐又忍耐,終於決定集體罷工,不當乞丐了!有權有勢的政客來到昔日乞丐聚集的廣場,發現空無一人,悵然若失:沒了乞丐,他還怎麼行善呢?

   《乞丐的罷工》極諷刺的點出:是慈善家需要乞丐,而不是乞丐需要慈善家。陳光標受到反彈以後顯得落寞,便是一個註腳。與高調行善的慈濟與陳光標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德國對於貧苦學童營養午餐的補助策略:雖然國家出錢付他們的餐費,但是政府細心的維持受補貼學童的匿名,沒人知道班上誰是接受補助的。這一點點尊重,保住了少數學童的尊嚴,也成就了一個真正重視分配正義的社會。

   台灣的原住民、賽內加爾的乞丐、德國的窮學童,這些都是「少數人」。但少數人的尊嚴,攸關所有人的正義。我聽完馬躍演講,百感交集回家來,上網赫然發現,《中央社》竟然刻意不發布旗下駐上海記者所寫的關於茉莉花革命的新聞,彷彿配合中國政策緊縮言論尺度。馬躍的結語驀然襲上心頭,他是這樣說的:「反正這個島上就是有很多來來去去的、不同的統治者,每個都要給我們一個名字。我們以前有日本名字,後來有漢人名字,現在要改成原住民的名字。但你們也不用高興得太久。有一天我們都要學習,我們變成少數的時候,要怎麼樣保持自己的文化與尊嚴。」 (作者為作家)

文章出處: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1022400512.html

其他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