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今的智慧型手機通常同時提供兩種上網方式: 3G和WIFI上網,前者是利用和電話相同的途徑,把資料如同電話通話訊息一樣夾帶在一起,經過手機的基地台發送出去,而通訊的費用便直接計入個人電話費當中。 而WIFI上網基本上是一種短程的通訊方式,在一個建築空間中架設一個俗稱為WIFI熱點的低功率基地台,而WIFI基地台的背後仍然是ADSL之類的 有線網路,然後手機可以在數十公尺的距離以內和WIFI熱點通訊,經由熱點背後的有線網路進行通訊, 當然熱點本身可以加密通訊,也可以鎖上密碼,不過目前在台灣許多地點都有提供免費、不加密、無密碼保護的WIFI熱點。
由於手機透過 3G上網必然是花費手機所有者的電話費,所以使用者通常發現有免費、無密碼保護的WIFI熱點可使用,都會欣喜若狂地將手機切換為WIFI上網,而關鍵就 在於這段有線網路是誰所擁有、是誰支付費用的。除了台北市在一些捷運站之類的公眾區域提供WIFI熱點以外,台灣也有越來越多的餐廳和咖啡廳提供WIFI 熱點,以吸引愛上網的客人,除了這些之外,我們有時候也會發現一些不明提供者的WIFI熱點,看似有人架設了WIFI熱點但是忘了鎖上密碼,如果有使用者 貪小便宜去使用了,可能就中了陷阱。
手機上網如果是透過3G上網,基本上在通訊方面比較沒有什麼風險,但是如果是使用 WIFI上網的方式,別忘了、WIFI熱點的背後是有線網路,要在有線網路上進行竊聽是非常容易的,只要在同一條線路上的某部電腦執行竊聽程式即可,然後 你在線路上登入的帳號密碼、聊天的內容、甚至是通訊內容中如果有使用者的個資或信用卡的卡號,都會絲毫不漏地被竊聽到。所以不明來源的WIFI熱點請盡量 不要使用,萬一不得不使用,絕對不要牽涉到任何登入帳號或輸入個資的操作,特別是不要使用股票或網路銀行之類的金融操作功能,最好你要通訊的對象是選擇具 有加密通訊的功能,例如網址是以https:// 開頭的就是具有加密通訊的網站。
|